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四川省 >>成都市 >>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
电话 : 028-85430202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新生路6号
中考网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高考网 : 四川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一、历史沿革 学院创办于1939年。
  1939年3月初,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著名戏剧教育家熊佛西先生创建了“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设戏剧科。
  同年11月,增设音乐科,改校名为“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
  我国戏剧界知名人士陈白尘、叶丁易、张季纯、杨村彬、陈治策、章泯、吴茵、肖锡荃等先后任教戏剧科,我国著名音乐家郎毓秀、蔡绍序、王云阶、马革顺、许可经、俞鹏等先后任教音乐科。
  1941年春,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
   1942年8月改名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简称“省艺专”),由法国留学归来的著名画家、教育家李有行先生任校长。
  设音乐、应用艺术、建筑、绘画四科。
  抗战时期,国内沦陷区一大批文艺界的著名专家、教授云集四川,音乐家喻宜萱,画家张大千、吴作人、叶浅予、丁聪、关良,雕塑家刘开渠,工艺美术家雷圭元、庞熏琴、沈福文,建筑学家刘文葆、辜其一、黄光辉以及语言学家吕叔湘等曾先后来校任教。
  教师名流荟萃、学生人才济济的“省艺专”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艺术专科学校。
   1950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华西大学音乐系合并到“省艺专”,更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成都艺专”)。
   1953年10月,全国大专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中,将重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原山西临汾的西北艺校)的音乐系合并到“成都艺专”成立“西南音乐专科学校”(简称“西南音专”),设作曲、声乐、器乐三个系。
  将建筑、美术两科划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
  1957年增设民族器乐系。
   1959年,历经六载的“西南音专”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更名为“四川音乐学院”,成为我国首批仅有的6所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高等音乐学院之一。
  首任院长为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常苏民先生。
  二、现状概述 学院由新、老两个校区组成。
  占地总面积1155.75亩。
  校舍总建筑面积348561.40平方米。
  拥有固定资产总额7.5亿元。
   学院老校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的中心地带。
  北依景色秀丽的锦江,南临四川大学。
  占地116.2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08323.35平方米。
  设作曲、钢琴、管弦、民族器乐、声乐、音乐学、音乐教育、现代器乐等8个系,设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和一所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新校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距成都市中心16公里,规划和设计具有现代化、艺术化和园林化的特色。
  校园占地1039.48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40238.05平方米。
  学院所属美术学院、舞蹈系、歌剧与艺术管理系、戏剧系、戏剧影视文学系、传播艺术系、数字艺术系、成人教育中心和艺术附中,自2004年起先后进入新校区。
  学院另有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学院有学生10005人。
  教职工1245人,专任教师81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劳模1人,荣获“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3人,“曾宪梓优秀教师奖”3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四川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人。
  2007年,我院作曲系作曲主科教研室和钢琴系钢琴主科教研室双双被评为四川省首届“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单位。
   学院共有19个专业教学系(院),17个专业(涵盖艺术类15个专业及2个交叉型专业),77个专业方向。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及音乐学专业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在最近一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奖中,我院《作曲主科“优化培养教学法”》、《培养“高精尖”钢琴演奏人才体系的主科教学》荣获一等奖,同届还获得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
  《管弦乐配器》、《基础和声》、《民族音乐概论》、《色彩》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其中《管弦乐配器》已被四川省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音乐学、美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成为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招生试点单位。
  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键盘乐器)为省级重点学科。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2003年被评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图书文献总量988653册(其中纸质图书和音像资料807653册,电子图书181000册)。
  独具特色的“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 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专门收藏和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陈列机构,收藏有各种乐器200余件(套),珍贵文物数件。
   学院现有琴房1226间,钢琴1100台,教室366间,其中多媒体教室63间,座位总数6887个,语音教室5间,座位总数372个,每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75.72个;计算机教室25间,教学用计算机共计1340台,每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13.98台。
  近五年来,学院新建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音乐厅5个,各类专业实验室16间及校内实践场所47个。
   改革开放以来,全院获批准立项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187项,获国家专利8项。
  其中,文化部攻关科研项目《高胡、二胡、中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的改良》1999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双腔葫芦埙的研制》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
  2007年,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拉忽雷”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教育部科研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和《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等已取得显著成果。
  教育部科研项目《南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对比研究》及文化部重点研究课题《四川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计划正在实施当中。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院师生正式出版专著、教材和作品集245部,其中19部专著及3部教材获得相关奖项。
  近三年来,全院师生在省级以上刊物正式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590篇,其中,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的论文55篇。
   学院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各类艺术人才14513名。
  其中,不乏蜚声国内外的佼佼者。
  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著名作曲家高为杰、何训田、贾达群、朱世瑞、著名旅美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旅德男高音歌唱家赵登峰、青年歌唱家霍勇、青年歌手张迈以及著名演员刘晓庆等,均属我院的杰出代表。
   在国际国内相关比赛和评奖中,我院师生共有5011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4612项(国际奖483项,国内奖4129项)。
  较为突出的有:在文化部主办的历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中,我院获得13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优秀作品奖2个;1999年获“五个一工程”奖1个;2001年至2007年,我院获得“金钟奖”14个,其中终身荣誉奖1个、银奖3个、铜奖6个、优秀奖3个、中国作品演奏特别奖1个;1996年,我院学生吴驰获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第二名空缺);2000年,李云迪、陈萨分别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和第四名;文薇于2005年获第9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三名;宁峰于2006年获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并同时获得两项特别奖;胡小鸥于2007年获“乔治.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作曲大奖”等多项奖;郭元于2005年获“鲁托斯拉夫斯基国际作曲比赛”第五名;龙丽于2007年获第60届“世界杯国际手风琴比赛”成人组第二名;在2005年全国第二届“超级女声大赛”中,学生李宇春获全国总决赛冠军;2005年,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学生贺承、周东设计的作品获意大利国际工业设计“IMM奖”;刘锐、贺承设计的作品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次获得德国国际工业设计“红点奖”。
  上述成果,充分显示了我院音乐学科的龙头地位和美术学科的实力。
   学院的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温家宝、李鹏、曾庆红、李岚清、周永康、曾培炎、杨汝岱等先后莅临我院视察、听取学院发展汇报,观看我院师生的汇报表演并与师生们亲切座谈、联欢。
  中央领导同志对我院的办学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题字高度赞扬。
  江泽民同志前后三次来川视察工作,均与我院师生座谈联欢。
  其中,1994年在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同志的陪同下十分高兴地听了我院陈萨同学(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少年组第一名)的演奏。
  我院建院60周年之际,李鹏同志题词“继承革命音乐传统,抒发爱党爱国豪情”,以示祝贺。
  2005年,李岚清同志专程莅临我院视察工作,并与我院专家代表进行专题座谈和学术研讨。
  原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成都市委书记王荣轩及现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柯尊平、成都市长葛红林等省、市领导多次来学院调研和视察工作,支持和推动了我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经过近70年的历史变迁,四川音乐学院在办学规模和特色方面已形成了独特优势,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办学成果显著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
  学院上下正齐心协力,按照学院2006年召开的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乘势而上,为早日建成“四川音乐艺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四川音乐学院1939年3月,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戏剧教育家熊佛西先生创建了“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设戏剧科。
1939年11月,为躲避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学校从成都市的成平街搬到位于成都西北的郫县新民乡吉祥寺继续办学,同时增设了音乐科,校名改为“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
1941年春,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
1942年8月,学校改名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由法国留学归来的画家、教育家李有行先生任校长,设音乐、应用艺术、建筑、绘画4科。
1950年10月,华西大学音乐系合并到“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学校更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
1953年10月,重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原山西临汾的西北艺校)的音乐系合并到“成都艺术专科学校”成立“西南音乐专科学校”,设作曲、声乐、器乐三个系。
1957年,学校增设民族器乐系。
195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南音乐专科学校正式升格更名为四川音乐学院,成为中国首批6所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高等音乐学府之一。
1986年,学校取得音乐类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
2005年,学校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权。
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2009年起,学校开始和四川大学联合培养音乐传播学博士生。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四川音乐学院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声乐一系、声乐二系、民乐系、钢琴系、管弦系、音乐教育系、电子音乐系、舞蹈学院、艺术学理论系、歌剧与合唱系、成都美术学、戏剧影视文学系、手风琴电子键盘系、流行音乐学、艺术管理系、乐器工程系、国际演艺学院、传媒学院、艺术教育系、社科学院、数字艺术系、现代器乐系、戏剧系、艺术附中(本部)、继续教育学院(专科部)、基础部、艺术附中(新都校区)等31个教学院系,开办29个普通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

本科
院系专业方向学制作曲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五年
音乐表演合唱指挥与乐队指挥钢琴系钢琴、钢琴伴奏四年
手风琴电子 键盘系手风琴、双排键电子琴、电子钢琴管弦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木笛、竖琴民乐系二胡、笙、唢呐、竹笛、琵琶、扬琴、古筝、柳琴、古琴、中阮、民族低音(大提琴、低音提琴)现代器乐系打击乐(含民族、西洋打击乐)、萨克斯、古典吉他声乐系声乐(美声、民族唱法)歌剧合唱系歌剧表演、合唱乐器工程系钢琴调律、提琴制作、管乐修造音乐教育学院音乐舞蹈音乐教育学院音乐学
音乐学系艺术管理系音乐表演
歌舞表演流行音乐学院声乐(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电吉他、民谣吉他、爵士(古典)吉他、电贝司、爵士鼓、萨克斯管、流行键盘】戏剧系音乐剧舞蹈学院舞蹈学
电子音乐系录音艺术??
成都美术学院动画数字艺术系国际演艺学院戏剧系表演
国际演艺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传媒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国际演艺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戏剧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成都美术学院
雕塑五年绘画四年成都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四年
公共艺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艺术学理论系艺术史论成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艺术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专科部音乐表演
钢琴、声乐(美声、民族唱法)、音乐舞蹈三年
流行音乐学院声乐(流行演唱)、流行器乐【电吉他、民谣吉他、爵士(古典)吉他、电贝司、爵士鼓、萨克斯管、流行键盘】、流行歌舞国际演艺学院戏剧影视表演??
影视编导播音与主持影视动画成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 师资力量

四川音乐学院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在职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家、教授400余人,其中二级教授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部优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4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
四川省教学名师:甘绍成、陈军、宋名筑
省级教学团队:作曲主科教学团队、钢琴主科教学团队、弦乐教学团队、美声教学团队、手风琴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2005年,学校敖昌群、宋名筑、胡晓、邹向平、杨晓忠等教师主持的《优化培养教学法》项目和杨汉果、郑大昕、李晓玲、李秀美、许兵等教师主持的《培养“高精尖”钢琴演奏人才体系的主课教学》项目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级特色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
省级特色专业:音乐学、工业设计、绘画、舞蹈学
四川省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
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音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治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级别(类别)课程名称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基础和声管弦乐配器色彩民族音乐概论副科曲式基本乐理产品造型设计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法课教程手风琴演奏与教学管乐合奏及室内乐教学数字插画创作游戏原画设计中国艺术史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音乐基础理论双排键电子琴钢琴演奏中国古典舞标准化组合训练大学英语艺术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西方音乐史毕业剧目创作与实践 学科建设

四川音乐学院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
省级重点学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钢琴、美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类别:音乐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音乐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国际交流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已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奥斯坦分校、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德州理工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新西兰国家三重奏乐团、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美国田纳西孟菲斯大学交响乐团、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等高校、乐团、音乐组织展开过音乐教学交流活动。

艺术研究
研究平台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有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中心6个、研究院5个、研究所5个。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校级研究中心:歌剧艺术研究中心、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作曲技术研究中心、音乐治疗实验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院:城市与环境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羌文化研究院、钢琴艺术研究院、小提琴艺术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高教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流行音乐研究所、乐器研究所

科研创作

●承担项目

四川音乐学院2013-2014年,四川音乐学院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520项,其中“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重大战略导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项。
2015-2016年,学校共获得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各类科研项目共计97项;人文社科项目共90项,其中重点项目43项,一般项目47项;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共4项,自然科学创新团队项目1项,人文社科创新团队项目2项。
●学术成果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奖17项,出版学术专著140余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胡、二胡、中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的改良”
国家发明三等奖:“双腔葫芦埙的研制”
●艺术获奖
2013年12月,四川音乐学院张茂林副教授获第44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青年歌唱家比赛第二名。2014年9月,在第四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中,学校青年教师黄阿罗获音乐专业院校教师美声组二等奖,青年教师潘徽获音乐专业院校教师民族组三等奖,青年教师王惠获音乐专业院校教师民族组优秀奖;同年11月,该校林戈尔教授作曲的歌剧《苏武》获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剧目奖、表演奖、优秀指挥奖等奖项。

艺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以文学艺术,尤其是音乐和美术文献为主要特色,纸质文献和音像资料总藏量达128万册(件),全部文献总藏量达160万册(件),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各类型文献数据库20个多个,“中国西南地方音乐文献”和“王光祈著述及研究文献”是该馆的两个特色专藏。
●艺术期刊
《音乐探索》创刊于1983年10月,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学术性理论期刊,以反映该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基本目录有音乐史学、传统音乐研究、作曲理论、音乐美学等;期刊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为2008-2013年CSSCI来源期刊;连续两届(2011-2014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级);2010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一等奖“;2010年在四川高校学报研究会文科分会评优活动中获一等奖,其中"王光祈栏目"获优秀栏目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尚美,创新
“尚”,即尊崇、注重、追求之意。“美”即好、善,是指“人类内心情感愉悦之美”与“外部形式之美”的和谐统一,它既是艺术之美的最高境界与追求目标,也包含心灵之美、道德之美和情操之美。“尚美”即是指对艺术之美以及心灵、道德、情操之美的崇尚、执著追求。
“创”则是始创、开创、突破。艺术与科学都需要推陈出新,都需要不断突破自我,达至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我们的教育要创新、我们的制度要创新、我们的思想、观念要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学校兴盛的动力,是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
校徽
四川音乐学院校徽整体呈鲜红色,寓意学校致力于教书育人的饱满热情和开创未来的果敢毅力,校徽正中间是一个形似“川”的字体,代表学校所在地四川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中间的字体又可看做字母“M"和“Y”,“M”是英文单词“music”(音乐)的首字母,“Y”是汉语拼音“yìshù”(艺术)的首字母,这都表现了学校作为艺术类高等音乐学府鲜明的办学特色;校徽下方是学校的鲁迅书写体中文校名,上方是英文校名,中下方的数字“1939”是学校的建校时间。

学生活动

四川音乐学院开展有运动会、师生音乐展、美术作品展、合唱音乐会、音乐话剧、书香读书月活动、“韵力杯”游泳比赛、“民风杯”才艺展示大赛、校园青年歌手大赛、诗歌朗诵会等学生活动。2013年10月,学校运动会正式召开,共设竞赛项目16个;2014年4月,学校民乐系“青春在路上”第七届“民风杯”才艺展示大赛顺利举行;2015年6月,学校第九届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顺利召开。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林戈尔
党委书记、校长文云英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钫
党委副书记孙洪斌
党委常委、副校长牟文虎
党委常委、副校长
知名校友

李云迪:中国钢琴家,2000年获得肖邦钢琴比赛第一名。
王铮亮: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制作人。
何洁: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2005年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获全国第四名。
何训田:作曲家,音乐新语言开创者。
霍勇: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贾达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宇春:中国流行女歌手、词曲创作人、电影演员、演唱会导演。
刘晓庆:中国内地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谭维维:中国内地女歌手,2006年《超级女声》全国亚军。
魏晨: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1]

成都中考信息

成都学校大全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西南交大网络教育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天一学院

五月花专修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成人大专、专升本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