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
电话 : (0538)8242291,8242202
地址 :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学校简介 :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
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
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
1999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将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
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医、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
教职员工2616人,专任教师1552人,教授246人,副教授53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体发展计划”,设有9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学校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开放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分中心,1个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1个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占地面积5145亩,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图书馆藏书198万册、电子图书138万册。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35项。
"九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50多项。
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12万余人。
学校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农学院、普渡大学、乌克兰达契亚农业工程大学、法国昂热农学院、荷兰万豪农学院、日本东京共立女子大学、韩国建国大学、公州大学、晋州产业大学等国外21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
办学历史
山东高等农业学堂
清光绪32年,成立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创建于济南,学生多为秀才,毕业后可直接出国留学。
1913年改名为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26年奉系军阀督办张宗昌将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一一农专、工专、商专、矿专、医专、法专等五所专门学校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其中公立农专成为省立山东大学农学院。
1928年因“五卅惨案”学校停办。同年省立山东大学农学院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迁址青岛。
山东省立农学院
1947年山东省立农学院在济南原公立农专旧址宣告成立,院长阎若闵。
山东农业大学老校区大门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原山东省立农学院与山东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一并接收,
同年12月又将山东省人民政府实业厅在青州举办的农林专科学校合并于农学院。 1952年9月,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山东省立农学院与当时的山东大学农学院合并,同时调入齐鲁大学农业专科、金陵大学园艺系、南京大学园艺系果树组,组成了新的山东农学院。
1953年11月,山东农学院为了加强党对学校政治思想领导和保证监督党在学校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经山东分局批准成立中共山东农学院委员会,党委书记华山。
1958年根据省委指示,学校迁址泰安,由山东农学院、山东林学院、山东畜牧兽医学院、泰安农业专科学校、泰安水利学校合并建立山东农业大学,1959年改称山东农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
1983年9月,将原山东农学院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原院长陈瑞泰为校长,王成旺仍为党委书记。
1999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将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
2010年入选”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应用基础型5所之一。
2012年5月,国家林业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山东农业大学。
201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山东农业大学的协议》,从此,山东农业大学正式跨入省部共建大学行列。
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11月,山东农业大学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学院、动物医学院和动物科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农民学院20个学院,设置89个本科专业。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农学院 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 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园艺、茶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中英合作)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制药工程(农药方向)、动植物检疫(植检方向)、烟草、森林保护(有害生物防控方向)、森林保护(菌物资源与利用方向) 林学院 林学、园林、风景园林、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蚕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学、木材科学与工程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草业科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中英合作)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制药工程(兽药方向)、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 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村区域发展、工程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资产评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惠普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惠普软件测试方向)、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物联网工程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 文法学院 法学、行政管理、秘书学、城市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俄语、商务英语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土木工程(装饰工程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学 国际交流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德项目)、工商管理(中德项目)、会计学(中德项目) 体育与艺术学院 工商管理(高水平运动员)、录音艺术、音乐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11月,山东农业大学有2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9个硕士点。
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果树学农业部重点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果树学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作物学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省级重点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果树学 蔬菜学 农林经济管理 作物遗传育种 植物生理学 植物病理学 园艺学 植物学 食品科学 基础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水利水电工程 森林培育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结构工程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农业机械化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应用化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科所在学院批准时间 作物学 农学院 1995年3月 园艺学 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5年3月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院 2003年12月 农业资源利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2003年12月 生物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03年12月 兽医学 动物科技学院 2003年12月 农林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2007年8月 畜牧学 动物科技学院 2009年9月 林学 林学院 2009年9月 农业工程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09年9月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学院 2011年 生态学 植物保护学院 2011年
一级博士、硕士学位点一览表学位点名称批准批次批准时间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名称 作物学 七 1998年 园艺学 八 2000年 植物保护 九 2003年 生物学 十 2006年 农业资源利用 十 2006年 农林经济管理 十 2006年 兽医学 十一 2011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十一 2011年 农业工程 十一 2011年 生态学 2011年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九 2003年 森林培育 九 2003年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名称 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 作物学 农业生态学 2002年 种子科学与工程 2002年 作物产品品质改良与检验 2002年 植物资源学 2004年 园艺学 观赏园艺 2002年 园艺环境工程 2002年 葡萄与葡萄酒学 2003年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2003年 植物保护 环境生物学 2003年 经济微生物学 2003年 植物检疫与农产品安全 2003年 农业资源利用 土地资源利用 2006年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名称 畜牧学 十 2006年 林学 十 2006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 十一 2011年 化学 十一 2011年 公共管理 十一 2011年 土木工程 十一 2011年 机械工程 十一 2011年 工商管理 十一 2011年 应用经济学 十一 2011年 测绘科学与技术 十一 2011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十一 2011年 学位点名称批准批次批准时间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十一 2011年 风景园林学 2011年 草学 2011年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九 2003年 水利水电工程 九 2003年 应用化学 九 2003年 水文学及水资源 十 2006年 发酵工程 十 2006年 专业学位 农业推广硕士 2000年 兽医硕士 2002年 工程硕士 2010年 林业硕士 2010年 会计硕士 2010年 公共管理硕士 2010年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2002年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11月,山东农业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家小麦育种栽培技术创新基地、1个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林业局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1个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1个农业部农药环境毒性研究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软科学研究基地。
国家部委级科研机构机构名称主管部门依托学院负责人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 生科院、农学院、园艺学院等 董树亭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发改委 农学院、资环学院 温孚江 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农学院、机电学院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部 园艺学院 束怀瑞院士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农学院、资环学院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 农业部 农学院 王洪刚 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 农业部 农学院 董树亭 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 农学院 董树亭 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 农学院 于振文院士 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 园艺学院 王秀峰 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 农学院 于振文院士 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华东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 动科学院 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林业局 林学院 刘霞
创新战略联盟联盟名称依托单位理事长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林业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省畜牧局、农机局,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龙信数据(北京)有限公司、浪潮集团、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农业大学 校长温孚江 全国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
省级重点实验室机构名称主管部门依托学院负责人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空间数据采集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厅 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农学院 于振文院士,博导 山东省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园艺学院 束怀瑞院士,博导 山东省畜禽疫病防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动科学院 崔治中教授,博导 山东省农业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资环学院 朱鲁生教授,博导 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农学院 李增嘉教授,博导 山东省粮食加工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食品学院 董海洲教授,博导 山东省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信息学院 梁勇教授,博导 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植保学院 孙绪艮教授,博导 山东省食品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化学学院 周杰教授,博导 山东省城乡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林学院 赵兰勇教授,博导 山东省村镇住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水土学院 徐学东教授,博导 山东省中日设施园艺合作研究中心 科技厅 园艺学院 王秀峰教授,博导 山东省中德动物疫源性人兽共患病合作研究中心 科技厅 动科学院 柴同杰教授,博导 山东省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植保学院 李多川教授,博导 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控制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动科学院 谭景和教授,博导 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科技厅林学院张光灿教授,博导山东省园艺机械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科技厅机电学院李法德教授,博导山东省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厅植保学院王开运教授,博导山东省植物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农学院于元杰教授,博导山东省作物高产生理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农学院于振文院士,博导山东省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园艺学院杨洪强教授,博导山东省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农学院王洪刚教授,博导山东省植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育厅生科学院张宪省教授,博导山东省动物生殖与育种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动科学院谭景和教授,博导山东省土壤资源重点实验室教育厅资环学院张民教授,博导山东省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农学院王振林教授,博导山东省农村经济管理研究基地教育厅经管学院胡继连教授,博导山东省三农问题软科学研究基地科技厅经管学院胡继连教授,博导
省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MIE技术中心 思达机械电子研究所等研究中心 烟草农业装备研究中心 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2年山东农业大学科研经费已经突破两亿元;学校获得科研奖项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5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70多项。 截至2009年SCI数据库中发表论文已经达到679篇,分布于69个学科中。
主要科研成果奖项主要获奖人获奖等级获奖位次 李振声院士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 崔治中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田纪春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6 万勇善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李照会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董树亭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张民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张修国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 连玉晶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7 李向东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于振文院士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董树亭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牟志美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于振文 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梁玉堂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魏佑营 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1 李晴祺 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 束怀瑞院士 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孙兰珍 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慕立义 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邵宁华 1995年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1 张忠义 199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王春? 1993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1 吴淑芸 1993年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1 余松烈 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庞金宣 1992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1 余松烈 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徐阿炳 1985年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1 余松烈院士 1978年国家科学大会奖 1 庞金宣 1978年国家科学大会奖 1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3月,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233万册,期刊1600余种,电子图书257.6万种,电子期刊2.8万种,数字资源量77190GB。建立以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覆盖其他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学术期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山东畜牧兽医》等学术期刊,设有山东农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其中《山东农业大学学报》为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文N/T类核心期刊,北大核心,国内外公开发行,农业综合性学术刊物。被国内外多家检索机构及文摘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如:《C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SCI》、《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林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摘》等。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德国农业图书馆等20多个国外农业文献或研究机构均征订或收藏本刊。
1992年,该刊被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1992、1995年两次获农业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学报一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997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999年被评为泰安市十佳期刊;并于1996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8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家之一;1999年加入“中国期刊网”,同年加入“万方数据化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
文化传统
校训
登高必自
“登高必自”为泰山登山起点孔子登临处石坊前碑刻(明嘉靖39年济南府同知翟涛题),语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意思是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
“登高必自”昭示人们干事创业既要有“登高”的目标,志存高远,敢想敢干,又要“自卑”处开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校徽
设计理念:
山东农业大学校徽
1、校徽图案由内外两部分结合构成,外环内容为学校中英文对照规
范名称,内核为校徽基本图形。
2、基本形由山体、水纹变形组合而成。
3、山体的渐变趋势代表学校几经变迁,最后组建成新的山东农业大学。
4、1906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
5、校徽的颜色采用代表生命的绿色,喻意着生机和活力,山水相依,生生不息。
6、整体图案寓意为:在良好的环境下,山东农业大学与时俱进,扎根于知识的海洋,汲取养分,乘风破浪,蓬勃兴旺;图形形象整体、大气、严谨、儒雅,形象化地展现出山东农业大学以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医、教育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校歌
《携手登攀 共创辉煌》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
这里流淌着黄河的血脉
这里挺拔着泰山的脊梁
啊山东农大啊山东农大
我们求知的摇篮
我们求真的殿堂
登高必自 充满希望
登高必自 充满希望
在继承中创新 在实践中成长
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共同理想
为国家富强 为民族兴旺
携手登攀 共创新的辉煌
携手登攀 共创新的辉煌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徐剑波 党委书记
张宪省 党委副书记、校长
董新胜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车先礼 党委副书记
高东升 党委常委、副校长
嵇景涛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振林 党委常委、副校长
吴衍涛 党委常委、副校长
历届领导
学校名称姓名职务任职时间 山东高等农业学堂 (1906-1913.6) 王景禧 监督 1906~1911 马荫荣 监督 1911~1912 张岩南 校长 1912~1913.6 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13.6-1926.7) 张岩南 校长 1913.6~1915 周秉琨 校长 1915~1917 巩秉秋 校长 1917年春 郭宝琳 校长 1917年秋~1926.7 省立山东大学农学院 (1926.7-1928.6) 郭宝琳 院长 1926.7~1928.6 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 (1932.9-1951.3) 曾省 院长 1934~1938.2 陈瑞泰 代理负责人 1946.10~1948.8 李善勤 代理院长 1948.8~1951.3 山东省立农学院 (1947.9-1950.10) 闫若珉 院长 1947.9~1948.9 刘春安 代理院长 1948.11.8~1950.10 山东农学院 (1950.10-1952.10) 1950年10月省立山东农学院 易名为山东农学院 耿光波 院长 1950.10~1951.12 仲星帆 院长 1951.12~1952.10 山东农学院 (1952.10-1983.9) 1952年10月院系调整 结束后的山东农学院 仲星帆 院长 1952.10~1953.7 陈瑞泰 院长 1953.8~1969.12 陈瑞泰 院长 1978.6~1983.9 山东农业大学 (1983.9~今) 陈瑞泰 校长 1983.9~1983.9 施培 校长 1984.3~1992.6 邹琦 校长 1992.6~1997.3 冯承明 校长 1997.3~2002.2 ~现任
知名校友
山东农业大学建校以来,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万余人。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教育、管理、行政等工作岗位上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