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创建。1962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撤销。1976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复校并更名为雁北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雁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65年大同卫生学校升格为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50年,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创建。1958年,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升格为大同矿业学院 。1959年,大同矿业学院改建大同煤矿专科学校。1961年,大同煤矿专科学校改建大同煤矿学校
1975年,大同矿务局职工大学创建(合署)。1984年,大同煤矿学校更名为大同煤炭工业学校。1999年,大同矿务局职工大学、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大同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大同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84年,云中大学(专科)创建。1990年,大同师范专科学校并入云中大学(专科)。1993年,云中大学(专科)更名为大同高等专科学校。
大同教育学院
1984年,大同教育学院创建。
2002年7月22日,教育部发文批准筹建山西大同大学。
2006年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山西大同大学。7月1日,山西大同大学隆重举行揭牌庆典大会。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教育厅及大同市委的有关领导莅临大会祝贺。
2008年9月,向阳街校区(商学院)整体迁入御东校区。
2009年9月,新建路校区(医学院)整体迁入御东校区。
截至2014年1月,该校共有教职员工2226人,其中教师165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7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共11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4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8人,省级“333人才”2人,省级“131人才”1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山西省“百人计划”人选1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名,兼职博士生导师8名,特聘教授2名。
截至2013年底,学校设有16个学院,1个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国际交流中心),1所附属医院(原大同市七医院-大同铁路医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生物科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心理学、网络工程
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化学
工学院:测绘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煤炭深加工及利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器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矿井运输与提升、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煤矿开采技术、工程地质勘察
政法学院: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学院:艺术设计、音乐学、美术学
医学院:临床医学、美容医学、护理学、美容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影像技术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文史学院: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
外语学院:英语、商贸英语
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体育教育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建有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史、医、教、管、法、艺、农、经等11个学科门类。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
省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体育教育、安全工程
省级教学团队: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煤矿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实验示范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医学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电动力学、预防医学、公共心理学、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系统设计
2003年至2010年,该校申请到带经费的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 14项,获准立项的省级各类项目301项,校外拨入经费1027.7万元。2006年至2011年,该校共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项。2007年至2010年四年期间,申报专利34项;获授权专利18项;教师发表论文2108篇,比前四年增加了440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88篇。
2009年至2013年,该校共承担国家基金项目29项,部委级科研项目28项,省级各类科研项目268项;申请专利67项,授权专利60项。校外拨入科研经费3092.73万元;被SCI、EI、ISTP等国际权威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达560篇。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科研成果突出的优秀人员,五年中,各类科研奖励金额累计达1200多万元。2014年,该校获得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大课题立项,资助金额为人民币80万元,为该校在该领域获得的第一个科研项目。
山西省重点研究基地:
山西大同大学-正门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下设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所和辽金文学研究所)校级研究所:
固体物理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所、煤炭采矿工程研究所、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呼吸病与职业病研究所、炭材料研究所、高寒作物研究所
院级研究所:
应用数学研究所、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所、煤矿机电技术研究所、地方经济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6年6月,与中国辽金文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辽金文学国际高级论坛”。2008年5月,举办“北朝都城与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举办“首届云冈文化论坛”。2010年9月,承办全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7届年会。2011年8月,承办了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2011全国引力理论与宇宙学研讨会。
截至2014年5月,该校有15个教学学院,煤炭工程学院在新平旺校区,其它学院均在兴云街校区(御东校区)(主校区)。另有大同师范分校。
兴云街校区(御东校区):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邮编:037009
新平旺校区: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平泉路52号,邮编:037003
大同师范分校:大同市城区平旺电厂路,邮编:037039
徽章为长方形证章,“文化红”衬底,上嵌姚奠中题写的校名,可用于师生员工佩戴。
校旗为“文化红”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姚奠中题写的“山西大同大学”校名,左上方为学校徽志,校名、徽志颜色均为黄色。
校训为“厚德、博学、慎思、笃行”。
校歌为王守义作词,孙一鸣、李恒林、于有荣作曲的《使命》。
校庆日为每年的7月1日。
校长:冯锋[1]
冯锋,男,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导,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首批入库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历任雁北师院学生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院长助理,山西大同大学副校长职务。2016年1月11日起任山西大同大学校长。
党委书记:常乃军[1]
常乃军,男,汉族,1961年3月生,山西芮城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教育部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体育总会副主席,《体育研究与教育》主编。1984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体育系,1985年至1986年在西安体育学院进修,1996年至1998年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山西省委党校第二十五期中青班毕业。历任山西师大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团委书记、学工部(处)长、副院长;1999年任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体育学院院长;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任山西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11年12月任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郭永、张晓永[1]
纪委书记:张晓永
党委委员:常乃军、郭永、张晓永、闫世忠、白昕
副校长:张策、寇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