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
电话 : 029-85308114
地址 : 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学校简介 :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 1944 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 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
1960 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 年划归教育部直属。
建校 60 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 13 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
学校目前面向全国 31 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
现任党委书记江秀乐教授,校长房喻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 2700 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
长安校区从 2000 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
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
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两个基础教学部,62个本科专业;10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9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另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在国家现有 12 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 11 个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 3 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2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 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 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3 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6 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3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各类研究中心(所) 60 个。
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北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 2850 人,其中专任教师 1421 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292 人,副教授 452 人,博士生导师 194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68% 以上。
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5 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5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1 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 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 3 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1 人,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 7 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 10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 1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 10 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5017人、研究生 6688 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近4万人,外国留学生 335人。
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 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 2000 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3 项;有 6 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8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从 2006 级本科生开始推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2+ 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 2”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优势。
“十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145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8 项,教育部项目 32 项;有 101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 1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数历年均居陕西高校之首;出版学术著作、教材 536 部,发表学术论文 3600 篇,其中高层次论文 985 篇。
自然科学“十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201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9 项;获奖 35 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 18 项;出版学术著作 68 部,发表学术论文 3363 篇,其中高层次论文 1573 篇, SCIE 论文 522 篇,获得专利 16 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积学”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
在课堂教学以外,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英语角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生马列读书社先后得到三任省委书记的亲自指导。
学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 2004 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 5. 9 万平方米 ,共有藏书 296.8 万册。
学校还设有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和全国唯一的一所妇女文化博物馆。
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评论》、《中国艺术教育》、《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 2003 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 11 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
学校拥有西部地区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集团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 10 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集团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 9 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 4 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60 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 3000 余人。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学,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和金泰丝路花城学校。
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学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办学历史
国立西北大学
1944年,创办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著名教育家郝耀东先生出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
1945年,建立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
1949年8月,根据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以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归并西北大学教育系,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
1952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学院开始在西安市南郊吴家坟村附近选址建校,是年年底已基本建设完全。
1954年,再次合并为西北大学师范学院。
1954年8月,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刘泽如任校长,学校进一步发展扩建,国家、地方领导人曾多次来院视察。陕西省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发展中等教育,在陕西省中等教育师资训练班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陕西师范专科学校。
1956年8月,陕西省政府在陕西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整合西安师范学院化学系和生物系,建立陕西师范学院,学校与名闻中外的大雁塔为邻,总建筑面积达66000平方米,占地面积38.7公顷。它的诞生,对中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尤其对陕西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沿革图
1960年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西安师范学院(前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
1978年2月,国务院批准学校由陕西省管理划归教育部直接管理,陕西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之一,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1981年8月,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会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代表,学校校长李绵出席会议。
2005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12年,陕师大被教育部评为50所“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2017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与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联合成立陕西高校“长安联盟”。
2017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语言文学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18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新增3个一级博士学位点,1个一级硕士学位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陕西师范大学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067人,专任教师175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1%。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75人,副教授696人。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5年3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科研机构 教育研究所 西方哲学研究所 古籍整理研究所 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教育管理科学研究所 环境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基础数学研究所 古典文献信息研究所 辞书编纂研究所 经济研究所 文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唐史研究所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所 应用声学研究所 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分析科学研究所 生物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所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加拿大教育研究中心 人文研究所 文学影视研究中心 食品科学研究所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 运动生物学研究所 女性研究中心 教育考试研究所 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应用化学研究所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艺术教育研究所 旅游开发研究中心 农产品深加工研究所 民族科技教育研究中心 妇女文化博物馆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佛教研究所 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博物馆 宗教研究中心 中亚研究所 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数据截至 2013年9月30日,资料来源于官网 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科研机构一览表 序号名 称所属学院立项时间负责人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 1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8年6月 王?之 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 1 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5年1月 王?之 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年6月 李玉虎 3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2007年3月 刘昭铁 4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2011年11月 胡卫平 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8个) 1 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3月 杨祖培 2 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2005年12月 林书玉 3 陕西省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2006年12月 张成孝 4 陕西省行为与认知心理学重点实验室 心理学院 2006年12月 游旭群 5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1988年12月 陈锦屏 6 陕西省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2003年1月 王?之 7 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与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0月 王?之 8 陕西省文物修复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5月 李玉虎 四、陕西师范大学校重点科研机构(7个) 1 陕西师范大学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夏海滨 2 陕西师范大学脑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任维 3 陕西师范大学土地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旅游与环境学院 2007年12月 薛东前 4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加工副产品深度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李建科 5 陕西师范大学智能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李永明 6 陕西师范大学整合与应用动物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黄原 7 陕西师范大学环境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0年11月 吴晓军
资料来源于官网 科研成果
陕西师范大学“2011计划”
2007年至2011年理工科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累计540项。2010年以来累计发表高层次论文885篇;出版学术著作161部;2011年共有74项成果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奖,52项成果获得第十次陕西省哲学和社会科学奖。自然科学方面,2007年至2011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562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共1463篇;申请专利318件,授权专利174件;出版著作89部,其中专著15部。
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主持申报的5项科技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CO2/CH4的催化转化及相关绿色过程的基础研究》、《蝗虫的分子系统学和分类鉴定专家系统研究》、《算子矩阵及其应用》、《低频液体表面波声光效应及应用》四个项目荣获二等奖;《渭河流域万年尺度环境变化与土壤发育演变规律》获得三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参与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黄土区植被对坡面水蚀过程调控的生态薛机理》、《资源植物对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机理研究》分获得一、二等奖。
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52项科研成果入选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5项(著作类3项,论文类2项);二等奖18项(著作类9项,论文类9项),三等奖29项(著作类12项,论文类17项)。
截至2011年,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SCI源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振宏教授团队在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生物心理学》、《国际心理生理学杂志》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其中《生物心理学》上的《呼吸性窦性节律不齐与特质性积极情感、积极情绪表达的关系》一文发表后,被国际学术新闻网作为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专题领域重大研究成果予以报道,是当期《生物心理学》发表的论文中唯一被该学术新闻网报道的成果。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图书馆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藏书428万册,其中馆藏古籍线装图书25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部,9000余册;历代石刻拓片12000余通;地方志亦收藏较为丰富,尤其是陕西地方志收藏较为完备;另外,大型古籍丛书、古今名人字画收藏丰富。同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0余种,电子图书470万册 , 中外文电子期刊1.5 余万种 。
学报
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8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7种刊物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由同心双圆构成,内圆上方为篆书“陕”、“师”、“大”三字的变构组合,下方为“1944”字样,代表建校时间;外圆为双廓线,圆内上方为鲁迅手稿集字“陕西师范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大写的校名全称。
学校徽章是由学校徽志和校名组成的长方形证章。
2004年以前的老校徽是以中心的蜡烛和左右各七行斜线为主题构图,寓意蜡烛光芒和雄鹰展翅,外围环以学校英文名称。
2004年以后的新校徽以篆书“陕”与“师”二字为基础,进行艺术化变形、演化及组合而成。校徽左侧部首创意为一面旗帜,寓意学校扎根西北高擎师范教育大旗,右侧部首创意为人立于鼎抬头望天,寓意师范教育具有筑根基、培育人才的重要作用。后将新校徽红白二色底调整为纯白底。
新版校徽
2014年改正了2004版校名中“陕”字的繁体字形,由从二“人”的“?”(同“峡”),改正为从二“入”的“陕”,使字形的使用合乎文字学规范。并进一步将校徽中的中文校名调整至构图上方,英文名调至构图下方,更显典雅美观。
旧版校徽 2004-20142004以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校训
2004年前版本:敬业,修德,求是,创新。
2004年后现行版本: 厚德,积学,励志,敦行。
校歌
《桃李香满园》
作词:卫东 继凯
作曲:王林
陕西师范大学校歌
终南幽幽,
雁塔相伴,
是我美丽的校园。
周秦故地,
炎黄精神贯古今;
黄河中流,
千年文明薪火传。
关中沃土播希望,
长安学坛硕果繁。
啊??我心中的陕西师大!
桃李香满园。
厚德积学,励志敦行,
是我心灵的箴言。
春华秋实,莘莘学子志高远;
妙手文章,煌煌伟业铁肩担。
三尺讲台写人生,百年大计开新篇。
啊??我心中的陕西师大!放歌明天。
校旗
校校旗旗面的标准色为“中国红”或白色,旗面正中上方是学校徽志,下方是学校中英文全称。校旗的基本规格为240公分×160公分。
校园环境
标志性建筑??梁思成先生设计的图书馆
学校占地面积2800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陕西师范大学
学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图书馆由长安校区图书馆、雁塔校区图书馆组成,面积达5.78万平方米,共有藏书428万册。两座图书馆均为该校区标志性建筑,古朴庄重、气势宏伟。学校还设有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于2017年11月1日正式开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教育博物馆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7000平方米,展藏物品近万件,内设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历史文化馆、校史展览馆等五个展区组成。
学校拥有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公司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网络出版于一体的综合传媒企业,已有四十多年的办刊历史;公司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8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7种刊物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职务姓名党委书记程光旭校长游旭群党委副书记卢胜利、马博虎副校长杨祖培、冯旭东、党怀兴、高子伟纪委书记马博虎截止2018年1月 历任校长
历任校长 姓名担任职位、任职时间郝耀东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1944.7??1944.8)刘国安 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1948.8??1949.5) 刘泽如 西北大学师范学院院长(1949.8??1954.7) 西安师范学院院长(1954.7??1960.12)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兼)(1960.12??1966.7) 原政庭 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校长(1954.8??1957.2) 陕西师范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1957.2??1960.12) 王志恒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主任(1970.11??1973.11)丛一平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主任(1973.11??1977.6)李绵 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主任(1977.6??1978.5)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1978.5??1983.11) 陈立人陕西师范大学校长(1983.11??1986.5)王国俊陕西师范大学代校长、校长(1986.5??1994.10)赵世超陕西师范大学校长(1994.10??2004.5)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2004.6??2014.5) 程光旭陕西师范大学校长(2014.5??2018.01)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校长(2018.01??)
获得荣誉
2018年10月,《中国高校新媒体影响力榜单》发布,陕西师范大学排名第十。
知名校友
知名青年相声演员,陕西青年曲艺社(青曲社)秘书长、陕西省青年曲艺家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