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北京 >>北京市 >>丰台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电话 : 010-83952828,010-65976325
地址 :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张家路口 121 号(校本部);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金台里2号(红庙校区)
中考网 : 北京 | 北京市 | 丰台区
高考网 : 北京 | 投票
学校简介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 1956 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 1995 年 6 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是一所已有50 年建校历史,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专业比较齐全、优势较为突出, 法、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校园占地总面积 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5 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0 余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000 多种。
   学校设有工商管理、会计、财政、金融、经济等14 个学院和系,本科教育设有33个全日制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和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 、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硕士点、MBA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学校现有教职工 1483 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86 人 ,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 101人,副教授 、副研究员等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354 人,讲师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528 人;有博士生导师 20 人,硕士生导师 216 人。
  目前全校在籍学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 165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 9600余 人, 专科生340余人,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留学生500 余人,成人夜大、函授生7980余人。
  学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丰台园内,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地处中央商务区( CBD ),以研究生、 留学生、成人教育为主。
   学校设有人口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以及 CBD 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 ( WTO )研究中心、企业家与企业制度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公司研究中心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26个研究机构。
  学校主办的《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人口与经济》、《当代经理人》等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
   学校鼓励、支持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投身首都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工作,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为首都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发挥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学校完成的市政府重大课题《首都经济》中的重点课题《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和北京经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首都经济研究》等,受到了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学界的好评。
   CBD 研究中心已被确定为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近五年来学校教研人员主编的学术专著有多项获得各部门的奖励,获省部级以上的奖项达30余项。
  其中《中国农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研究》、《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与模式》、《 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等众多成果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14届中国图书奖、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第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市第七届、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我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以及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和友好往来关系。
  目前,学校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留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博士课程以及进修汉语。
  我校与澳大利亚开办的合作培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会计学硕士和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项目,首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将学位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融为一体。
  近年,我校每年推荐优秀毕业生赴英国、瑞典、法国进行为期一至两学期的学习或攻读硕士学位;每年派出多批教师、研究人员赴国外进修、攻读学位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校每年聘请近30多名国外教授、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讲授专业课程。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经济学院北京经济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和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是由第二机械部沈阳211技校迁至北京并改名成立的。

1958年10月,经劳动部批准两校合并成立北京劳动学院,二机部在学院设机械制造系和热能动力系;劳动部在学院设劳动经济系和劳动保护系。

1959年9月起,连续两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和部分省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共计420名,称为大学部;同时,将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改为中学部,学制三年。

1961年,国家调整高等教育事业,决定停办北京劳动学院,停止招生。将机械制造系和热能动力系的学生调整到北京机械学院,劳动经济系、劳动保护系和中学部学生继续学习到毕业为止。

历史沿革1963年2月,国务院批准以北京劳动学院为基础成立北京工程经济学院。6月7日,国务院批准将北京工程经济学院改名为北京经济学院。

1970年7月,物资管理部决定撤销北京经济学院。经院教师、干部全部合并到物资部河南罗山“干校”。

1972年冬,物资管理部与北京市协商,将原北京经济学院(包括原经院附属工厂)交由北京市管理。

1973年1月15日,在河南“干校”的原经院教师、干部及家属迁回北京原址。11月,北京市决定以原北京经济学院、原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系、财政贸易系、计划统计系)和原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三个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干部为基础,组建新的北京经济学院。

历史照片

1974年4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经济学院。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以物资管理系为基础,创办北京物资学院。

1986年,北京经济学院被列为北京市市属重点院校。[1][2]

北京财贸学院

北京财贸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是由北京商业干部学校、北京商业职工学校、北京粮食干部学校、北京供销合作干部学校、北京服务局职工训练班、北京银行训练班等6单位合并成立的。

北京财贸学院1960年3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批复以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为基础建立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

1962年8月,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独立办学。

1969年,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撤销。

1972年10月,北京市筹建北京市财贸学校。

1973年,成立并定名为“北京市财经学校”。

1975年,北京市财经学校改名为“北京市财贸学校”。

1978年12月28日,成立北京财贸学院。

1988年,北京财贸学院将枣林前街68号院置换到丰台区黄土岗樊家村236.5亩地。6月到8月,学院1200名本科生、700名教职工,迁址到远郊房山县窦店某部队的军营办学。

1991年6月,位于丰台区花乡的新校舍基本建设顺利完工。在窦店的1200多名本科生和700多名教职工,回迁至学院新建成的校舍上课。[2]

合并组建

1995年3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北京经济学院与北京财贸学院合并,校名定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9月1日,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中学更名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

2016年,学校14个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5月26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

2017年6月,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2018年4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为京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11月,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学院设置

截止2017年2月,学校设有44个本科专业,设有19个教学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单位(19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资料来源:[3] 专业设置学院专业授予学位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管理学学士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学士土地资源管理管理学学士城市管理管理学学士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管理学学士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管理学学士市场营销管理学学士旅游管理管理学学士电子商务管理学学士物流管理管理学学士经济学院经济学经济学学士经济学(实验班)经济学学士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学士贸易经济经济学学士商务经济学经济学学士会计学院会计学管理学学士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管理学学士财务管理管理学学士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学士劳动关系管理学学士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学学士社会工作法学学士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学文学学士传播学文学学士汉语国际教育文学学士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学学士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理学学士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工学学士安全工程(注安师)工学学士工业工程工学学士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经济学学士税收学(税务师)经济学学士资产评估(评估师)管理学学士法学院法学法学学士金融学院金融学经济学学士金融学(国际金融英文班)经济学学士保险学(保险精算)经济学学士金融工程经济学学士投资学经济学学士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方向)理学学士经济统计学经济学学士统计学理学学士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学学士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文学学士法语文学学士华侨学院工商管理(国际会计)管理学学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管理)管理学学士国际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数据与计量分析)经济学学士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北京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30个校级研究机构。

北京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特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CBD发展研究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6]

科研成果

项目承担

2016年,学校获批国家级项目5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项(年度项目27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项。获批省部级项目44项,各类委办局项目51项。

2017年,学校14个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总资助金额374万,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7]

科研获奖

2013年,学校8项成果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2015年,学校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赵秀池的著作《北京中心城人口疏解与新城发展机制研究》(2011,经济科学出版社)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管理学类二等奖。[8]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经济与管理研究》主要栏目有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与保险、公共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农村经济等。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

《人口与经济》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重要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以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是CSSCI(扩展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7年入选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入选201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9]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971629册,纸本合订本报刊52060册。永久使用权电子图书3837556种;中文报刊1300种,外文报刊263种;电子期刊共34470种;中外文数据库共计355个(包含子库),与CALIS(中国高等学校文献保障体系)、BALIS(北京高校文献保障体系)以及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40余家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关系。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9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学校198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学校于2007年开办全英文授课硕士班,2011年开办全英文授课博士班。有来自9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就读,留学生规模达910人。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

释义:校标以名闻中外的丝绸之路中的骆驼为主创意,结合长城、笔架和表示第一的手式等元素组合而成。驼是沙漠之舟,承载中西经贸交流的象征。驼峰好似长城形状,代表首都北京,同时展示中国的特色文化内涵。图形内含“CUEB”的缩写,展现国际化风采。图形又如翘起大拇指的手掌,暗喻最好、精彩之意。侧看,恰如笔山,体现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神文化

校训

崇德尚能,经世济民[10]

释义:“崇德”一词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学校育人之理念,以德为先,求有德贤才,育德为任,养德能皆齐之辈。“尚能”展现学校育人之目标,以能为基,培养有创新精神之人,以能为业,培养有实践能力之人。“经世济民”既是历代中国有志向、有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又是学校育人的价值导向,即培养胸怀国家人民,有经世之用、济民安邦之人。[11]

校歌

图片?歌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歌《远航》?《远航》作曲舒楠、作词张农科一树的阳光,温暖着学子的寒窗一地的花香,桃李的芬芳一路的铿锵,书写着青春的华章一肩的担当,拥抱着太阳经天纬地,听驼铃悠扬崇德尚能,素养提素养真理浩荡,看长风破浪经世济民,思想启思想上求政美,物丰国力强下求苍生,不息乾坤朗百年树人,育我栋梁给我翅膀,带我去远航
现任领导
党委常委、党委书记冯培校长付志峰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孙善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杨世忠党委常委、副校长丁立宏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传生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朱玉华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12] 徐芳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昊哲
知名校友

政界

张彦生,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统计局局长。

马延军,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组织部原部长。

张国祥,全国政协原常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

翟鸿祥,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华夏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党组书记(正部级),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校园风光1翟立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

牛越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

朱利,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总裁,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

包克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副部级)。

魏迎宁,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

尚福林,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共中央委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杨晓超,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纪委秘书长。

文海英,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崔述强,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

程红,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副市长。

校园风光2胡志强,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书记。

曹路宝,中共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委书记。

殷昭举,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张工,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

隋振江,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卢映川,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胡亚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王祥杰,北京市政协委员、原西城区政协主席。

岳鹏,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肇星,十一届会委员。

吴振钧,中央副部级巡视专员。

刘家琛,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工商界

李素兰,1987年全国优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刘亚洲,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马云,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副总裁、泰康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卫东,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潘沛,首创集团北京经济发展投资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吴建,北京市政协常委、华夏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郑万河,王府井百货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

冯春勤,北京市政协常委、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任杰,新西兰万方集团董事长。

符学东,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闻安民,渤海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华安财产保险公司副董事长。

王力强,首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卢东涛,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徐涛,世标集团董事长。

李涛,澳大利亚柯蓝集团、澳仕卡乳业集团董事长,澳洲海斯莱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踪阳,北京自来水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刘冰,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

校园生活谭向东,海航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海航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江川,北辰实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廷儒,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于小镭,中企港资本集团董事长。

武卫,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

朱桐,中国包装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包装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法人。

匡振兴,北京当代商城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尹兆君,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

刘双珉,山东科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宝杰,中国红十字总会报刊社社长。

封帅,相宜本草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珊,中汇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李涵,北京鑫恒集团联席董事长。

校园活动(1)王庆泽,华信集团董事长。

许怀哲,解决网CEO。

宋宜农,永赢基金董事总经理。

金鑫,学大教育创始人兼CEO。

张瑗,辽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

刘京京,嘉和一品董事长。

孙璐,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晨,鸿洲集团执行副总裁。

申晨,媒体评论人、新浪集团市场总监、熊猫传媒集团董事长。

学术界

袁伦渠,国务院参事。

孙连捷,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安全科技专家。

校园活动(2)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金云,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和就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贾康,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陈全生,国务院参事。

付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原院长。

文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

曲德森,北京印刷学院院长。

倪红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专家组组长。

王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副院长。

校园活动(3)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朱青,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顾六宝,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

纪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原院长。

白景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北京中考信息

北京学校大全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农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北京金融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