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医学院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始建于1951年,1958年扩建为昌潍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是全国第三批(1986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16个院(系),1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文学7大学科门类;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和公共事业管理4个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现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教授10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余人。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眼科学、口腔医学和免疫学实验室、应用药理学实验室是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整形外科学、眼科学是山东省学科带头人设岗学科。
学校是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主考院校、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山东省医学科技教育中心、山东省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设在学校。
学校现占地1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亿元,图书馆藏书220余万册。
有附属医院15所,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本专科生14000余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志存高远、勤奋好学、知行统一、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肯定。
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中,学生通过率曾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近3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两届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知识统考,有4名学生进入全国前10名。
学校先后6次作为山东高等医学院校代表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等奖项2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
学校先后5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获全国大学生校园文化优秀组织奖;被授予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59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济世”的校训,弘扬“严谨、求是、勤奋、进取”的校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育了以医学教育为主体,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学科专业特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和研究生4万余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潍县乐道院设立乐道院医护学校和潍县美国长老会医院。
1951年,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筹建。
1958年,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改建为昌潍医学院,开始本科教育。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昌潍医学院更名为潍坊医学院。
1998年,学校获留学生招生资格。
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学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同年被中国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学校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获批为山东省第二批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2017年,学校获批成为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校园风景截至2018年6月,学校设有16个院(系),开办2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拥有乐道书院、济世书院和孔子学堂;有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7所附属医院。
院系 专业 学制 授予学位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预防医学 五年 医学 统计学 四年 理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四年 工学 卫生检验与检疫 四年 工学 公共事业管理 五年 管理学 市场营销 四年 管理学 法学 四年 法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四年 管理学 药学院 药学 四年 理学 临床药学 五年 理学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四年 理学 护理学 五年 医学 助产学 四年 理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 四年 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工学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五年 医学 康复治疗学 四年 理学 运动康复与健康 四年 理学 眼视光学 四年 理学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五年 医学 外语系 英语 四年 文学 康复医学系 运动康复与健康 四年 理学 康复治疗学 四年 理学 麻醉学系 麻醉学 五年 医学 心理学系 应用心理学 四年 理学 儿科学系 ------ ------ ------ 医学影像学系 医学影像学 五年 医学 医学影像技术 四年 理学 医学检验学系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理学 国际教育学院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 六年 医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中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3个,山东省医药卫生(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山东省临床(中医药)重点专科14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整形外科学、眼科学是山东省学科带头人设岗学科;肿瘤学科、眼科为院士工作站。
山东省重点学科:外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统计学、卫生管理学等
山东省医药卫生(中医药)重点学科:肿瘤内科、儿科学、心内科学、检验医学、眼科学、病理诊断学、中医学、血液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肿瘤内科、皮肤科等
潍坊市市级重点学科:妇科、儿科、口腔科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于金明为名誉院长;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8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8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05人。
全国模范教师:王滨等
全国优秀教师:洪舜华、姜维茂、唐胜建、王凤斌 、管英俊 、阎芳 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成敏 、尹文强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胡振波、王欣、王丽华、周广东、Gang Wang、史伟云等
山东省教学名师:唐胜建、王金平、李武修、高志芹等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中国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中国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3个,山东省特色和品牌专业9个。
校园风光2017年1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麻醉学专业分别名列全国同类专业前三名。
中国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公共事业管理、护理学、麻醉学
中国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群(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群(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心理学)等
山东省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公共事业管理、麻醉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应用心理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技术
山东省精品课程: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药理学、医学影像学、管理学基础、医学心理学、医用化学、护理学基础、细胞生物学、护理学人文护理课联合课程(医学伦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心理学)、分子医学基础课程联合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儿科学、检验医学基础课程群(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麻醉学基础课程群(麻醉解剖学、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群(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临床护理课程群(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系列课程(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影像影像诊断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麻醉学专业核心课程群(急救复苏学、临床麻醉学、疼痛诊疗学、危重病医学)
?规培基地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先后获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全国麻醉学基础理论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国家级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考点;山东省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山东省公共卫生预警与处置指导中心设在学校。
?学生成绩
山东省医学领域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于金明院士为学校79级毕业生;加拿大医学科学院王睿院士为学校77级毕业生。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学生连续三届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二等奖,曾获山东省南丁格尔应急救护技能比赛高校组第一名。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3个,山东省医药卫生(中医药)重点实验室14个,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设有整形外科学研究所、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研究所、肿瘤防治研究所。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整形与显微修复技术实验室、外科学实验室、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实验室、应用药理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生物药物实验室、临床麻醉实验室等
山东省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应用药理学
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工程与修复重建协同创新中心、靶向药物递送研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医药卫生(中医药)重点实验室:重症医学实验室、临床应用药理学实验室、临床麻醉学实验室等、肿瘤内科实验室、肿瘤络病机理科研实验室、临床应用药理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生殖医学实验室、医学分子影像学实验室、泌尿男科学实验室、脑血管病实验室、生物药物实验室、临床麻醉实验室等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2009年至2014年间,学校获科技成果奖励559项,其中省部级奖励二等奖3项、三等奖17项;学校参与中国国家重大项目合作研究,获“973”、“863”子课题3项,中国国家星火计划1项;承担中国国家级研究课题47项,省部级研究课题179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9项;出版著作128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00余篇,SCI、EI、ISTP收录380篇。
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显示,2010-2017年,潍坊医学院的科技经费共29873.5万元,科技课题共2382项,发表的学术论文共9054篇,获得成果授奖34项。
?馆藏资源
校园风光据2018年7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藏书380余万册,纸质图书140余万册,电子图书约240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080种,有CNKI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超星读秀、新东方数据库、济南泉方PubMed/Medline文献服务系统、德国Springerlink数据库、美国EBSCO全文数据库等35个中外文数据库。
图书馆形成了以生物医学文献为主,涵盖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等多学科、各类工具书的多种媒体为载体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潍坊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主要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实验医学、经验交流、短篇报道、护理学、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研究简报等栏目。
学报已加入清华大学电子杂志社的光盘版,被中国国内大多医学文摘杂志和医学索引杂志所收录,2000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7年至2016年多次被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招生学校,聘请60余名国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学校的荣誉教授、客座教授,留学生生源国家拓展至亚非欧美25个国家;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院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校际合作关系,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校徽
校徽校徽为学校标准颜色“潍医红”(C:10 M:100 Y:100 K:40),形状为圆形,外环上、下方分别为潍坊医学院舒同体中文名称与英文名称。
圆心内由潍坊汉语拼音首字母W、F 变化而成的书本,同时以手的变形,托举起以蛇杖、太阳为寓意的医学人才。
“1951”为学校独立办学起始年。
校训:乐道济世。“道”是道理规律之总纳,是价值信念之归结。“乐”是热爱、遵行。“乐道”就是以探究真理为己任,教师乐教、医生乐医、学生乐学,是一种人生价值追求。“济世”就是心怀天下,济助世人,是一种使命责任担当。乐道为本,济世为要。做乐道之人,修济世之为。
潍医精神: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校风:严谨、求是、勤奋、进取。
学风:志存高远、勤奋好学、知行统一、勇于创新。
教风: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