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陕西省 >>咸阳市 >> >>咸阳师范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电话 : 0910-3722373
地址 : 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
中考网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高考网 : 陕西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咸阳师范学院学校简介学校类型: 普通本科 所在地: 陕西 性质类别:师范类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创建于1978年5月,原名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同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命名为咸阳师范专科学校。
  主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及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与咸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咸阳师范学院。
  2004年11月,咸阳市广播电视大学也并入学院。
  
学院占地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土木工程、外语、政法、计算机科学、体育、艺术、教育科学等14个系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远程教育中心、成人教育部和继续教育部,43个本、专科专业,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教授、副教授150余人,博士、硕士100余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
  成人教育在册学员10000余人。
  学院拥有各类专业实验室30余个,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建有固定教育实习基地145个,其中野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4 个。
  学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秦汉史与隋唐文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西文学比较、数值分析、小波与图象处理、微分流形理论、离散介质中电波的传播与散射、高电荷态粒子物理、微波成像、光化学分析与电化学分析、功能材料、湿式摩擦材料、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地貌学、环境变迁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12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有文化学术交流关系,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中国美术、音乐等专业招收留学生。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的”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建设“以师范本科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多层次、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学院的定位。
  在二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以“厚德、博学”为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笃学、修德育人”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励志进取”的良好学风。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大教学投入,突出师范特色,积极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咸阳市“市级文明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院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校园学术、文化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建校二十多年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和管理干部2万余名,许多已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部分已成为地方基础教育的骨干。
  近年来,学院始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通讯地址: 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联系电话: 0910-3722373友情赞助,中国校园网:http://www.cnxyw.org/

历史沿革

咸阳师范学院成立于1978年5月,原名“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咸阳师范学院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

2001年5月,原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3年成立的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10月,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分校并入咸阳师范学院。2009年2月25日,咸阳市委与咸阳师范学院共同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框架协议签约授牌仪式在咸阳师范学院隆重举行。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08年,咸阳师范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92项;在历史地理学、光化学分析与电化学分析、基础数学、小波与图像处理、微分流形理论、电磁波的多尺度理论、高电荷态离子物理、湿式摩擦材料、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

主办刊物

咸阳师范学院主办的《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于1986年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获陕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奖”“编辑出版优秀奖”和“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秦汉文史研究”栏目连续获得陕西省和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刊《秦汉研究》由咸阳师范学院编辑出版。

学术交流

先后有加拿大、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代表团来校访问。咸阳师范学院先后聘请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截至2001年咸阳师范学院坚持对外开放办学。应国外高等学校、教育机构的邀请,咸阳师范学院有30余名教师先后赴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省属本科院校。咸阳师院内景截至2013年设有14个教学系部、21个研究机构及下属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在区域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哲学、行政管理、教育学、爱国主义教育、秦汉史与隋唐文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等多个领域有一定的学科优势,有39个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00余万元。截至2013年图书馆有馆藏图书文献158万册(其中电子图书43万册),校园网经历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了9022个信息点。图书馆创建于1978年5月,截至2012年,有馆舍面积8679平方米,2007年待建面积19990平方米,总面积为29272平方米。机构设置为六部一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自动化、综合部、办公室。截至2013年有工作人员43人,大专以上学历38人,高级职称7人。有阅览座位1353个,校内各院、系均设有资料室计12个。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136.7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3.04万册,电子图书43.67万册。在馆藏文献中,图书馆一般中文图书78.59万册,外文图书2.1万册,古籍线装图书6011册,各类工具书1.67万册,系资料室图书4.72万册,期刊合订本4.36万册;订阅中外文报刊2184种,其中核心期刊347种。收录咸阳地方文献目录975种;电子文献有电子图书43.67万册,CNKI中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种,共计2300万篇,博、硕学位论文42.6万篇,会议论文19.9万篇,音像资料9838件,已形成了文理相结合、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兼顾的多学科、师范性较强的藏书体系。

师资力量

咸阳师范学院截至2008年有教职工1100余人,专任教师69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4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507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国家级优秀人才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优秀人才8人。

学科设置

咸阳师范学院本科专业截至2013年发展到49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9个,非师范类专业28个,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兼招专业3个。本科专业涉及9个一级学科门类,其中,涉及理学类专业12个,文学类专业7个,艺术类专业12个,管理学类专业3个,工学类专业7个,教育学类专业5个,历史学类专业1个,法学类专业2个,经济学类专业1个。

咸阳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师范标识批准文号1020101经济学四年经济学陕教高[2010]27号2030302社会工作四年法学陕教高[2009]30号3030503思想政治教育四年法学S陕教高[2001]100号4040104教育技术学四年理学S陕教高[2004]55号5040105艺术教育四年教育学S教高[2010]2号6040106学前教育四年教育学S陕教高[2007]48号7040107小学教育四年教育学S教高[2006]1号8040201体育教育四年教育学S陕教高[2001]100号9050101汉语言文学四年文学S陕教高[2001]54号10050103汉语国际教育四年文学S陕教高[2007]48号11050107T秘书学四年文学陕教高[2005]17号12050201英语四年文学S陕教高[2001]54号13050301新闻学四年文学陕教高[2004]55号14050303广告学四年文学陕教高[2003]66号15060101历史学四年历史学S陕教高[2001]54号16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理学S陕教高[2001]54号17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理学陕教高[2003]66号18070201物理学四年理学S陕教高[2001]54号19070301化学四年理学S陕教高[2001]54号20070302应用化学四年理学陕教高[2002]114号21070501地理科学四年理学S陕教高[2001]100号22070504地理信息科学四年理学陕教高[2003]66号23071001生物科学四年理学S陕教高[2011]29号24071102应用心理学四年教育学J陕教高[2010]27号25080403材料化学四年工学教高[2006]1号26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陕教高[2008]31号27080701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学陕教高[2003]66号28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年理学陕教高[2002]114号29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理学J陕教高[2001]100号30080902软件工程四年工学教高[2007]4号31081201测绘工程四年工学陕教高[2011]29号32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工学陕教高[2006]45号33120210文化产业管理四年管理学教高[2007]4号34120401公共事业管理四年管理学陕教高[2003]66号35120404土地资源管理四年工学陕教高[2002]114号36120901K旅游管理四年管理学陕教高[2005]17号37130202音乐学四年艺术学S陕教高[2002]114号38130204舞蹈表演四年艺术学教高[2013]3号(整理)39130205舞蹈学四年艺术学S陕教高[2004]55号40130401美术学四年艺术学J陕教高[2002]114号41130402绘画四年艺术学陕教高[2009]30号4213050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学原艺术设计(陕教高[2003]66号)整理后为4个专业(教高[2013]3号)43130503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44130504产品设计四年艺术学45130505服装与服饰设计四年艺术学46050207日语四年文学教高[2013]4号47071201统计学四年理学教高[2013]4号48130309播音与主持艺术四年艺术学教高[2013]4号49130405T书法学四年艺术学教高司函[2013]55号

学校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名称姓名职务任职时间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程志坤主任1978.10-1980.8张存理副主任1978.10-1980.8赵德信副主任1978.10-1980.8殷雨?副主任1978.10-1980.8咸阳师范专科学校程志坤副校长,主持工作1980.8-1989.1魏制兴副校长1980.8-1983.10校长1983.10-1994.5宋忠泰副校长1992.8-1994.5赵和兴副校长1983.10-1987.3校长1994.5-2002.3任义民副校长1994.5-1997.3潘秉善副校长1981.3-1983.10顾问1983.10-1991.3马善贵副校长1986.4-1992.12张旭副校长1989.1-1991.6马忠报副校长1992.8-1997.3副校级调研员1997.3-2000.11白育伟副校长1994.5-2002.3崔继华副校长1997.3-2002.3王瑞副校长1997.3-2002.3咸阳教育学院(咸阳师范学校)范凌波副院长、副校长1996.3-2002.2彭斌孝副院长、副校长1996.3-2002.2孙怀明副院长、副校长1997.12-2002.2郭志友副院长、副校长1997.12-2002.2金鑫调研员1997.12-1999.9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市分校郭存劳副校长1997.12-2004.11席祯祥副校长1999.9-2004.11曾志敏副校长1998.8-2003.3助理调研员2003.4-2004.11贺?副校长2004.2-2004.11咸阳师范学院张书玲副院长,主持工作2002.3-2004.11院长2004.11-2007.2丁文锋院长2007.2-2008.6董俊波副院长2002.3-2011.9华程副院级调研员(正师级待遇)2002.3-2003.9任义民副院级调研员2002.3-2003.4范凌波副院级调研员2002.3-2006.1

现任领导赵怀礼,2010年6月,起任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刘彬,2008年6月,起任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国良,2002年3月,起任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

王瑞,2002年3月,起任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智勇,2010年6月,起任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舒世昌,2010年6月,起任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大学,2011年6月,起任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纪委书记。

校园文化
校训:厚德、博学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教风:严谨笃学、修德育人学风:勤学善思、励志进取校歌《毕原放歌》词:峻阳渭水泱泱北蟒苍苍帝都铅华洗尽秦汉余韵长三地创业写执著风雨兼程育栋梁让青春见证记忆沧桑重教尊师国运昌国运昌南胡灵秀西山豪壮文林韶华初现毕原正梳妆莘莘学子志气昂师院奇葩笑艳阳看智者跨越世纪梦想厚德博学兴家帮兴家帮征歌嘹亮行路无疆春华秋实岁月真情共寒窗渭城朝雨催新蕾和谐教苑数芬芳用汗水谱就千秋月章科学发展踌辉煌踌辉煌

咸阳中考信息

咸阳学校大全

陕西科技大学

咸阳师范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