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辽宁省 >>沈阳市 >>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电话 : 024-88490405
地址 : 沈阳市东陵区东陵路120号
中考网 : 辽宁省 | 沈阳市 |
高考网 : 辽宁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沈阳农业大学组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和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而成,今天的沈阳农业大学是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东与名胜古迹东陵毗邻,西与沈阳城区相连,学校占地2万2千亩,校园有山有水、有旱田水田、坡地和林园,农业教育、科研条件优越,校区环境幽美,景色宜人。
  
沈阳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之一的沈阳农学院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始兴时期,1910年,当时的奉天省设立省立高级中学,1929年该中学改为东北大学农学院,1938年改为奉天农业大学, 1946年恢复东北大学农学院, 1949年8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正式决定将由于战事原因,1948年迁往北平的东北大学农学院、长春大学农学院、中正大学农学院迁回沈阳,在塔湾成立沈阳农学院。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央决定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迁往沈阳,与原沈阳农学院的部分专业合并,组建新的沈阳农学院,第一任院长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畜牧专家张克威教授出任。
  今天的沈阳农业大学是从1952年始记校史的,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始建于1938年。
  文革期间,沈阳农学院受到严重摧残,一分为五,分散在辽宁各地。
  文革后学校又迁回沈阳原校址办学。
  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授予权单位,1985年10月5日,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亲自为沈阳农业大学题写校名。
  2000年4月,学校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由农业部所属被划为辽宁省与中央共建。
  
建校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几代沈农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学校的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迅速发展,今天的沈阳农业大学已经发展为教学和科研并举,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 6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26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4个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0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校设有农学院、园艺学院、土地与环境学院、植物保护学院、水利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林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食品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有36个研究所(研究室或研究中心),28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
  
自建校以来,邓叔群等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
  学校现有教职工1830人,其中专任教师939名,教授160人,副教授399人,博士生导师79人,硕士生导师244人,有2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校已经形成了由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基础和优势。
  197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2000多项,有452项成果获国家、部省、市奖励,70%的科研项目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经济效益300余亿元。
  学校在辽宁省8个市15个县(区)32个乡(镇)建立了科技示范、推广网络,先后选派31名科技人员担任科技副县(市)、乡(镇)长,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兴农”工作的全面展开。
  
沈阳农业大学现有在校生23440人,其中博士生475人,硕士生2061人,本专科生16670人,成人教育生423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87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数十年形成的“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有口皆碑。
  建校以来,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等6.55万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科教文化领域、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有的已成为受人尊敬的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
  
沈阳农业大学不断加强学校的国际交往与合作,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和人才交往关系,与8个国家的26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世纪之初,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全体师生员工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励精图治,团结奋斗,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为把沈阳农业大学建成一流强校而努力奋斗!
沈阳农业大学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历史沿革
沈阳农业大学

1929年奉天省立第一农科高级中学改建东北大学(农学院);

1939年东北大学(农学院)改建奉天国立农业大学;

1946年奉天农业大学改建国立东北大学(农学院);

1949年国立东北大学(农学院)、国立长春大学(农学院)合并升格为沈阳农学院;

1950年沈阳农学院主体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学院,发展为东北农业大学;

1952年沈阳农学院(留沈部分)与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合并组建沈阳农学院;

1952年东北水利专修科并入沈阳农学院;

1973年沈阳农学院更名辽宁农学院;

1977年铁岭农学院、朝阳农学院、旅大农学院、瓦房店农学院、锦州农学院等5所农学院的原沈阳农学院部分并入辽宁农学院;

1978年辽宁农学院更名沈阳农学院;

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1985年沈阳农学院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

2000年辽宁水利学校并入沈阳农业大学。

2012年6月份农业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签订协议,共建沈阳农业大学。

2012年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沈阳农业大学剥离,成立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2013年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从沈阳农业大学剥离,与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转设沈阳工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沈阳农业大学 1990年-2014年,学校已有25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1592人,其中专任教师945人;专任教师中有院士1人,特聘院士1人,教授176人,副教授324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09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385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水稻研究所所长)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个):李天来、陈温福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个):冯玉龙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个):陈温福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个):张志宏、陈立杰、张广胜

教育部“优秀青年资助计划”人选(6个):丛斌、吴元华、李成华、段玉玺、徐正进、谢甫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个):陈温福、朴在林、汪景宽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个):李天来

全国模范教师(1个):陈温福

全国优秀教师(2个):傅俊范、曹军

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2个):李天来、徐正进

辽宁省首批“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千人层次(2个):马世良、冯叙桥

辽宁省“攀登学者”(6个):陈温福、张玉龙、李天来、徐正进、冯玉龙、于志国

辽宁省领军人才(2个):李天来、张玉龙

辽宁省优秀专家(8个):陈温福、刘长江、张玉龙、李天来、边连全、刘明国、王铁良、徐正进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个):陈温福、李天来

辽宁特聘教授(14个):王铁良、冯辉、刘明国、张文忠、汪景宽、王秋兵、吕杰、齐红岩、谢甫绨、迟道才、张广胜、张志宏、王晓雪

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3个):陈温福、张玉龙、李天来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57个本科专业,设有14个学院、5个教学部(中心、所)。

学院(14个)

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园艺学院土地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水利学院畜牧兽医学院林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学院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科学技术学院)

部、中心(4个)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分析测试中心本科专业(共计 57个)

沈阳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农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交通运输;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

林学院:林学、园林、森林保护、风景园林;

农学院:大气科学、农学、生态学、应用气象学、农村区域发展、种子科学与工程;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蚕学;

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包装工程;

水利学院: 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土地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

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水产养殖学;

园艺学院:园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

植物保护学院:应用化学、植物保护、应用生物科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沈阳农业大学 截至2014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示范性专业8个,综合改革试点及重点支持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8个):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水利工程[10]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园艺、农学、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

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6个):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生物工程

辽宁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2个):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国家精品课程(1门):设施园艺学 (2010,、李天来)

辽宁省精品课程(22门)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课程类型年份1普通植物病理学傅俊范本科20032电路理论张秀然本科20033水利工程施工张玉福专科20034基础生物化学唐咏本科20045农业化学韩晓日本科20046工程制图赵凤芹本科20057家畜生理学胡健民本科20068植物生理学张立军本科20069园艺设施与环境李天来本科200710农业推广学侯立白本科200711植物学林凤本科200712高等数学惠淑荣本科20081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孙国凯本科200914分子生物学吕淑霞本科200915耕作学曹敏建本科200916植物化学保护纪明山本科200917林木育种学崔建国本科200918农业经济学翟印礼本科200919农业政策学张广胜本科201020设施园艺学李天来本科201021害虫防治学秦利本科201022食品发酵工程概论岳喜庆本科2010

沈阳农业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蔬菜栽培学教学团队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9个):蔬菜栽培学教学团队、植物保护教学团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团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学团队、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基础兽医教学团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农药学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基础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农业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水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园艺学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

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铁岭水稻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辽西南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沈阳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熊岳苹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林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沈阳农业大学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食品科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林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水利综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沈阳农业大学辉山奶牛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沈阳农业大学新民园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教学成果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编号成 果 名 称等级年份1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一等奖20052农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一等奖20053农林科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一等奖20054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体系创建与研究二等奖2005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建设二等奖20056农业水利专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二等奖20057加强农业机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二等奖20058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二等奖20059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二等奖200510微生物学课程系统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三等奖200511教学研究型农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一等奖200912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等奖200913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一等奖200914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二等奖200915网络教学系统在本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二等奖200916普通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二等奖200917高等农业院校基础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二等奖200918实施新型“蓝领农民”人才培养工程的探索与实践二等奖200919创业型农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建设三等奖200920专业课教师全程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三等奖200921新农村示范镇建设与实践教学基地有机结合的创新研究三等奖2009

学校荣誉

截至2014年5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平安校园、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学术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涵盖45个博士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涵盖115个硕士二级学科);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5个(涵盖21个专业领域)。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2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3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蔬菜学、土壤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3个):土壤学、蔬菜学、植物病理学

辽宁省重点学科一览表

序号一级学科二级学科1农业工程植物学2农业机械化工程3农业水土工程4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5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6食品科学7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8作物遗传育种9园艺学果树学10蔬菜学11茶学*12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13植物营养学14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15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16农药学17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18基础兽医学19森林培育20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1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22林业经济管理

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基础兽医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

序号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名称批准年份学科名称批准年份1工学农业工程2003农业机械化工程19902农业水土工程2003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2001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20035农业机械系统理论与设计(自设)20046农业装备工程技术(自设)20127农业信息化技术(自设)20128节水灌溉工程(自设)20129水土保持工程(自设)201310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食品科学20011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20121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01213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01214农学作物学1998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98115作物遗传育种199816作物生物技术(自设)201217持续发展与推广学(自设)201218饲料作物栽培与利用(自设)200819园艺学2001果树学198620蔬菜学198121茶学(未招生)22观赏园艺学(自设)201223设施园艺学(自设)201224药用植物学(自设)201225草坪资源与利用(自设)201326农业资源与环境2001土壤学198127植物营养学200128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自设)201229农业环境保护(自设)201230水资源与农业节水(自设)201231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自设)201332植物保护2001植物病理学19863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200134农药学200135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自设)201236入侵生物学(自设)201337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2006农业经济管理198438林业经济管理200639农村财政金融(自设)201240食物经济与管理(自设)2012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

序号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名称批准年份学科名称批准年份1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20062理学大气科学2011气象学19933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14生物学2006植物学19865动物学20066生理学20067水生生物学20068微生物学19909神经生物学200610遗传学200311发育生物学200612细胞生物学20031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98614生物物理学200615生态学198616生物数学201217生物信息学201218生态学201119工学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2001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200621水利工程2011水文学及水资源20012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201123水工结构工程201124水利水电工程20012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1126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198427农业水土工程198628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198629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99330农业机械系统理论与设计200431农业装备工程技术201232农业信息化技术201233节水灌溉工程201234水土保持工程201335环境科学与工程2011环境科学201136环境工程200337环境化学201238食品科学与工程2006食品科学198639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200340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99341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00642风景园林学201143农学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98144作物遗传育种198145作物生物技术201246持续发展与推广学201247饲料作物栽培与利用200848园艺学果树学198449蔬菜学198150茶学200151观赏园艺学201252设施园艺学201253药用植物学201254草坪资源与利用201355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198156植物营养学198157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201258农业环境保护201259水资源与农业节水201260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201361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19816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198663农药学200164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201265入侵生物学201366畜牧学2006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200367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199068草业科学200669特种经济动物饲养199370兽医学2006基础兽医学199071预防兽医学199372临床兽医学199873林学2011林木遗传育种200674森林培育198475森林保护学200676森林经理学200277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201178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199879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00380草学201181管理学工商管理2011会计学200182企业管理201183旅游管理201184技术经济及管理201185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198186林业经济管理200387农村财政金融201288食物经济与管理201289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200690土地资源管理2003

学科排名

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取得了较大进步。本轮评估中,学校共有13个学科参评,3个学科排在前10位,8个学科排在前20位,其中,园艺学排在第6位。

合作交流

沈阳农业大学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截至2014年5月,沈阳农业大学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与15个国家的34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止2014年6月,学校建有有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含沈阳市)科学研究机构72个。

国家级科研机构(3个):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沈阳山楂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与辽宁省共建科研机构(2个):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科研机构(18个)

农业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东北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家果树种质沈阳山楂资源圃  多功效大豆根病防治剂菌线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国家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沈阳农业大学国家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  北方粳型超级稻成果转化基地  北方超级粳稻原原种扩繁基地  沈阳农业大学东北野生猕猴桃资源异位保存圃  沈阳农业大学秸秆技术研发中心  辽宁东北野菜种质异位保存圃与鉴定中心  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地区农村沼气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农业部东北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东北设施园艺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  

辽宁省科研机构(38个)

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  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  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  生物质能源生物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线虫病害与生物控制重点实验室  工厂化高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瘦肉型猪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方超级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  蔬菜细胞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作物秸秆饲喂反畜家禽配套技术推广中心农作物病害免疫重点实验室  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  养猪工程技术中心  设施农业环境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经济与应用昆虫重点实验室  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农业水土重点实验室  蔬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  北方园林植物与地域景观重点实验室  北方粳稻工程实验室  设施蔬菜工程实验室  蔬菜育种工程实验室  环渤海湾地区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基地  

此外还有沈阳市科研机构11个,校级科研机构29个。

科研成果

2000年-2013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的各类科研项目5000余项,有198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奖励,70%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先后在辽宁省10个市24个县(区)建立了科教基点,选派46名科技人员到当地担任科技副县(市)、乡(镇)长或科技顾问,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兴农”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术资源

沈阳农业大学 馆藏资源

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座落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天柱山脚下,地处校园东部新校区中心,建筑面积30149平方米,阅览座位2800多个,于2013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图书馆始建于1952年10月,前身是原复旦大学农学院图书室,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农业、生物学科文献为主、兼顾理、工、经管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是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农科文献中心。截止2014年7月,有纸质文献112万册,电子期刊31888册,电子图书20万册,馆藏古籍图书13797册,引进CNKI、维普、万方、ScienceDirect、EBSCO、Wiley等中外文数据库24个。学术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每年出刊6期,国际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0-1700。主要刊登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生物学、林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专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技术。

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固定刊源,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认为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质量一等奖;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质量二等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连续获得辽宁省一级期刊;2004跻身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行列,2008年再次入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迟维意

校长:刘广林

党委副书记:刘广林(兼)

副校长:李天来、吕杰、王铁良、王继成

校长助理:蒋兴旺[1]

历任校长

张克威(1952.10-1974.3)

梁秋(1978.2-1978.11)

陈恩凤(1978.12-1983.9)

顾慰连(1983.10-1988.7)

朱道华(1988.8-1997.6)

刘长江(1997.7-2001.8)

张玉龙(2001.9-2015.01)

沈阳中考信息

沈阳学校大全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辽宁大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省金融职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体育学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东北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