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西藏 >>拉萨市 >>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
电话 : 0891-6331646
地址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江苏路36号
中考网 : 西藏 | 拉萨市 |
高考网 : 西藏 | 投票
学校简介 :

  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原西藏大学和原西藏农牧学院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
  合并前的两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传统。
  原西藏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西藏刚刚和平解放,进藏人民解放军在现西藏大学校本部办起了藏文干部训练班,后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三个阶段。
  随着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小学、中学师资紧缺的问题,1965年,在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第一所师范学校。
  1975年,在西藏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师范学院——西藏师范学院。
  1985年7月,在西藏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西藏大学。
  1999年,自治区艺术中专学校并入西藏大学。
  2001年,西藏医学专科学校与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并入西藏大学。
  原西藏农牧学院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其前身是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1年开始筹建,1978年正式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是我区农、牧、林、水电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西藏大学摸索出了一条在极具特殊性的高原民族地区办高等教育的路子,奠定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
  2001年,西藏大学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共建西藏大学协议》,西藏大学成为区部共建高校。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1980年,时任中共中央的胡耀邦同志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西藏必须建立一所综合性的西藏大学”。
  1989年,1991年,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先后2次莅临西藏大学检查指导工作,作出了“西藏大学的发展必须和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起来,专业应拓宽”的重要指示。
  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视察我校,提出“要重点支持西藏大学建设”。
  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要集中力量办好西藏大学”。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李铁映、陈至立、热地、路甬祥、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及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领导多次来校考察指导工作。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西藏教育事业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北京、上海、天津选派援藏教师对口支援西藏师院、西藏大学的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又掀起了新一轮对口支援的高潮,现有西南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对口支援我校。
  特别是通过西部一省一校、西藏大学改扩建、区部共建等工程项目,投入专项建设经费6.65亿元,使学校的硬件建设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历届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都曾到西藏大学检查指导工作,现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同志明确指出:“要把西藏大学办成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管理一流、人才实用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在高寒缺氧的特殊环境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坚持立足西藏、主动服务于西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艰苦创业,齐心协力,改革创新,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帐篷学校到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从单一的师范专业设置到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从主要依靠援藏教师办学到拥有自己的教授、博士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拉萨校本部和林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4.7万平方米(2621亩),建筑面积38.9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46.7万平方米,2005年获自治区“文明学校”称号,2007年获国家“绿色学校”称号。
  学校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等12个教学院(部)。
  有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有6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0个学科门类。
  有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3个。
  有国家级野外定位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6个。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25亿元,图书总藏量117余万册,校园网是CERNET西藏主节点,建有西藏地区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
  学校现有教职工1393人。
  其中师资80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95人,具有正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248人。
  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获“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享受国家或自治区 “政府特殊津贴”8人。
  基本形成了一支多民族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校通过教研立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自治区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奖5项。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11948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320人,形成了普通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自治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65项,其中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973”计划预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国家农业部“948”引导项目2项,其它部委及自治区项目108项,发表论文1129篇,出版专著、译著(含教材)41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4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0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项。
  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挪威、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香港地区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与对口支援院校、中科院、农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与上述院校和单位在联合办学、师资培训、科学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为西藏培养了3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在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已经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和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窗口,为提升西藏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发挥了龙头和示范作用。
  

历史沿革
西藏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西藏师范学校(1965年成立)、西藏师范学院(1975年成立)等发展阶段。1985年7月,成立西藏大学。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两个硕士点藏语言文学和藏族历史于1999年正式招生。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

2001年9月,西藏农牧学院与西藏大学合并,校名仍为西藏大学。2004年成为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高校。2008年,西藏大学列入“211工程”三期建设,2013年5月,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3年7月,成功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11月,西藏大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1]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西藏大学截至2016年9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134人,授课教师912人,其中:专任教师595人,其他师资268人,外聘教师99人。授课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79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74人,二者占38.71%;博士、硕士生导师131人,占14.36%;具有博士学位的72人,占7.89%;具有硕士学位的522.5人,占57.29%。
学术研究

科研设施

图书馆截至2013年8月,学校拥有1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宇宙线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实验中心、藏药现代化研发与藏药质量检测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羊八井宇宙线开放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和自治区共建重点实验室??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建有西藏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西藏大学宇宙线研究所、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西藏大学《格萨尔》研究所、西藏大学人口研究所、西藏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西藏大学环境物理研究所、西藏大学高山动物生态研究所、西藏大学西藏经济研究所、西藏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09-2013年8月,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77项,其中科技部“973”项目1项,“973”前期研究专项3项,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研经费达10733.1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项,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4项,“藏文软件研发与推广应用”成果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0项。获得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藏族唐卡勉唐派”、“藏族唐卡钦泽派”和“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2010年,全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175篇,其中被EI收录4篇,SCI收录12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45部。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图书馆官网显示,西藏大学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总量逾百万册,其中包括汉文图书85万余册,藏文图书2万册,藏文木刻本3800函,汉文古籍图书1.6万册,西文图书0.5万余册,报刊合订本1.5万余册,馆藏光盘近万张,还建设有CNKI、Apabi等数据库。各学院资料室收藏各类图书35万余册。

期刊学报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学报(期刊)名刊”;社科版、自然科学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学报(期刊)”,社科版入选(2010-2011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

双创工作
康鑫[3] 2018年4月19日,团中央学校部微信公众号平台揭晓了“寻访2017年大学生创业英雄活动”结果,西藏大学丹增罗布(创立西藏觉罗传媒有限公司)和康鑫(创立湖南酷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两名创业学生入选“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4] 两名同学的成功入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西藏大学校党委行政狠抓“双创”工作的具体体现,是西藏大学浓郁创新创业氛围下的重要成果,充分证明了该校学子创新创业的极高热情和不凡实力。[5]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西藏大学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副校长房灵敏党委副书记校长普布次仁纪建洲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建龙、阿齐、娄源冰、欧珠、白玛次仁、谭欣、侯太平纪委书记云丹加措

历任领导

校长党委书记姓名性别民族任职时间姓名性别民族任职时间次旺俊美男藏1985.2?1992.11雍丕男藏1985.2--1985.9群 培男藏1992.12?1994.9土登旺秋男藏1986.11--1990.6刘庆慧男汉1994.10--2005.4群培男藏1990.6--1992.11房灵敏男汉2005.4?2009.1邹开华男汉1992.11--1994.10格桑群培男藏2009.1?2012.12群培男藏1994.10--1995.12刘庆慧男汉1995.12-2008.1
文化传统

校徽

西藏大学设计背景:西藏大学的标志设计整体为圆环形,象征功德圆满、学业有成。标志采取红蓝黄三种色彩组合搭配,呈现出西藏地区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符合其当地传统色彩。带有一种神秘、传奇之感。

标志的主体部分为蓝底黄字,字体为篆体,融有藏文字的特点,藏字的头顶犹如两把古老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大”字犹如一个身体强壮的男人,象征藏大的强大与权威,以及艰苦创业,齐心协力,改革创新的办学宗旨。

环形内文字为藏大的藏文名称,传达出了学校的文化背景以及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也很好的表达出了藏大的特色学科,藏族艺术、藏语言文学等。

校训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歌

美丽的校园撒满阳光,我们在这里放飞理想

西藏的拉萨,腾飞的翅膀,祖国正奔向繁荣富强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我们要做新西藏的栋梁

臧大,臧大,我们成长的摇篮

让青春在这里闪光

珠穆朗玛我们的脊梁,雅鲁藏布我们的乳浆

让西藏精神给我们力量,不辱使命迎难而上

爱国奉献,艰苦奋斗,争创一流谱写新的篇章

臧大,臧大,托起明天的太阳

肩负起祖国的希望

臧大,臧大,我们成长的摇篮

让青春在这里闪光

臧大,臧大,托起明天的太阳

肩负起祖国的希望

让青春在这里闪光

拉萨中考信息

拉萨学校大全

西藏藏医学院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西藏大学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