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是天津市属、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
1996年,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2004年更为现名。
截止2013年末,学校总占地面积156.7万平方米,藏书170.74万册;设有17个专业学院,61个本科专业,共有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6202人。
1981年天津理工学院创建
1996年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并入天津理工学院
1978年天津大学(分校)创建
1978年天津大学(冶金分校)创建
1978年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创建
2004年天津理工学院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2009-2013年期间,共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军工“973”、军工“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8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SCI、EI收录论文1951篇;发明专利191项;科研经费总额达8.2亿,年均增长14.75%。
截止2013年9月18日,建有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视觉与系统、显示材料与光电器件)、5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智能计算及软件新技术、光电显示材料与器件、薄膜电子与通信器件、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有机太阳能电池与光化学转换)和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投资与工程造价研究中心,循环经济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器件与通信技术)、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高档有机颜料技术工程中心、工程机械传动工程中心)、天津市行业技术中心(模具设计加工行业技术中心、模具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业智能控制技术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天津市循环经济促进中心)。
《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激光》由中国光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天津理工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1990年创刊,月刊,在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的领导下,在院士、专家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在光电子领域较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也是国际上了解我国光电子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之一。2005年在中文版的基础上创办了英文版《光电子快报》,2007年与德国Springer合作,2008年美国EI核心数据库收录。《光电子激光》取得了标志性进步: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收录期刊。期刊的主要栏目:光电子器件和系统;光电子信息技术;纳米光电子技术;材料;测量?检测;信息安全;光电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图像与信息处理;多媒体通信;光物理;生物医学光子学等。根据中国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报告,本刊影响因子为1.330,在所属学科“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类”的63种期刊中继续排名第一,在全国1765种核心期刊种排名第68位,比2007年提升40位。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2008年12月郑重推出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300种,《光电子?激光》榜上有名。《天津理工大学学报》《天津理工大学学报》是天津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报,由马建标主编。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校训:重德重能,求实求新。重德重能,就是注重品德品行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求实求新就是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
天津中考信息
天津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