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职业学院
电话 : 0532-83171111
地址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西端
学校简介 : 近山而志高,临水而聪慧。
青岛这座美丽的沿海旅游城市,素有“东崂西珠”之称。
小珠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南麓就是波澜壮阔的黄海,在这卧虎藏龙的风水宝地,有一所综合性大学,校园背山面海,秀中见奇,典雅别致。
周拥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城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交通便捷,科技先进,经济发达,与世界接轨。
该校历次参加全国、全省统考,平均分、及格率均居青岛市第一,闻名全省,享誉神州。
学生职业技能通过率100%,毕业生就业率100%。
这就是青岛黄海职业学院。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院校,具有国家普通高校办学资格。
学院集本科、专科、中专?技工教育于一体,目前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1200人,建有各类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技能训练室和专业实习基地。
学院联通了因特网和校园网,实现了卫星电视教学、电化教学。
学生宿舍均安装电话,校内有电话超市,建有配套的文体、娱乐设施。
学院现占地66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高标准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宾馆、图书室、阅览室。
学院实行多层次、多类型办学,建有大学部、中专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基地、双元制教学试验基地、再就业培训处等六个校区。
大学部设有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管系、外语系、基础部、实训部4系2部的教学机构,其中学历文凭专科专业14个,学历文凭本科专业8个,国家计划内统招高职专科专业12个,大学预科专业7个,五年一贯制统招专科专业12个,形成多门类、多领域学科并存的办学特色,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中专部主要从事职业中专和成人中专教育,设有以机电技术应用和电子技术应用为拳头的8个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经济建设一线的专门人才。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集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于一体,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培养专业技工人才。
中专毕业后,一部分学生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一部分学生升学继续深造。
建校八年来,共为青岛大中型企业输送了21000名合格毕业生。
学院有一支敬业实干、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每个系部都有一名高级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每个专业至少有一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学科带头人,每个专业都有三名以上中高级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任教。
近年学院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与加拿大奈特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泰岩先生为名誉院长,聘请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者、演讲家彭清一教授为客座教授。
黄海学院已经成为山东省办学规模大、办学质量高、办学信誉好的民办高校,形成了广泛的“黄海效应”。
2002年青岛市副市长马论业率队视察学院,高度赞扬了学院的办学成绩:“黄海学院把学校办得这么好,这里面有很多精神,是其他学校包括国办学校学习的榜样”。
中国教育名家魏书生先生欣然为学院题词:“改革创新”。
《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青岛日报》、《山东青年报》、《经济导报》、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学院的办学事迹。
学院于1998年被评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1999?2003年连续五年获“青岛市办学先进集体”,2002年被青岛市政府评为“青岛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继获得“九五”期间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优秀成果学校”后,2002年国家教育部继续确定学院为“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实验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查和研究》“研究基地”。
山东省家电维修委员会确定学院为“培训网络中心”。
2001?2002年,黄海学院中专部被青岛开发区教育体育局评为年检优秀学校,中专部参加全区统考成绩名列前茅。
学院大学部参加全国学历文凭考试荣获青岛“五连冠”,且每次统考中都有不少科目考试成绩在全国列首位。
在2002年青岛大学生冬季越野赛上,取得了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黄海学院已是青岛民办教育的骄傲和亮点,多次受到山东省教育厅的高度赞扬,2003年3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具备了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的资格。
200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今年2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受到教育部领导的表扬。
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和省、市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
联系电话:0532-83171111 0532-88317567
学院简介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青岛黄海职业学院位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青岛西海岸。学院创建于1996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普通民办高校,纳入全国统招计划。风雨十载,春华秋实。今天的黄海学院已发展为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高等学府,目前已形成本科学院、高职学院、职业学校、实训中心、产教园五位一体的办学格局,拥有中外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年轻骨干教师共14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达3万余人。而且教学、实习、生活、文体活动设施齐全,已成为山东省规模较大的民办职业院校。
学院开设48个本、专科专业,14个中职专业,还与韩国全州大学、首尔大学、加拿大奈特大学、阿尔伯塔理工学院、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大学等国外院校合作,建立学业分段培养和学分互认机制,互派留学生,为社会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建校以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精城团结,雷厉风行”的校风,秉承“爱岗敬业,德高艺精”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育人为本,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为国家培养了4万多名合格人才,有力支援了青岛乃至山东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贡献。
学院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校内外创建了多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实训基地,尤其近年来全力建设 学术报告厅了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4万平米的大型综合性工学实训基地。基地设备投资3700万元,拥有数控、汽修、电子和焊接四大功能区,年培训能力6000余人,学校依托现代化的基地设施,以广泛的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多形式的工学结合为手段,以校企结合军事化管理和系统的教学改革为保障,大力推进工学交替、以工养学的半工半读办学,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院采取得力措施,东西结合,联合办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院长刘常青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了周济部长的表扬。学院实行的毕业生“召回制”,为多家媒体所报道,并在行业内得到推广。
学院与海尔、海信、澳柯玛、朗讯、安普、浦项制铁、北海船厂等4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和用工关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先后获得“青岛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青岛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星火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优秀成果学校”等荣誉称号。
专业设置
家电实训基地学院坚持特色办学之路,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现开设31个统招专科专业、16 个试点本科专业和13 个中职专业。学院采取特色专业建设带动全院专业建设的方针,各专业都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学院正在全力打造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电子商务、软件技术、数控技术、物流管理、船舶工程技术等特色专业,应用英语、商务日语、商务韩语等专业建设已走向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学院开始在本科试点专业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双本科学历、双学位教育,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广阔的成才空间。
办学方针
学院确定了“面向大众化教育,服务多元化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建设高质量大学”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顺应时代潮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多层次、多类型办学,实施“开放式办 电子实训基地学、订单式培养、模块化教学、顶岗式实习、立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坚持“打好基础、注重技能、强化实践”的教学原则,构建了“基础平台 + 能力模块 + 职业资格认证”的多证、多能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实习实训,致力于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与海尔、海信、北船重工、现代造船厂、中集集团等知名企业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优质的校外技能培训平台。
学院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省内院校合作,设立了 16 个试点本、专科专业,为学子求学深造拓建平台;学院积极推行国际化教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全州大学、汉城大学、加拿大奈特大学、阿尔伯塔理工学院、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大学等国外院校合作,建立学业分段培养和学分互认机制,互派本科留学生,全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步步攀高,学历文凭考试通过率连续八次获得青岛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学院的学制机动灵活,专套本模式使好学上进的同学更迅捷地取得本科学历。
学院坚持“校企结合、军事化管理”的办学路子,做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科学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理想理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人人养成作风上雷厉风行,学习上一丝不苟,工作上尽善尽美的职业素养。
师资队伍
王波王波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42.10.17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高职计算机系 ? 所学专业:计算机工程 主讲课程:计算机英语
主要教研、科研方向:CAD 及逻辑综合
论文、著作、教材、科研成果: C++ 实践教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杨声远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38.2.18
职称:工程师 所在单位:电子工程系
所学专业:应用数学
主讲课程: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要教研、科研方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大学生思想教育
杨声远卢永建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38 年 8 月 23 日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所学专业:英语语言与文字(本科)英汉互译(研究生)
主讲课程:翻译、阅读、语法、英美概况 主要教研、科研方向:英汉互译、英语语法 论文、著作、教材、科研成果:共出版过 20 余种著作与译著。主要有《新英汉小词典》《袖珍英语习语词典》《新英语单词与短语词典》《英文书信大全》《实用英文育业书信手册》长篇小说《阿波罗十九号》《相对公正》、名剧《探长来访》、人物传记《居里夫人》等。
张建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46.08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 黄海学院机电系 所学专业:物理学
主讲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主要教研、科研方向: 黑洞物理与宇宙学 论文、著作、教材、科研成果:
著作《张量与旋量》中国科技出版社 2000 《广义函数简明教程》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1 在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近 50 篇学术论文
学生就业
学院自创办以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高度重视毕业生安置工作,以“立足青岛,走向全国”为毕业生的 学生宿舍就业安置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学院坚持校企联动,实施“订单培养”,使教育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学院已与美国安普、朗讯、韩国浦项制铁及海尔、海信、北海重工等 400 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委托培养关系,定向培养、长期合作,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样化的选择,确保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学院建立了就业准入制度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独创了“毕业生三年免费服务制”和“毕业生召回制”,对因专业技能受限而不适应岗位要求的毕业生,由学院负责“召回”免费培训再次推荐就业,维护了毕业生的权益,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并在行业内得到广泛推广。
学院重视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定位、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学院积极鼓励毕业生走向社会,大胆创业,引导毕业生顺利地完成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学院秉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办学宗旨, 已向社会输送了合格毕业生4万余人。作为就业工作的典型,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成都会议”上给予充分肯定,《人民网》以“黄海学院实施毕业生召回制”为题做了专门报道。
办学十余年来,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学院考察指导,肯定了学院的办学成绩。学院先后被授予青岛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青岛市社会力量办学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 “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优秀成果学校”、“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和研究基地”、“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和“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等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青岛黄海职业学院(灵山卫驻地)
邮编:266427
电话:(0532)83175858
传真:(0532)83175878
网址:www.huanghaicollege.com
参考资料
http://www.sdedu.gov.cn/sdedu_gzgz/sdedu_qdhh/
http://www.huanghaicolle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