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黑龙江省 >>绥化市 >> >>绥化学院
绥化学院
电话 : 0455-6337699 6333977,8892727,8878007,8103889
地址 : 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中考网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高考网 : 黑龙江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绥化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公立综合性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始建于1953年,坐落于黑龙江省绥化市,毗邻哈尔滨77.4公里处。
   学院占地面积3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60万册,中外期刊600余种,电子期刊5000余种,电子图书11万册。
  学院设有外语广播电台、闭路电视系统和宽带国际互联网,建有绥化学院互联网站和电子邮件系统。
   学院现有教职工700人,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3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221人。
  外籍教师8人。
  学院面向全国23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9000人,2007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91.4%,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3万多毕业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学院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同时注重其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学院现有12个系和1个理论教研部,专业设置涵盖了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与英语辅修、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生化制药技术等45个专业及方向。
  其中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写作课是省级精品课。
   学院以“厚德载物、经世致用”为校训,以“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学院率先在全省开展的师范生顶岗式实习支教工作,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能力,培养了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学院有稳固的教育实习基地90个,学科专业实践基地20个。
  学院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师范大学、阿穆尔国立大学、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马来西亚泰莱学院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
  英语、俄语、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都有外籍教师授课,形成了寒地黑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的教育教学特色。
   学院1989年获全国普通高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99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师专”称号;1998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省级文明单位”;2001年成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和全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2003年获得全省“高校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和“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称号;2005年获全省“三育人”先进集体;2006年获全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53年绥化师范学校创建

绥化学院1969年绥化师范学校撤销1971年绥化地区师范学校复校1976年绥化地区师范学校(大专班)创建(合署)1978年绥化地区师范学校、绥化地区师范学校(大专班)合并组建绥化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绥化市劳动技工学校并入绥化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绥化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绥化学院

办学规模

办学设施

学校设施条件完备。校园占地4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500万元,图书馆纸质

绥化学院藏书近90万册,建有具备多媒体演示功能的教学大楼、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大楼、具有电子检索及阅览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数字化宽带校园网络等多项教学、科研设施,建有环境优良、服务和保障功能完备的学生公寓、餐饮中心、购物超市、体育场馆、人工湖泊等多项生活、休闲设施。校园景色四季如画:丁香吐芳、草木滴翠、彩叶漫舞、雾凇垂枝。

学校设有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文、政治、史地、外语、体育、艺术10个系,以及公共课教研部、成人教育部、电教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等。学校以教师教育为主,共开设32个专业,设有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英语、俄语与英语副修、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3个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并设有13个教师教育类专科专业和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学、旅游管理、电脑艺术设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6个非教师教育类专科专业。学校已初步形成了面向县、乡(镇)培养合格初中师资为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辅的专业设置体系。学校还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师范大学、阿穆尔国立大学、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实行联合办学。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队伍精良。专任教师49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38人,博士、硕士339人,外籍教师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大教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敬业爱生,具有优良的传统。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我校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注重引进“双师型”师资,坚持人才引进的质量标准,适度人才储备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全院共同努力,一支与学院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数量适宜、素质良好、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师资数量:学院共有教职工744人,其中专任教师505人,生师比为18:1。职称结构:教师中有正高级职称45人,副高级职称125人,中级职称242人。学历结构: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49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62人。年龄结构:为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学院加大了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力度,每年都有大批硕士研究生来校工作,师资队伍的主体是中青年教师。学缘结构:学院积极引进校外高层次人才,注重接收全国重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四方英才汇聚学校,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

院系专业

学校学科门类多样。现设有13个学院(系、部),开设36个本科专业56个专业方向,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904人。2013年教育部批准新增加招生专业:保险学,网络与新媒体。开设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英语、俄语、日语、汉语言文学、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旅游管理、体育教育等30个本科专业。专业所含方向50余个,涵盖了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一支水平较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5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写作课是省级精品课。
办学层次

1.类别定位: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绥化学院2.类型定位:教学型。3.学科专业定位:发展应用学科,建设应用型专业。4.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5.办学形式定位:以学历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兼顾;以全日制教育为重点,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并存。6.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品德优良,具有较好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7.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绥化市,面向全省,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基础教育师资为重点,同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智力支持。8.办学功能定位:强化教育培训功能,以教学为中心,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落地人才,研究立地项目,开展益地服务,引领属地文化。9.办学水平定位:力争到2015年前后,建成办学特色较为鲜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贡献的应用型大学。10.办学特色定位:遵循“强应用、精师范”原则,在保持“五练一熟+接力式顶岗支教”师范生培养特色基础上,努力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培育寒地黑土特色,同时做好特殊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食用菌技术研发、慈孝文化研究等特色项目。11.办学理念: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管理以人为本,科研以立地为本,服务以益地为本。

学校领导
绥化学院现任领导姓名职务职称学历顾建高党委书记研究员张凤武党委副书记、院长博士、教授董广芝党委副书记教授张宝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绍武党委委员、副院长博士、教授田军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李春雨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级高级政工师、主任编辑、社科副研究员孙庆平党委委员、院工会主席教授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释义:

校徽1、标志采用“圆”形,圆形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很奇妙的形状,象征太阳、月亮,有无穷、博大、圆满之意。2、主图案由英文字母s和h组成(绥化的开头字母),构成了草书的汉字“用”字组合。“用”字代表“致用”、“实用”、“应用”、“有用”等含义,充分体现学院“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的校训,突出了学院“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同时寓意出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即突出一个“用”字的培养模式:专业理论“够用”,职业技能“实用”,实习实践“真用”。3、草体的“用”字又与“升”“团”字同型,象征着绥化学院团结和谐,积极向上。4、未闭合的内圆是一个“逗号”,具有学无止境、永不自满之意。5、图案中的内圆是“一滴水”的造型,具有较强的灵气之感;同时寓意着教育就像水一样,是生命之源,能清洁他人、荡涤自我、以柔克刚、具有无尽的力量。

校训

厚德载物经世致用

校训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校训。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经世致用”:“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校歌

绥化学院校歌作词:吴春生作曲:姜?根治松嫩平原绥化学院校歌依偎呼兰河畔巍巍学府桃李争妍集结青春的力量畅饮智慧真理真理的源泉博学笃行志存高远共切磋同奋勉啊绥化学院我们的家园啊绥化学院我们的家园蕴育希望拥抱未来拥抱明天漫步九思湖畔放歌红楼内外泱泱学府华光璀璨沐浴智慧的光芒绽放斑斓跃动跃动的火焰厚德载物经世致用格万物纳百川啊绥化学院我们的港湾 啊绥化学院我们的港湾放飞希望开创明天开创明天放飞希望开创明天开创明天

办学成果

绥化学院以“内涵升本”为目标,注重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推动教学工作。学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数目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不断强化教学基本建设,为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改革以改革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方案、改革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价制度为重点,在传统专业调整、改造、重组,解决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明确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各类问题,以及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曾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的教师技能训练系统??“五练一熟”进行了调整、充实和提高,赋予体现现代教育技能和增强智力因素等新的内涵,进一步弘扬了培养初中教师的教育特色;在重视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构建体现加强通识教育的教学平台改革试验已经启动;进一步健全并完善了校、系二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以及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学校有稳固的教育实践基地30个,学科专业实践基地16个。学校坚持“以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为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扶持应用科学研究”的方针,推动了科研层次、水平的提高。1978年至今,全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9项;出版专著55部,教材184部,发表学术论文2,030篇;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项。在汉赋研究、古典文论研究、写作理论研究、古代官制史研究、微分方程研究、电化学研究、区域经济研究等优势领域的研究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已经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重要特色。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加强教育管理,立足在职培训提高为重点,落实“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等有关稳定队伍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保持了队伍的稳定。学校现有教职工571人,其中专任教师327人,兼职教师4人。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2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94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8人,副编审1人,占教师总数的37%。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45人,其中18人已获取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生4人,另有研究生班结业39人。学校还聘请客座教授5人,外籍教师6人。学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荣获曾宪梓奖6人。当前,绥化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弘扬面向县、乡(镇)培养合格初中教师的办学特色,立足于绥化市及相邻地区、面向黑龙江省培养合格的本科层次初中教师为主,兼及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同时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咨询和服务,不断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

获得荣誉

学校1989年获全国普通高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99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师专”称号;199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省级庭院绿化单位;1998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1年成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和全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2003年获得全省“高校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称号;2005年获全省“三育人”先进集体;2006年获省委纪检委、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等七个部门授予的全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09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省级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荣获团中央优秀项目;2011年,绥化学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2012年绥化学院荣获黑龙江省资助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绥化中考信息

绥化学校大全

绥化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