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内蒙古 >>通辽市 >>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电话 : (0475)8313584
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河大街22号
中考网 : 内蒙古 | 通辽市 |
高考网 : 内蒙古 | 投票
学校简介 :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由创建于1958年有着坚实办学基础的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于2000年7月合并组建。
  隶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教育厅主管,是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
   多年来,学校注重发挥民族特色、地区特点和学科优势,确立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蒙医蒙药,培养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在为自治区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学校的发展建设,始终受到国家和自治区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曾为学校题词,原全国会副委员长布赫,全国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乌云其木格,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等都曾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学校总面积155.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占地面积91.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7.9万平方米。
  全校现有教职工1724人。
  专任教师1021人,其中正副教授39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43人,在读博士、硕士生93人。
  学校现有本专科学生16025人,研究生230人,留学生37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3558人。
  几十年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9万多人。
   学校设政法与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蒙古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机电学院、化学学院、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医学院、蒙医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和马列主义教研部等18个教学单位;设图书馆、分析测试中心、学报编辑部、网络中心4个教辅单位;设后勤服务总公司和附属医院两个附属单位。
   学校有世界史研究所、科尔沁文化研究所、计算物理研究所、蒙医药研究所等11个校级研究所。
  现有本科专业41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11个,涵盖了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9个学科门类。
  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4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社会科学汉文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图书馆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二级检索站,藏书158.4万册,中外文报刊种类3000余种,建有光盘、网络数据库,拥有大型电子阅览室。
  学校有61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1个自治区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建有连通三个校区及教工住宅的校园网络。
   学校已与辽宁大学、苏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开展合作办学。
  同时,还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卫生科技大学和日本酪农学园大学、日本作新学院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依法治校;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推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为实现“整体办学水平跨入全区高校先进行列,部分学科达到区内外领先水平”的目标进行着不懈努力。
  
学校简介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由创建于1958年有着坚实办学基础的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民族大学隶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教育厅主管,是一所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占地面积2389.48亩,校舍建筑面积43.2万平方米。全校现有教职工1684人,专任教师1004人,其中正副教授42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5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1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31人,在读博士、硕士生116人。截止2010年底。学校拥有本专科学生17045人,研究生231人,留学生103人,校本部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3558人。经多年办学,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8万多人,他们有的在各级党政部门担任要职,有的成为教学、科研、生产骨干。另外,学校还为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培养留学生200多人。  

学校的发展建设,始终受到国家、自治区及驻地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原布赫、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原自治区政府主席乌云其木格等都曾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

历史沿革

阶段一

哲里木畜牧学院1958年哲里木盟农业合作化学校创建哲里木盟农业合作化学校更名哲里木盟农牧学校哲里木盟农牧学校更名通辽农业机械化学校通辽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哲里木盟农牧农机学校1978年哲里木盟农牧农机学校升格为哲里木畜牧学院

阶段二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1958年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创建1965年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升格通辽师范学院1980年通辽师范学院更名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阶段三

内蒙古蒙医学院1980年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创建1980年哲里木医学院并入内蒙古民族医学院1958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创建1978年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升格哲里木医学院1987年内蒙古民族医学院更名内蒙古蒙医学院
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校确立了“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向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加强硕士学位学科建设为重点,以立项建设和目标化管理为重要手段”的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优化整合及专业调整,培养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学科门类逐步齐全,学科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一级硕士学位学科点已达11个。蒙医方剂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世界史学科、蒙医学学科、计算物理学科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现有学科专业实际,学校以巩固基础、拓宽口径、改老扶新、突出重点为原则,把专业划分为重点专业、扶持专业、一般专业和限制招生专业,并进行分类调整建设,通过专业调整建设使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供不应求的喜人局势。

院系设置

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校设政法与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蒙古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机电学院、化学学院、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蒙医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和马列主义教研部等18个教学单位;设图书馆、分析测试中心、学报编辑部、网络中心4个教辅单位;设后勤服务总公司和两个附属医院。学校有世界史研究所、科尔沁文化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研究所、蒙医药研究所、动物科技研究所、农业研究所、蒙医临床药理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等9个科研机构。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1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11个,涵盖了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留学生招收资格和外籍教师聘任资格。学校现有1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门自治区示范课程;5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截至2013年9月,学校设有教育科学学院学院等27个教学单位和7个教辅、附属单位。教育科学学院农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医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蒙古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美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学院蒙医药学院传媒学院护理学院音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附属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学科专业

内蒙古民族大学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本科专业65个,职业技术教育专业7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蒙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蒙药学(生药)、蒙医学、蒙西医结合临床(附属医院)、蒙西医结合临床(第二临床医学院)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史、理论物理、民族医学(蒙医学)、中药学(蒙药学)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族)、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民族学、中国史、作物学、草学、临床医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蒙药学、蒙西医结合医学、化学、兽医学师资力量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723人(少数民族教师占50.1%),专任教师10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95人(博士16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7%。教师中,有来自国内138所其他高校和国外10所高校的教师546人,已占教师总数的56.2%。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劳动模范和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高校名师2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和高等学校“1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以上人员1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世界史教学团队自治区教学团队(6个):世界史教学团队、现代蒙古语教学团队、蒙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蒙古文学教学团队、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化学、药物制剂、农学

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世界近代史、蒙医方剂学、家畜病理学、现代蒙古语、量子力学、数据结构、政治经济学、药理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病理学、植物生理学、蒙医理论基础、蒙医内科学、蒙药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教育学、土壤肥科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数学分析、生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世界现代史、蒙药化学、草坪学、数据库系统概论、蒙医温病学、蒙医传统疗术学、生理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

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序号专业名称负责人所在学院类别(本科/高职高专)评审时间1历史学姚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本 科2005年2蒙医学巴根那蒙医药学院本 科3化 学刘宗瑞化学化工学院本 科2006年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王顶柱蒙古学学院本 科5农 学杨恒山农学院本 科2007年6汉语言文学李明军文学院本 科2008年7物理学赵翠兰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本 科8动物医学高 原动物科技学院本 科9生物技术张昕源生命科学学院本 科10草业科学张永亮农学院本 科2009年11药物制剂奥?乌力吉蒙医药学院本 科12英 语张 巨外国语学院本 科13护理学赵宏林护理学院高职高专2010年14农业资源与环境范富农学院本科2011年15数学与应用数学韩海山数学学院本科2011年16汉语言文学(蒙授)王顶柱蒙古学学院本科2012年17材料化学段莉梅化学化工学院本科2012年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序号示范中心名称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批时间1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赵玉英化学化工学院2006年2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布日额生命科学学院2007年3蒙医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王秀兰蒙医药学院2007年4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杨恒山农学院2008年5动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王思珍动物科技学院2009年

合作交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日本酪农学园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托马斯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2013年,学校邀请校外专家举办114场学术报告,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0场,国际学术研讨会4场,学术影响力日益增强。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9月,内蒙古民族大学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厅局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基地)6个,校级研究所1个。

国家民委、教育部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毒物与动物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厅局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研究中心(基地):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蒙古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基地、内蒙古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高校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

科研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4项,2011年8项,2012年达到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8项,2011年11项,2012年21项;科研经费总量2010年2000万元,2011年4000万元,2012年达到6000万元。

2013年科研经费到账6600万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民族院校连续三年排名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三年位列自治区高校前三名。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蒙药专项1项,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学校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人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自治区社科政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353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9篇,EI检索论文26篇,出版著作44部。

获批结题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来源年度课题名称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带电粒子与表面/界面电子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李春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多孔导电陶瓷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作为H2O2基燃料电池阴极研究孙丽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负载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段莉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陈永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b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作为离子通道蛋白的研究马德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sip及pgk基因B细胞表位蛋白的免疫特性研究布日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基于蒙古族家系的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吴柒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蒙药复方三子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对减毒增效影响的研究包玉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第五届图论组合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吉日木图

学术资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

截至2013年1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有藏书1394570册(包括各资料室图书149570册),其中,蒙文图书10万册,中文古籍1000余种,蒙、藏文古籍600余种,中文期刊1400余种,外文期刊(英语、日语、俄语)近30种,蒙文期刊40余种;图书馆有各类数据库及数据资源10余种,电子图书2万册,电子期刊1万余种。

学术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1978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季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创刊,1987年公开发行,双月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1988年创刊,1991年公开发行,半年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创刊,1988年公开发行,双月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古文版)1989年创刊,1999年公开发行,半年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创刊,汉文,大16开,月刊。

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藏书159万册,中外文期刊种类3000余种,建有光盘、网络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镜像站,拥有大型电子阅览室。学校有77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有连通三个校区及教工住宅的校园网络。

学校图书馆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二级检索站,藏书70万册,中外文报刊种类1800余种,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

、科研设施。学校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日本酪农学园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托马斯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是:“立足东部,面向全区”;遵循教育规律,转变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师范教育,突出办好蒙医专业,拓宽农牧专业办学领域,创办新兴学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传统
民大校歌《走向辉煌》词:谢鹏飞曲:斯琴朝克图像鲜花盛开在草原上,像百鸟飞舞在蓝天上,内蒙古民族大学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啊,拉啦啦啦,啊,拉啦啦啦,庄严神圣的殿堂,千里马奔腾的起点。你把我们紧紧相连陪伴我们走向辉煌,走向辉煌的明天。像骏马驰骋在草原上,像雄鹰翱翔在蓝天上,内蒙古民族大学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啊,拉啦啦啦,啊,拉啦啦啦,

校徽校训

庄严神圣的殿堂,千里马奔腾的起点。你把我们紧紧相连陪伴我们走向辉煌,走向辉煌的明天。走向辉煌的明天。

学校论坛

内蒙古民族大学论坛是致力于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属于内民大人自己的网站。内蒙古民族大学论坛的理念是学生创造内容分享内容,让信息在校园内实现无障碍的流通。内蒙古民族大学论坛是由在校大学生发起的。发起者在校园生活中发现了学生生活环境中存在的诸如信息匮乏、信息不对称、信息繁杂、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分享的平台等问题,给同学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利。

建立一个论坛平台,由学生自己创造信息、分享信息,借助互联网来解决校园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web2.0时代下的互联网上户创造信息、分享信息的方式正好可以解决学校里出现的信息获取的问题,而且互联网的精神跟大学生的精神也有着相当的契合度。

获得荣誉
内蒙古民族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2001年以来连续三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华全国学联的表彰。2002年4月学校获得中宣部宣教局等六家单位颁布的全国公民道德建设知识建设竞赛优秀组织奖;在全国青年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中,获得共青团中央和求是杂志社颁布优秀组织奖。

通讯地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通辽中考信息

通辽学校大全

内蒙古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