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
电话 : (021)39225000
地址 : 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
学校简介 : 上海政法学院始建于1984年。
200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政法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院校。
上海政法学院坚持“立足政法、服务上海、面向全国”,依托政法系统的行业优势,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努力造就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院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已经初步形成以法学为主干,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语言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院“贴近实际,注重应用”的办学特色鲜明,具有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能力。
学院现设有法律系、经济法系、国际法商系、刑事司法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外语系、研究生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等13个教学系部(院)。
拥有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社会工作学、经济学、英语、监狱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新闻学、国际政治等13个本科专业;另有司法助理、文秘等9个高职专业。
法学中的行政法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经济法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刑事司法专业是上海市教委批准建设的本科教育高地之一。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6000人。
现有教师317人。
其中,教授48名、副教授60名,占教师总数的34.1%。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6名,占教师总数的20.8%;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8名,占教师总数的53%。
教师中有多人承担了全国性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
学院还聘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 30 余人为特邀教授。
学院设有上海司法研究所、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城市安全研究中心等20余个研究机构。
学院出版《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院报为《上海政法学院报》。
学院重视开展对外交流与校际合作,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占地面积1078.60亩,现有建筑面积12.49万平方米,“佘山脚下的花园学府”已经形态初显。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齐全,现有计算机中心,语音室、警体特训中心等基础实验室,模拟法庭、刑侦实验室、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速录实训室等设施。
学院自1999年至今一直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蝉联十一、十二、十三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开工在即的“二期工程”将建成体育馆、图文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实验大楼等项目。
历史沿革
上海政法学院1984年11月,学院成立,当时名称是“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1985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建立上海市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领导体制。
1993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的基础上,设立上海大学法学院,从此开始承担本科教学任务。
1998年以后,学院依托上海大学的办学基础,获得宪法和行政法学专业、刑法专业、法理学专业三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9月23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取消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上海大学法学院建制,设立上海政法学院,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市属本科高校。上海大学将原知识产权学院改建为新上海大学法学院。
2011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确认上海政法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分别为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和刑法学等三个学科。上海政法学院恢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培养工作。
2013年,该校法学专业在安徽、江西、贵州、云南首次被批准列入一本批次招生,实现了该校招生一本批次专业的“零的突破”。该校招生留学生,并且成为“上海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013年9月,被确立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截至2013年,该校教师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及其它重大课题、承担的国家司法部、省市级科研课题234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78多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159多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200余篇,有173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累计纵向科研经费74万元,教师人均3.36万元。
科研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研究中心一览表
序号研究中心名称负责人职称挂靠部门1生命法研究中心倪正茂教授司法研究所2社区矫正研究中心刘 强教授司法研究所3法律与公共行政研究中心杨 寅教授学 报4科技法研究中心蒋 坡教授法律学院5法律语言研究中心沈海波副教授文学与传媒学院6女性问题研究中心陈晓敏教授社会管理学院7中国法治史研究中心田 涛教授司法研究所8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金国华教授学院9城市安全研究中心闫 立教授学院10国际法研究中心吴益民教授国际法学院11翻译研究中心周常明副教授外国语学院12行政法研究中心关保英教授法律学院13法与经济研究中心康晓光教授经济管理学院14经济法研究中心倪振峰教授经济法学院15立法研究中心胡戎恩副教授法律学院16国际商务与法律研究中心夏善晨教授法律学院17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蒋 坡教授法律学院18城市与犯罪研究中心吴鹏森教授社会管理学院19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王文革教授经济法学院20证券期货研究中心李 强教授经济管理学院21仲裁法及仲裁实务研究中心倪正茂教授司法研究所22竞争法研究中心倪振峰教授经济法学院23罪犯心理测试研究中心范海鹰副教授刑事司法学院24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王蔚教授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25体育法学研究中心谭小勇教授体育部
学术资源
上海政法学院馆藏资源上海政法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87年,于2010年建成新图书馆大楼并完成整体搬迁。新馆馆舍坐落于河东校区中心位置。新馆总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全馆共有三层,可供阅览座位2200个,内设8个开放式阅览区域。截至2011年,馆藏中外文图书约70余万册,电子图书1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300种,135种报纸,8种文献信息资源库。图书馆服务项目主要分为外借服务、阅览服务、文献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及网上服务等。学术期刊学院出版学报《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双月刊),院报为《上海政法学院报》。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学院设有12个二级学院以及现代教育中心、体育部、培训部、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院系专业设置
学院 | 成立时间 | | 简称 |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1984年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试点班)、法学(行政法)、法学(民商法)法学(人民调解)、知识产权法律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1986年法学(经济法)、法学(环境法)经法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1989年法学(刑事司法)、监狱学、监狱学(社区矫正)刑司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1993年法学(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试点班)、法学(金融法)法学(国际经济法)法商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5年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经济与金融经管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2005年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心理学社管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2006年行政管理、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务上海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2006年英语外语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马院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纪录片学院)2009年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产业)、新闻学(法制新闻)广播电视学(电视纪录片)文院上海政法学院高职学院(专科)2012年法律事务、公共事务管理、国际商务、商务英语高职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部2011年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其他层次招生
层次 | 起始年份 | 招生专业 | 已撤销专业 | 专升本 法学、行政管理监狱学插班生2014年法学(刑事司法)、法学(金融法)留学生2013年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法、汉语言文学4个本科和3个硕士专业辅修212年法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
师资力量
上海政法学院截至2013年,学院有在校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600余人,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超过教师总数的84%。学校有8名教师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48名教师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教师中有多人承担了全国性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师资队伍中出现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其中东方学者1名,上海市中青年法学家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上海市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曙光学者4名,上海市浦江人才2名,上海市晨光学者5名。学校还聘请了国内法学界、经济界和实务部门部门的专家、学者100余人为客座、兼职教授。上海会主任刘云耕被聘为名誉院长。
学科建设
上海政法学院法学中的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是市教委重点学科,行政法学和犯罪社会学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学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监狱学、社会工作、国际政治、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专业和项目是上海市教委批准建设的本科教育高地,监狱学、社会工作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法学和工商管理为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在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法学学科被批准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名列5所高校之一;2012年,市教委批准学校同时为“上海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名列上海5所高校“双基地”之一。我校获得每4年评选一次的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的佳绩,在上海文科高校中名列前茅;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硕士点:学术型: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
对外交流
学院重视开展对外交流与校际合作,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法国巴黎第二大学、英国赫德福特大学、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关西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文化传统
校歌
上海政法学院我依恋你缤纷的天地,感受那春天的色彩。我领悟你赋予的尊严,拥抱明镜高悬的信赖。美丽的校园,求知的世界,刻苦求实,茁壮成才。美丽的校园,求知的世界,刻苦求实,茁壮成才。啊,美丽的上海政法学院,你凝聚崧泽的真情佘山的爱。你是点燃我梦想的今天,我是你展翅翱翔的未来。你锤炼我擎天的脊梁,支撑那厚重的负载。你熔铸我公正的魂魄,不辱光荣使命的期待。青春的雕塑,成长的磨砺,开拓创新,雕琢精彩。青春的雕塑,成长的磨砺,开拓创新,雕琢精彩。啊,美丽的上海政法学院,你凝聚崧泽的真情佘山的爱。你是点燃我梦想的今天,我是你展翅翱翔的未来。
校训
刻苦求实、开拓创新
校址
上海市外青松公路7989号
社团组织
截止2013年夏,学校有WAO舞社、辩论协会、采薇文学社、未来法学家协会、上政法苑、青年法学会、口语协会、魔幻英语社、天马系列社团、知识产权志愿者协会、悦读策划协会、鸿鹄剧社、蔚蓝音乐社、沐音指弹吉他社、凌寒游泳社、耀月动漫社、足球社、羽毛球社、滑板社、奇幻魔术社、乒乓球社、上政美式橄榄球社、深蓝部落篮球社、幻动女篮社、上政创业者协会、SP心理社、商业精英协会、小动物保护协会、素质拓展协会、模拟联合国协会、enactus、DIY社、桌游社、推理社、爱心阳光社、翰墨香书法社、志愿者协会、社工协会、佘山星空学社、空手道队等。
校园建筑
宿舍楼:学校横跨松江青浦两区,以河为界。河西1-8号楼为男生宿舍与研究生宿舍;河东有小区5幢楼,小区7、小区8、9-11号楼,剩下的为12号男生宿舍楼,13-27号楼。
食堂:新食堂(第一餐厅到第三餐厅),在信教对面;新新食堂(第五餐厅、第六餐厅),在图书馆那;清真餐厅(原多功能活动厅),在大学生创业园区旁;教工餐厅,在操场旁;老食堂,在男生宿舍楼旁。
教学楼:学校有主教学楼(简称主教,又名明德楼),信息大楼(简称信教、庸夫楼),非法学教学楼(A1-A8,为非法学学院办公室跟教学楼);法学教学楼(已建成B1-B4,为法学学院办公室与教学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已不安排上课)。
浴室:女生有三个浴室,大浴室为三层建筑在老食堂旁,小浴室在12号楼旁,新浴室在新新食堂内。
快递:校内的快递一个在校外,一个在新校门,其他都在老校门。
办学特色
上海政法学院实施完全学分制、全面选课制、“2+1”三学期制和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从2013级起在本科教育中全面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学分制、选课制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每学年学费不固定,按照每学年所选学分(包括军训、实习)来确定学费。学生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求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等;学生可多修、缓修、免修有关课程,即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提早毕业或延缓毕业。学校建立了弹性化课程体系,着重通识教育、注重学科交叉、重视课程更新,除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外,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系列讲座课程、专题课程、研究型课程。新生报到后是新生教育周,之后跟其他学生一起开始15+1周的秋季学期以及2周考试周,春季学期也是15周的课程加2周考试周,夏季学期为几周的军理课跟军训。
学校荣誉
学校自1999年2013年一直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蝉联11~15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3年上海市政府授予学校为“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称号,全市仅7所高校获此殊荣。
现任领导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杨俊一校长周仲飞
纪委书记霍光
党委副书记霍光
副校长闫立、曹文建、关保英、胡继灵
学校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
021-39225000 021-3922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