>>> 全国 >>江苏省 >>徐州市 >> >>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电话 :
地址 :
中考网 : 江苏省 | 徐州市 |
高考网 : 江苏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徐州工程学院是200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彭城职业大学和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2006年6月,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发源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古城徐州。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990.5亩,校舍面积57.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7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1.50亿元,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376人。
  

学院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发源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古城徐州,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由原彭城职业大学和原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彭城职业大学创建于1983年5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计委、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5年5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6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徐州工程学院。2005年3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学院。2007年6月,创办于1959年的师范性高等专科院校----原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徐州工程学院。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150余亩,固定资产5.4亿元,仪器设备值9000余万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设置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兼设经济、管理、农学、文学、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9个学科门类,设有15个二级学院,4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47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迄今已向社会输送了近10万名毕业生。学校共建有32个实验室、10个研究所和1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建成了千兆计算机校园网,购买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权,目前有28万种中文图书的电子版供全校师生使用;购买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使用权、CNKI网络数据库使用权、EBSCO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使用权和《网上报告厅》数据库使用权,试用《金图国际高校英语资源总库》等10个数据库。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校园风光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现有教职工1271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88人、副高职称303人;具有博士学位119人、硕士学位606人;有1人被遴选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被评为二级教授;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8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人,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63人。

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3个省级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名称依 托 单 位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生态学环境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化工学院、管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学科类别学科名称依 托 单 位校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生物)工程学院校重点建设学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学院区域经济经济学院企业管理学管理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校培育建设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信电工程学院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人文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学科类别学 科 名 称依 托 单 位校重点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统计学数理学院、经济学院、信电学院工商管理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经济学院校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信电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化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人文学院校培育建设学科生物工程食品学院、环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风景园林学环境学院教育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设计学艺术学院体育学体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有获批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16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2010年至2013年,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共获得国际竞赛奖项12项,国家级竞赛奖项477项,省部级竞赛奖项471项,其中包括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亚军等高级别奖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项。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财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18]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机械制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软件外包人才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徐州工程学院-江苏蓝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江苏省重点专业机械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土木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化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园
合作交流

对外合作

2012年,徐州工程学院和3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基地110个,实现重要科技成果转化80个,横向科技合作项目329个。学校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根据徐州支柱产业发展特色,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平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升。与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光伏工程培训研究中心,进行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与徐州经济开发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创建“徐州淮海工业设计研究院”。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与美国、韩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15个国家的17所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个,在校生1300多名。项目数与学生数已经走在同类院校的前列。

校企合作

2012年8月16日,徐州工程学院校长韩宝平,副校长宋农村,教务处处长孙进,校办主任刘洋以及信电学院院长邵晓根莅临中软国际参观指导。中软国际南京ETC执行总经理金晓丰,副总经理龚诚,技术总监金正海,运营总监曾鹏以及产品经理杨鸣参与了此次会议。会上金总介绍了中软国际集团,让徐州工程学院的各位领导对中软国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对中软国际寄于厚望,希望双方今后的合作更加紧密。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1个国家高新技术研发机构,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校内科研机构。国家高新技术研发机构(联合共建)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工程实验室分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徐州市
学院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发源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古城徐州,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由原彭城职业大学和原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彭城职业大学创建于1983年5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计委、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5年5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6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徐州工程学院。2005年3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学院。2007年6月,创办于1959年的师范性高等专科院校----原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徐州工程学院。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150余亩,固定资产5.4亿元,仪器设备值9000余万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设置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兼设经济、管理、农学、文学、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9个学科门类,设有15个二级学院,4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47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迄今已向社会输送了近10万名毕业生。学校共建有32个实验室、10个研究所和1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建成了千兆计算机校园网,购买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权,目前有28万种中文图书的电子版供全校师生使用;购买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使用权、CNKI网络数据库使用权、EBSCO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使用权和《网上报告厅》数据库使用权,试用《金图国际高校英语资源总库》等10个数据库。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现有教职工1271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88人、副高职称303人;具有博士学位119人、硕士学位606人;有1人被遴选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被评为二级教授;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8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人,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63人。

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3个省级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名称依 托 单 位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生态学环境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化工学院、管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学科类别学科名称依 托 单 位校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生物)工程学院校重点建设学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学院区域经济经济学院企业管理学管理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校培育建设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信电工程学院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人文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学科类别学 科 名 称依 托 单 位校重点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统计学数理学院、经济学院、信电学院工商管理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经济学院校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信电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化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人文学院校培育建设学科生物工程食品学院、环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风景园林学环境学院教育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设计学艺术学院体育学体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有获批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16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2010年至2013年,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共获得国际竞赛奖项12项,国家级竞赛奖项477项,省部级竞赛奖项471项,其中包括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亚军等高级别奖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项。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财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18]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机械制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软件外包人才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徐州工程学院-江苏蓝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江苏省重点专业机械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土木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化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园
合作交流

对外合作

2012年,徐州工程学院和3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基地110个,实现重要科技成果转化80个,横向科技合作项目329个。学校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根据徐州支柱产业发展特色,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平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升。与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光伏工程培训研究中心,进行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与徐州经济开发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创建“徐州淮海工业设计研究院”。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与美国、韩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15个国家的17所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个,在校生1300多名。项目数与学生数已经走在同类院校的前列。

校企合作

2012年8月16日,徐州工程学院校长韩宝平,副校长宋农村,教务处处长孙进,校办主任刘洋以及信电学院院长邵晓根莅临中软国际参观指导。中软国际南京ETC执行总经理金晓丰,副总经理龚诚,技术总监金正海,运营总监曾鹏以及产品经理杨鸣参与了此次会议。会上金总介绍了中软国际集团,让徐州工程学院的各位领导对中软国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对中软国际寄于厚望,希望双方今后的合作更加紧密。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1个国家高新技术研发机构,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校内科研机构。国家高新技术研发机构(联合共建)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工程实验室分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徐州市工程车辆外观及功能设计研究中心徐州工程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实验室级别所属学科隶属学院1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省重点建设实验室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2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省重点建设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省级工程实验室实验室名称实验室级别所属学科隶属学院江苏省食品安全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序号名称所属单位共建单位1江苏省食品生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市金地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徐州绿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2江苏省农药中间体光气化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与化工学院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江苏省杀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与化工学院利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江苏省还原染料及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与化工学院徐州开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江苏省车载多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徐州格利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6江苏省秸秆生物质成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徐州万国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7江苏省采煤机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江苏永达采煤机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名称负责人合作单位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张仲谋徐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徐州工程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实验室级别所属学科隶属学院1徐州市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2徐州市农药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化学化工学院3徐州市虚拟现实与多维信息处理市级重点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工程信电学院4徐州市农业资源质量监测及产地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学院5徐州市新型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数理学院6徐州市工程机械用材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学院7徐州市结构安全与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院8徐州市物流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9徐州市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物理学数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序号实验室名称实验室级别所属学科隶属学院1徐州市生物质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化工学院2徐州市珍稀植物快速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学院3徐州市工程装备检测及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4徐州市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院5徐州市生物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工程学院6徐州市物流技术与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7徐州市工程结构诊断改造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院8徐州市古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院9徐州市工程机械虚拟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电工程学院10徐州市太阳能驱动LED照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物理学数理学院11徐州市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物理学数理学院12徐州环保涂层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化工学院13徐州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学院14徐州市机器视觉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信电工程学院15徐州市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艺术学机电工程学院16徐州市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校内科研机构序号机构名称负责人依托单位1徐州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张中强管理学院2徐州工程学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陈建明管理学院3徐州工程学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所黄忠东管理学院4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韩海燕外国语学院5徐州工程学院徐州体育产业文化研究所张占平体育学院6徐州工程学院古代戏曲小说研究所齐慧源人文学院7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地方文化研究所薛以伟人文学院8徐州工程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邵川经济学院9徐州工程学院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孙勤经济学院10徐州工程学院区域金融研究所董金玲经济学院11徐州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研究所刘忆机电工程学院12徐州工程学院金属压力加工研究所于庆波机电工程学院13徐州工程学院现代装备制造研究所张佐营机电工程学院14徐州工程学院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研究所李超食品(生物)工程学院15徐州工程学院智能系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刘红玲信电工程学院16徐州工程学院控制工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邵晓根信电工程学院17徐州工程学院受损环境生态修复研究所梁峙环境工程学院18徐州工程学院珍稀植物繁育研究所徐德兰环境工程学院19徐州工程学院应用计算化学研究中心陈艳化学化工学院20徐州工程学院新材料与技术研究所董黎明化学化工学院21徐州工程学院材料表面科学研究所种法力数理学院
校园文化

群团组织

国际生态联盟(中国区)徐州办事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桥牌分会

学术团体

徐州市管理学会徐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徐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徐州市外国经济研究会徐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徐州市民族管弦乐学会

校训

徐州工程学院格物致知,敬业乐群

校风

勤奋守纪求实创新

校歌

《放飞理想》彭祖悠悠,九州莽莽千古龙飞故地桃李正芬芳格物致知,蓬勃向上谱写着青春华彩乐章啊!亲爱的同学同学我们在这里进德修业从这里扬帆远航云山苍苍,龙湖泱泱逸夫图书馆内景逸夫图书馆内景今日传承薪火明日为栋梁敬业乐群,共筑辉煌谱写出人生和谐乐章啊!亲爱的同学同学我们在这里进德修业从这里扬帆远航
办学成果
徐州工程学院经有关部门批准,学校相继建立了“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徐州培训中心”、江苏省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基地、徐州唯一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员培训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建筑系统苏北唯一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培训中心建筑装饰培训基地等。学校历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单位、先进集体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全文明校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学校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按照本科教学要求,严格规范教学过程,健全教学监控体系,狠抓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徐州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将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拓宽办学渠道,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质、岗位适应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争取早日把学校建成一所立足徐州、服务苏北、辐射全省及淮海经济区,专业优势显著,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苏北一流、江苏省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1]
领导关怀
市委书记徐鸣视察学校学校创建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先后来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的有:原中顾委委员、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于广洲,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江苏省副省长王珉,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权,原省教育厅厅长王荣,原省教委主任袁相碗、陈万年,徐州市市长潘永和等几十位领导同志,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相关条目
南京财经大学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河海大学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宿迁学院江苏职工医科大学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江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常州工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轻工大学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淮海工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淮阴工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晓庄学院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江南大学徐州广播电视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教育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警官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医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培尔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大学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盐城工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业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扬州教育学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扬州环境资源管理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中考信息

徐州学校大全

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徐州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