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山西师大”,位于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古尧都??临汾市,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是山西省省属重点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调整改建为山西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并入。
截至2016年12月,山西师范大学拥有3个校区,分为校本部(贡院街1号)、二校区(解放东路85号)、三校区(解放东路355号)三个校区办学。
有专任教师116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15100余人,研究生3200余人;设有22个学院,60个本科专业。
山西师范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晋南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晋南师范专科学校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大会举行。
1962年,山西高教系统调整后,成为全省惟一保留下来的高等师范院校。
1964年,扩建并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成为省属五所老牌重点大学之一。
1972年,学校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1984年,扩建并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
1987年,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举行。
1999年,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和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新的山西师范大学。
2006年,学校成为博士授权单位。
2008年9月15日,学校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
2017年3月22日,山西师范大学整体搬迁项目开工动员大会暨市校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该校新校区建设指挥部举行。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山西师范大学入选。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60余名。
截至2015年9月,学校组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大分子科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等四个跨学科研究平台,并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4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戏曲文物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产业转型与升级研究中心、亚洲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分子磁体与磁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论文发表概况
田家炳教育学院2011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614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核心期刊论文 253篇;另有109篇论文被SCI、EI、ISTP 等收录,其中SCIE收录75篇次、SCICD收录48篇次、EI收录67篇次、被ISTP收录2篇次。
2010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678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97篇;另有104篇论文被SCI、EI、ISTP、SSCI等收录,其中SCIE收录69篇、SCICD收录51篇、EI收录58篇、被ISTP收录7篇、SSCI收录1篇。
2009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09篇,其中译文3篇,在CSSCI刊物发表论文155篇。从国家图书馆查询到我校教师2009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SCI光盘版数据库中被收录54篇;在SCIE数据库中被收录79篇;在EI数据库中被收录58篇;在ISTP数据库中被收录10篇;在ISSHP数据库中被收录1篇。
2008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 728篇,其中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 99 篇、在理工农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190篇、在国内CSSCI刊物发表论文187 篇。2008年所发表论文中从国家图书馆查询到的有 115 篇论文被国际核心检索刊物共收录 164 篇次,其中被SCI收录 91 篇、被EI收录 56 篇次、被ISTP收录 15 篇、SSCI收录2篇。
2007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 718篇,其中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 89 篇、在理工农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184篇、在国内CSSCI刊物发表论文111 篇。2007年所发表论文中有 100 篇论文被国际核心检索刊物共收录 127 篇次,其中被SCI收录 86 篇、被EI收录 35 篇、被ISTP收录 6 篇。
2006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 809篇,其中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 79 篇、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117 篇、在国内CSSCI刊物发表论文 95 篇。2006年所发表论文中有 95 篇论文被国际核心检索刊物共收录 124 篇次,其中被SCI收录 91 篇、被EI收录 26 篇、被ISTP收录 7 篇。
?科技获奖概况
2011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获得各级各类奖29项,其中政府奖6项,学会奖23项。另外我校被评为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0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获得各级各类奖28项,其中政府奖26项,学会奖2项。另外我校及校科技处还分别被授予山西省第六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组织奖、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O一O年度“百部(篇)工程”组织奖。
2009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获得各级各类奖58项,其中政府奖56项,学会奖2项。
2008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获得各级各类奖34项,其中政府奖25项,各级学会奖9项。
2007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获得各级各类奖86项,其中政府奖72项,各级学会奖14项。72项政府奖中,省、部级奖46项。
2006山西师范大学教师共获得各级各类奖51项,其中政府奖34项,各级学会奖17项。
?学术期刊
山西师大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3年 ,原名《山西师院》,1978年改名为《山西师院学报》,1984年改为《山西师大学报》。季刊, 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第六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山西省一级期刊。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6年,原刊名为《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 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 - 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
《体育研究与教育》创刊于1986年,其前身是《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双月刊, 体育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
《中华戏曲》创刊于1986年, 是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创办的刊物。从1987开始,与中国戏曲学会合作办刊,并被定为中国戏曲学会会刊。2012-2013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馆藏资源
莳英园湖心亭据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拥有古今中外各类文献224万余册(含电子图书60万册刊),古籍10万余册,山西地方志及四库全书系列,古籍善本635种,9429册,其中宋刻《魏书》残卷、唐人写经卷及多种名人稿本、精抄本、批校本;该馆每年订购纸质中文图书10万余册,中文期刊2800余种、外文原版期刊120余种。
此外,该校图书馆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lsevier公司的Science Direct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学会期刊数据库》、《World SciNet电子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字化期刊、科技与商务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法律数据库》、《清华同方英语模拟练习系统 》等近30个数字化文献资源。
?校训
团结、创造、求实、奋进
?校徽
山西师范大学校徽创意说明:山西师范大学校徽中央的两个“S”分别是“山西”和“师范”两个词组汉语拼音的字头。大“S”是两本书叠加的图形,寓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S”是燃烧的蜡烛,寓意“人民教师似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标志中的“1958”字样,代表山西师范大学1958 年建校。
?校旗
山西师范大学校旗校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是3:2,最大规格不超过288cm*192cm,背景为绛红色,中间为校徽白色图案、“山西师范大学”和“SHANXI NORMAL UNIVERSITY”字样。
?建校50周年校庆标识
一、创意来源
1、地缘:山西师范大学坐落于山西省南部的古尧都临汾市,这里有十万年前的丁村人遗址,这里因尧王曾建都于此而有“华夏第一都”之美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见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秉承着“龙”的精神。
2、校情:经过五十年的不断发展和积淀,山西师范大学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全校师生上下团结、奋发进取,空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将使学校紧紧抓住“十一五”战略机遇期,取得更大的发展,把学校各项事业提上更高水平。
二、基本构成
校庆标识1、中国龙:由阿拉伯数字“5”变化出腾渊而出、一冲入天的龙,造型抽象、简洁、动感。
2、喜庆彩带:由阿拉伯数字“0”变化出环绕在龙周围的喜庆彩带,增加了标识的立体感和动感。
3、校名:字体采用学校对外宣传通用的,董寿平先生为我校题写的校名;英文校名增强了标识适应性。
4、学校发展的历史时间:1958年建校,2008年为建校五十周年。
三、内涵整合
1、标识中“5”和“0”均为传统的喜庆彩带变化而成。其中数字“5”又变化为腾空而起的“中国龙”的造型,将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整体形象和50周年校庆巧妙地组合起来;变形的数字“0”“龙”的周围形成环绕效果,重叠相映,浑然一体,象征着节日的喜庆,也寓意着给予山西师范大学这条巨龙无限力量的全校师生。
2、标识中的两条彩带也是“山西师大”汉语拼音首字母“SXSD”的变化,使整个标识既有多样变化,又整齐统一,表现出一种富有律动感的视觉效果,给人以重复的美、秩序的美、富有变化的美,充分体现我校作为多科性师范院校的特色。
3、标识的造型整齐中有变化,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立体和平面合理组合,动静结合,层次舒展,尽现和谐之美,象征师大人团结、创造、求实、奋进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山西师范大学独有的文化韵味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截至2016年12月,山西师范大学拥有3个校区,分为校本部(贡院街1号)、二校区(解放东路85号)、三校区(解放东路355号)三个校区办学。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位于临汾市河西新城北部片区,北至纬四路,西至经二路,南至规划三路,东至滨河西路。规划用地面积136.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先期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远景预留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建成后可容纳在校学生28081人,计划搬迁20个学院和5个独立学院到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