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四川省 >>成都市 >>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电话 : (028)85522012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中考网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高考网 : 四川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
  学校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
  学校占地面积1800余亩,分老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57余万平方米。
  下设19个学院、1系1部;有学科门类9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点41个,专业学位3个,博士点2个,是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MBA培养单位;现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层次),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共建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目前,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到2万余人,教职员工16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00余人。
  有43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6人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2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学校馆藏图书资料230万册,教学科研试验设备总值1.5亿元;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教学用房、学生生活设施、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及仪器设备等办学基础设施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A级标准。
   学校始终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高能力、办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项教学改革,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远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制。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拥有西南民族研究院、西部大开发研究所等37家研究机构,拥有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藏学文献中心和国内最大规模的彝学文献中心。
  “十五”以来,完成科研项目10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5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35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0余项次。
  特别是在新材料研制、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古典文学、民族文化研究(藏、彝、羌、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彝、藏、傣)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较大的影响。
  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向国内外发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和内刊《彝学研究》、《藏学研究》等。
   学校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民族博物馆和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校办产业。
  民族博物馆收藏少数民族珍贵文物达1万余件,早在建校初期就闻名遐迩。
  学校在世界著名风景点九寨黄龙旅游热线黄金段米亚罗红叶风景区建立了多学科结合的产学研教学实践基地,在四川省大邑县建立了西南民族大学高纯硅科技园,组建了以智能工程、网络技术研制开发为主要业务的民兴数码有限责任公司。
  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或参观访问。
  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是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缩影。
  五十六个民族的师生员工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各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9月,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3年6月新校区建成,并获得建设部“2004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5年,成为国家民委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的共建院校。
  西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实践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二为”办学宗旨,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民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铸造品牌,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推动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到2010年及以后一段时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民族大学。
  

校史沿革
西南民族大学校门

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

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1952年初,学校拟订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年计划(1953-1957)初步方案》,确定在此期间,仍以培训政治干部为主,同时举办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技术班。4月15日,学校第一期学生518人举行了毕业典礼。

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学校改由四川省领导。1955年,学校由新玉沙街迁至武侯祠附近的新校园,办学条件大为改善。1960年,学校发展成为本科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并举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共设本科专业14个。在校学生达3000余人,教职工320多人。

1957年以后的反右等政治运动,使不少著名专家、教授被迫调离学校。1962年,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校办学规模大幅压缩,在校生由3000余人降至1500余人。

1966年,学校停止招生,教学活动停顿。1968年,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

校园楼

1973年,学校恢复办学,各系(科)恢复了教研组建制和活动,迎来了恢复办学后的第一批学生,其中,四 川学生148人,西藏学生160人。

1974年,全面恢复了系(科)专业设置,同年秋季,招收第一批少数民族“工农兵学员”共200名,分别学习汉语文、藏语文、数学、理化、畜牧兽医五个专业。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学校改由国家民委和四川省双重领导,以国家民委为主。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古典文学、宗教学、动物遗传育种学、中兽医学首批4个硕士点于次年开始招生,共招研究生9人。

1994年,国家民委批准建立成人教育学院,1996年,成人教育学院正式挂牌成立。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被列为可开展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学位授予单位。

2002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民委签署了共建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和大连民族学院6所国家民委所属院校的共建协议。

西南民族大学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民族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至此,学校已有民族学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两个博士点。

2008年,沉着应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活动受到了国家民委、四川省的高度肯定。同年6月,新校区北区行政大楼投入使用,学校主体正式转移到新校区。

2009年,“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奠基动工。10月,学校获批设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标志着博士后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0年,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正式揭牌

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止2015年,学校共有23个学院,开设85个本科专业。

学院下属专业艺术学院 美术学,绘画,动画,雕塑,摄影,视觉传达设计,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器乐),音乐表演(声乐) 藏学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汉双语行政管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学),民族学(藏学),藏药学,文化产业管理(定向) 经济学院 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药学,药物制剂,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中药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材料)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动物科学,动物科学(定向),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定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与湖南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 环境设计,建筑学,建筑学(与湖南大学联合培养),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旅游管理,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产业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法语,日语,朝鲜语 法学院法学彝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 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 国际教育学院英语(旅游英语)预科教育学院 预科生(理科),预科生(文科),预科生(其它高校代培)

学科建设

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四川省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博士后流动站

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点

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金融硕士、保险硕士、法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民族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古学、生态学、音乐与舞蹈学。

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缅语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宗教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企业管理,法学理论,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预防兽医学。

四川省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民族学

四川省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哲学

师资力量

截止2014年,西南民族大学有教职员工近2千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67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00余人。有47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5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66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8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截止2014年共有4个省级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

民族法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王允武动物科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字向东

藏语言文学教研室教学团队 带头人:罗布江村

彝语言文学教研室教学团队 带头人:乌尼乌且

教学建设

截止2013年,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5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个省级精品课程。

西南民族大学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

国家级特色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专业。

省级本科特色专业

旅游管理,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动物科学。

省级实验重点示范中心

生物资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民族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字主讲人彝族传统文化乌尼乌且现代彝语乌尼乌且数学分析朱培勇宗教学原理蔡华藏族文学史德吉草藏传因明学万果兽医微生物学岳华民族法学王允武汉彝翻译马鑫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来仪社会个案工作陈秋燕民俗学概论罗曲中国古代文学史陈筱芳动物传染病学岳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陈恩美当代中国经济郑长德禽病学岳华藏文文法万果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杨宪泽藏文历代名著选万果世界文化史张世均五明概要同美

对外交流

西南民族大学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或参观访问。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等近30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荣誉

2017年11月,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西南民族大学有6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极富特色的民族博物馆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拥有西南民族研究院、西部大开发研究所等60家校级研究机构。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羌学研究中心

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基地

中国彝学研究中心

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

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180余项,省(部)级课题7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万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8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次。特别是在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民族经济、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6年省部级以上获奖科研成果

序号成果名称获奖完成人奖励名称获奖等级颁奖单位颁奖年度1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周青平(排名第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务院2016年2民族药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刘圆,张志锋,张吉仲,李莹,黄艳菲(学),曾锐,吕露阳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16年3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资源保护及发掘利用周青平(排名第二)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青海省人民政府2016年4*****高原边销茶减少原因调研曾明,张友,张明善,李永政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一等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6年5关于将四川省石渠县纳入三江源保护区的建议赵心愚,杨小康,刘勇,张明善,胡静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二等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6年6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四川阿坝州精准扶贫机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与思考陶斯文,陈玉屏,杨胜利,陈灿平,丁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三等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6年7国学中的领导智慧王启涛,徐华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优秀奖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组委会2016年8破解农村社区社会风险路经研究??以成都市调查研究为例顾兴树,吴铀生成都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成都市人民政府2016年9当前成都市藏商群体的基本特点及其现实意义来仪,肖灵,万德金(外)成都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成都市人民政府2016年10出入境大熊猫流行性疾病的检疫技术体系研究杨晓农(排名第六)科技进步奖(科技兴检奖)二等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6年11微量元素减量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彭忠利(排名第四)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16年12规模化养猪场粪污菌群多样性研究与发酵利用王利(排名第五)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16年13成都市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调查研究姜太碧(排名第二),朱文成都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成都市人民政府2016年

2003年核心期刊上论文

序号论文名称作者发表刊物发表刊物在《核心期刊》要目中的所在页、类型。1樱桃谷鸭镉中毒病理学观察田淑琴等中国兽医杂志S8畜牧、动物医学类核心期刊排名第一位2有机酸蒙囿铝(Ⅲ)配合物的结构探讨丁克毅等中国皮革TS轻工业、手工业类核心期刊排名1位3用GFC法研究柠檬酸盐蒙囿铝(Ⅲ)配合物的组成分布丁克毅等中国皮革TS轻工业、手工业类核心期刊排名1位4浅析《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文化创新思想蒙长江毛泽东思想研究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类排名1位,D2、4、6 中国政治类排名7位5试论江泽民同志人的全面发展观李元光毛泽东思想研究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类排名1位,D2、4、6 中国政治类排名7位6凉山昭觉博什瓦黑石刻的族属为白族考李宗放民族研究C95民族学类核心期刊排名1位7关于近代贵州鸦片挡案存藏等情况的补充秦和平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湾地区期刊8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stics of Lactation in Half-lactating Yak郑玉才等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S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排名第1位9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对策黄毅等国际贸易问题F7贸易经济类排名第1位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文献(含电子文献)总数达450万册,外文书刊10万余册,报刊近5000种,电子资源数据库50余种。馆藏图书文献中,民族类及相关图书文献达30余万册,含多种文字及版本的《大藏经》、《贝叶经》、清代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志以及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资料等珍贵文献。位于本馆三楼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设有藏学文献中心和彝学文献中心,收藏藏族、彝族各类典籍经卷25000余函(册)。馆藏古籍文献2.6万余册,其中有善本2349册;民国版图书近2万余册。此外,还有部分旧地图及手稿等。电子资源建设方面,购置了20余种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了多种特色数据库。其中自建的《羌族文献数据库》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期文献保障建设系统(Calis)特色文献资源库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和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立项。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馆藏图书文献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特色日益突出。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文献保障,并成为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的咨询基地和文献中心。

学术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公开发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收录等级为省级国家及核心CSSCI,1975创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该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民族学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展示民族学研究成果,突出西南民族研究特色,为繁荣民族科学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和实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服务。 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研究现实问题,特别欢迎大型田野调查报告和各类基金课题阶段性论文。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

西南民族大学校徽图案由新校区南大校门示意图案加双环线内中英文“西南民族大学”和建校日期构成。中心图案(新校区南大校门示意图案)造型为蓄势待发的弓箭,又是“md”两字母的合成图案,即“民大”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图中心五彩色寓意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同时又是奥运五环色,寓意走向世界。校徽整体包含着蓄势待发、和合化成的寓意。

校训

和合偕习,自信自强

校歌

西南民族大学

《托起明天的辉煌》

天府阳光一片金黄,  梦云湖畔书卷飘香。  各族儿女荟萃蓉城,  共谱青春美好乐章。  啊,和合谐习,自信自强。  啊,我们放飞民族的希望。  武侯祠旁桃李芬芳,  维舟路上教学相长。  各族儿女携手并进,  共创人生美好理想。  啊,和合谐习,自信自强。  啊,我们托起明天的辉煌。

校园环境
校园风光

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分为武侯校区、航空港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和阿坝州红原县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民族博物馆以及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校办产业。民族博物馆收藏少数民族珍贵文物达1万余件,在建校初期就闻名遐迩。

学校在世界著名风景点九寨黄龙旅游热线黄金段米亚罗红叶风景区建立了多学科结合的产学研教学实践基地,在四川省大邑县建立了西南民族大学高纯硅科技园,组建了以智能工程、网络技术研制开发为主要业务的民兴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杨敏党委副书记、校长曾明副校长王永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永正、丁克毅、恩佳、张明善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伟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包莉娜

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建校以来,一批又一批各族学子从学校踏入社会建功立业。在20万各族各类毕业生中,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现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涌现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为民族地区的解放、政权建设、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党政界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李昌平

全国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委民族工委副书记:曲木史哈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湘江河长:龙长春

四川省副主任:张东升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祝春秀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罗布江村

四川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益西达瓦

成都市委常委,成都市政府副市长:田蓉

中纪委监察部驻国家民委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唐建新

中共凉山州委副书记,凉山州人民政府州长、党组书记:张支铁

甘孜州会党组书记、主任,四川省会委员:李康

甘孜州会党组书记、常委会主任:足麦

航空港校区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阿基彭措

四川省民委副主任、四川省民语委副主任、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何晓平

国家民委离退休干部局局长:曲木林古

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朝宽

四川省民委副主任,兼任四川省青联之友联谊会副会长:甘映平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德强

民进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高级编辑:姚远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西南巡视组副组长:金一

原甘孜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毕世祥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龚燕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王雨顺

中共贵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马长青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州直机关工委书记:罗振华

玉溪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寸世成

德宏州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管国照

中共攀枝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民族宗教工委书记:谢忠华

巴中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叶明生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副州长:洪云龙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洪成

四川省体育局纪检组长、监察专员:木呷克哈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傅捷

党的优秀纪检干部、原四川省南江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瑛

四川省抗震救灾英雄、国家民委先进个人、杰出创业青年:狄月亮

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李尕青

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郎人民法庭庭长,一级法官:龙进品

西藏大学团委副书记:达娃央宗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乾

四川省内江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思明

?学术界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国恩

四川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四川彝学学会名誉会长:冯元蔚

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与西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李绍明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杨宁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和内华达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钟菊明

中央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和藏学博士生导师:格勒

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分会,中国项目主任:牛红卫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动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兴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软件专家组成员,现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胡仕伦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启盖

?文艺界

国际象棋大师、深圳棋院院长:刘适兰

CCTV主持人:沙玛阿果

著名制片人:滕战

青年歌手:曹方、三木科

青年批评家、作家:韩晗

中国影视女演员:张芷溪

著名绘本画家、作家:寂地

职业八段、《围棋天地》杂志副主编:王元

成都棋院副院长,兼四川象棋队和成都象棋队总教练:蒋全胜

?工商界

法兰克福中国商品欧洲交易中心董事长:杨明(约莫史波,彝族)

云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兼宣传交流委员会主任:伍志旭

云南昊龙实业集团总裁、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永升

四川省创元投资集团董事会秘:让英

西南集团董事长:张红兵

YBC杰出创业青年,成都通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元利

上海动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秀典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劳动

学校荣誉

2017年12月26日,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成都中考信息

成都学校大全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西南交大网络教育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天一学院

五月花专修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成人大专、专升本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