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
电话 : 029-85309401
地址 : 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学校简介 : 西安外国语大学创建于 1952 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 4 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
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 1958 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
1979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6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6 年 2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
经过 50 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特色,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现有 4 个校区,总占地面积 1593 亩,建筑面积 64 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同声传译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新闻采编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齐全。
先进的卫星接收系统可接收不同语种国家电视节目。
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建有大型电子学术期刊文献库。
学校现有 27个院、系、部等教学机构, 39个本科专业, 7个辅修专业, 与国外三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英语、俄语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 , 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和日语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 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为非通用语提前单独招生院校和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单位。
现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及各类培训学生 2.4 万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建立了教学水平评估、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004 年 11 月,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9 个二级评估指标中 17 个被专家组评为优秀。
2007 年 10 月,在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科研实力强,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等 22个学术和研究机构,还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共建国际教育交流研究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及跨学科科研体系,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
学校创办的《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人文地理》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学校科研实力强,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等 22 个学术和研究机构,还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入选 2008 — 2009 年度 CSSCI 来源期刊。
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国(境)外 118 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富布莱特项目定点院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
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欧亚大学建立了陕西省高校在海外创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与 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75 所学校实施本科生、研究生 " 双校园 " 培养项目。
与美国洪堡州立大学合作 创办了西外洪堡学院,与法国巴黎摩达尔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创办了西外巴黎时装艺术设计学院。
在韩国文化院、韩国驻华使馆、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支持下成立了西安外国语大学“世宗学堂”。
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歌德学院合作建立西安外国语大学歌德语言中心。
学校还在新加坡和英国还建有 2 个学生实习基地。
近 4 年来,学校共派出 1098 名学生出国留学、实习。
学校是西北出国留学人员的培训基地。
教育部早在 1979 年就在学校设立了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
近 30 年来先后培训各类出国留学人员 55 期,共计 86000 余人次,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 2820 余人次,单位委托定向培养 30000 余人次,高级职称以上占到 80% ,他们中有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企业家等。
2007 年 12 月,学校与美国普城英语集团联合成立秦苏珊英语中心。
2008 年 3 月,学校又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了出国留学培训基地。
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将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 " 立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 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一流的多科性综合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0年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教育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特色,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沿革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根据校名的变更,学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西北俄专时期俯视图
1950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外交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西北建立一所外语院校。
1952年11月7日,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为“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是为西外前身。
从1952-1958年,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在建校早期的六年里,由中国和苏联教师共同培育了数以千计的俄语人才,大大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
西安外国语学院时期
1958年,鉴于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教学成绩突出,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同年,增设英语专业。
1959年,学校增设德语专业和法语专业。
1960年,增设西班牙专业,后与法语专业合并为法西语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遭到破坏。
1969年,学校被迫迁往陕北富县创办“窑洞大学”和“五七干校”,所有专业的师生一边进行体力劳动,一边进行教学工作。
1972年,学校主体迁回西安,教学秩序开始恢复。
1975年,学校在俄语系增设日语专业,更名为“俄日语系”。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5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旅游系。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5年,西安外国语学院和陕西外国语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外国语学院。
2001年,成立商学院。
2002年,学校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并修建了雁塔校区校门“凯旋门”;英语系更名为“英文学院”。
2003年,学校成立西安外国语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2004年,学校增设朝鲜语专业。同年,该专业与日语专业合并,成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05年,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增设阿拉伯语专业。
西安外国语大学时期西安外国语大学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是继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之后我国第四所外国语大学;
2006年,在东语学院和法西语系分别增设印地语专业和葡萄牙语专业。
2007年,法西葡语系合并意大利语专业,成立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调整为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随后,学校成立国际学院。
2007年,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增设印地语专业。
2008年,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增设泰语专业。
2010年,成立艺术学院。
2011年,根据[陕教高〔2011〕29号]文件《关于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2012年度增设本科专业的批复》,经高校专业设置专家组评议、省教育厅研究,同意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新增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波斯语(专业代码050208)4年制文学学士学位和土耳其语(专业代码050234)4年制文学学士学位。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1、俄语系(创建于1952年)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俄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西外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院系2、英文学院(起始于1958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被确定为我校首批申请博士点授权院系3、英语教育学院英语(教育)(创建于1970年)承担陕西省外语教师发展研究课题和中西比较教育研究课题被确定为我校首批申请博士点授权院系4、德语系(创建于1959年)德语语言文学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5、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起始于1959年)(a)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1959年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b)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1960年(c)葡萄牙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2007年(d)意大利语语言文学专业6、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创建于2004年)(1)韩语(朝鲜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2004年(2)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2005年(3)印地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2007年(4)泰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2008年(5)波斯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2012年(6)土耳其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2012年7、旅游学院英语(旅游)旅游管理旅游学院前身主攻日语(旅游)专业,后经调整,撤掉此专业。与此同时,设立英语(旅游)。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创建于2008年会展经济与管理,创建于2009年8、商学院英语(商务英语)经济学(英语)金融学(英语)工商管理(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会计学(英语)市场营销(英语)法学(英语)09年开始停止招生9、汉学院对外汉语10、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11、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国际政治12、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英语)广告学(英语)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13、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同声传译英汉笔译英汉视译商务英语(高翻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翻译专业之一,下设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三个方向和翻译教学研究中心,是中国西部地区课程门类最为齐全的翻译专业教学实体
)被确定为我校首批申请博士点授权院系14、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起始于1975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源自于1975年的俄日语系15、艺术学院(起始于2003年)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学动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摄影戏剧影视文学(艺术学院原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影视传媒学院,于2010年更名为艺术学院,下设表演专业为陕西省唯一本科表演专业)16、国际学院(英语,日语,韩语,法语)
17、洪堡学院18、巴黎时装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19、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20、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院)21、职业教育学院(职教学院)22、继续教育学院23、高等职业教育部(高职部)24、基础教学部25、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26、体育部 教学建设图书馆“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商务、应用型翻译、国际旅游、国际化外语教师教育等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法语文学与翻译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法语文学与翻译、中外旅游文化、国际商务、翻译、英语写作、工商管理类主干课程、旅游法理论与实务等7个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翻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创新与实践”、“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校是非通用语提前单独招生院校、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院校和接收保送生资格院校。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及各类培训学生2.4万余人。
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1300多名,其中教师891名,教授120名,副教授24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57名、具有硕士学位的542名;外籍专家50余名。
有中国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中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陕西省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陕西省"劳动模范"1人,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2人,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1个。
教育基地
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学校纵向项目获准立项62项,横向项目20余项,各级各类获奖3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学校创办的《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入选2010?2011年度CSSCI来源期刊。201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共资助课题30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3万元/项),重点项目5项(1万元/项),一般项目10项(0.5万元/项),青年项目14项(0.3万元/项),合计资助金额17.2万元。
学术交流
截至2013年,学校先后与国(境)外13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富布莱特项目定点院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与72所国(境)外教育机构和知名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双校园”合作项目,开辟了美国、新加坡、泰国、法国和英国等海外实习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和阿根廷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与美国洪堡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西外洪堡学院,与法国巴黎摩达尔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创办了西外巴黎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学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了ACCA教改班、CIMA教改班。韩国文化院、德国歌德学院、美国普城英语集团分别在学校设立了“世宗学堂”、“歌德语言中心”、“秦苏珊英语中心”。此外,学校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预备教育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培训基地。
学术资源
馆藏文献包括中、英、俄、日、德、法、西、意、韩、阿、葡等近20个语种的图书,纸质、电子图书文献总量300多万册,中外文报刊1380多种。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已陆续引进了清华同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方正工具书数据库、万方外文文献检索平台等20多个专业全文、文摘数据库,初步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为特色,外语工具书和外语教学参考书为重点,多学科、多专业文献资源共存,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相结合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
学术期刊
《外语教学》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人文地理》
教学科研
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校科研实力强,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等24个学术和研究机构,还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共建国际教育交流研究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及跨学科科研体系,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学校创办的《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入选2010?2011年度CSSCI来源期刊。
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国(境)外130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富布莱特项目定点院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先后与70余所国(境)外教育机构和知名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双校园”合作项目,开辟了美国、新加坡和英国等海外实习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和阿根廷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与美国洪堡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西外洪堡学院,与法国巴黎摩达尔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创办了西外巴黎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学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了ACCA教改班、CIMA教改班。韩国文化院、德国歌德学院、美国普城英语集团分别在学校设立了“世宗学堂”、“歌德语言中心”、“秦苏珊英语中心”。此外,学校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预备教育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培训基地。
学校荣誉
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明显效果。西外毕业生以“外语功底扎实,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快,敬业爱岗,踏实肯干,有发展潜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5%。在凤凰网发布的《2009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上,西外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数在西北地区非211高校中位居第1位,在全国非211高校中位居第24位。学校志愿者团体积极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大学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的志愿者工作,学校志愿者总队被授予“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多项荣誉。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将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立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一流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郝瑜教授
代校长:刘越莲教授
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天平
党委副书记:龙治刚
副校长:王峰、赵国华、党争胜、姜亚军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良弼
总会计师:李瑞平
副校级调研员(副厅级):王颖
党委委员(按姓氏笔画):王峰、王天平、户思社、龙治刚、李辉、李雪茹(女)、李瑞平、张良弼、
赵国华、郝瑜、段恒春、党争胜、郭武军。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任职时间表学校名称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姓名任职时间姓名任职时间姓名任职时间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10-1958.08)王云风1954.09-1958.12王敦瑛1954.09-1957.02西安外国语学院(1958.08-2006.02)董 巩1958.12-1966.07肖 枫1965.08-1978.12张治平1960.12-1966.07(党委第一书记)李 绵1972.11-1973.11崔 哲1972.11-1978.05冯安然1972.11-1974(军代表)陈立三1972.11-1978.12张治平1972.11-1978.05张治平1978.05-1982.04史铁夫1979.09-1983.07张逊斌1982.04-1988.11辛义恒1980.12-1984.02辛义恒 (兼)1980.12-1984.02张凤海1990.01-1995.05钟歧青1982.04-1986.03马志清1985.11-1992.08杨景波1986.03-1991.07沈友泰1988.11-1990.01(主持党委工作)刘国泰1995.05-2000.07张小理1992.08-1998.08张小理 (兼)1992.08-1998.08杨希文1998.08-2000.07杨希文 (兼)1998.08-2001.11杨希文2000.07-2001.06(主持党委工作)杨勇才2001.11-2006.05杨希文2001.06-2006.05梁德智2003.03-2006.05西安外国语大学(2006.02---)杨希文2006.05-2007.03梁德智2006.05-2009.05郝瑜2008.04-至今王 颖2006.04-2013.06王颖(兼)2006.06-2013.06王天平2012.06-至今张良弼2013.06-至今龙治刚2013.06-至今附注1952年10月,西北俄专成立临时党支部,王敦瑛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10月,成立党支部,王云风任党支部书记。1970年12月至1972年10月,“军代表”张俊英同志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历任院(校)长、副院(校)长、工会主席任职时间表学校名称院(校)长副院(校)长工会主席附注姓名任职时间姓名任职时间姓名任职时间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10-1958.08)王云风 (主持工作)1953.08-1958.081952年10月至1953年2月,王敦瑛同志任行政负责人。1953年4月至1954年2月,李绵同志任校务会主任。1967年6月至1972年,王云风任院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71年5月至1972年10月,“军代表”张俊英任革委会主任。王敦瑛1953.08-1957.02西安外国语学院(1958.08-2006.02)王云风 (代理院长)1958.08-1959.11张治平1959.11-1966.07张治平1978.05-1982.04肖 枫1978.12-1983.07纪 轮1979.07-1980.07钟歧青1982.04-1986.03史铁夫1979.09-1983.07孙天义1986.03-1998.07沈友泰1980.08-1996.02马德喜1987.06-1992.09闫合德1983.12-1990.06王世武1992.09-1999.02杨景波1991.08-1994.12饶笃钧1990.01-1992.04常正文1992.08-2003.04杨清海1992.08-2000.12杜瑞清 (副院级院长助理)1993.10-1995.061972年10月至1978年5月,崔哲任革委会主任。1972年2月至1974年,张治平和“军代表”冯安然任革委会副主任。杜瑞清1995.06-1998.07杜瑞清1998.07-2005.03褚凤林1994.12-2006.05余宝珠1995.06-2002.05户思社2001.06-2005.03刘越莲2003.03-2006.05西安外国语大学(2006.02---)户思社2005.30--2013.12褚凤林1994.06--2012.06杨勇才2006.05-2008.04刘越莲2003.04-2014.01王颖(兼)2008.05--2013.06龙治刚2009.01-至今张良弼2013.06--至今王 峰2009.01-至今赵国华2013.06-至今李瑞平
(总会计师)2011.02-至今
刘越莲(代理校长)2014.01--至今王峰2009.01-至今张良弼2013.06-至今赵国华2013.06-至今党争胜2014.01-至今姜亚军2014.01-至今
文化传统
校歌
河岳东踞,楼观西望,
精英西外,长安雁塔济一堂。
欧美新知,寰宇文明醍醐;
汉唐雄风,华夏神秀温床。
桥山北矗,江汉南泱,
精英西外,击水三秦鲲鹏扬。
融贯中西,诚意正心大道;
博通今古,厚德载物文章。
巍巍九州,浩浩万邦,
精英西外,薪传驰骋令名长。
智仁勇气,自强不息天行健;
美善真诚,大同世界日月同光。
校徽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徽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徽的外形设计,采用欧美“骑士文化”特征的盾牌形状,有助于对外文化传播与感情交流。中心主题造型组合,中心底纹是共色点构成的地球图案,代表世界文化交流,在底纹图案设有醒目的汉字校名和英文校名的缩写,并有阿拉伯数字的建校年号“1952”,加上红色图边,主题页面突出;外圈是由英文校名全称组成具有放射性的装饰环;在校徽顶部红色弧带上设有毛体字校名全称,使标示显得具有亲切感和历史使命感。校徽下角饰的五角星和卷叶纹。校徽构图严谨完整,具有集中的向心力,颜色采用红、黄、蓝、白色,简洁、清晰。
办学方针
立足陕西
服务西北
辐射中国
面向世界
知名校友
科教界
何其莘-中国英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宏印-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
何自然-语言学博士生导师。
封宗信-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忠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4年起兼任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
陈融-加里福利亚州立大学(CSU)教授。
吴始年-美国密西根州宏谷州立大学(GrandValleyStateUniversity)教授。
姜晓阳-任教于德克萨斯州贝镇李学院。
韩瑞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任教。
杜瑞清-1998年--2005年任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
党政界
张宝文-十二届全国会副委员长。
王敏民-新泽西瑞德大学校长助理。
传媒界
魏敏芝-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河北分会主席。毕业于影视传媒学院。
吴远博-西部电影集团专业编剧。毕业于影视传媒学院
曾光-2007“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上获得冠军。毕业于商学院
苏康?陕西追风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毕业于影视传媒学院。
校园环境
校区环境
校园风景学校总占地面积1632亩,建筑面积81.15万平方米。学校办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同声传译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新闻采编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齐全。先进的卫星接收系统可接收不同语种国家电视节目。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建有大型电子学术期刊文献库。2009年2月,学校被授予省级“文明校园”。
校区分布校区名称邮编地址雁塔校区(本部)710061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437号长安校区(教学本部)710128西安市长安区文苑南路1号振华校区(高职学院、家属二区)710014西安市未央区振华北路4号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中学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710016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一路2号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710061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437号西影校区710054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5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