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江苏省 >>南京市 >> >>南京晓庄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
电话 : (025) 86569292、86178292、86569293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
中考网 : 江苏省 | 南京市 |
高考网 : 江苏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南京晓庄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南京,学校前身是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3月创办并任校长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同年10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学校董事长,并在校执教,且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著名乡村教育家赵叔愚任第一院 ( 小学师范院 ) 院长,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任学校指导员及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
  1951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复办南京晓庄学校。
  1991年,促进南京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与南京教育学院合并。
  2000年3月,为进一步实施南京市“科教兴市”战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组合新建南京晓庄学院,“实行省市共同建设、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设置以师范教育为主,承担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并适当发展非师范教育。
  ”实现了陶行知先生“回国三愿”中创办“晓庄学院”的意愿。
  80年的风雨历程,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南京晓庄学院是我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最早发源地和试验场,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发轫于此,原国务委员张劲夫等一大批知名校友曾在学校就读。
  8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社会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中涌现了上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
  新时代“陶行知式”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大师德标兵之一、南京市江浦五里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首批志愿者、“南京市十大杰出志愿者”、2005年“感动南京”十大人物之一胡小五是他们的突出代表。
  学校承担着南京市在职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修与培训任务,培养、培训了数千名中小学校长,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学校建有经济法政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行知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音乐系、现代音乐系、体育系、美术系等8个学系。
  设有29个本科专业,涉及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
  拥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
  学校设有陶行知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校的“行知园”由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名,园内的陶行知纪念馆藏有大量珍贵的陶行知研究文物,陶行知墓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晓庄烈士纪念碑是学校光荣革命传统的象征。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为江苏省一级刊物,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截止2007年8月31日,学校师资队伍现有603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154人。
  教师中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1人次,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5人。
  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教师中先后有11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633人,成人脱产在校生186人,夜大、函授生1293人,折合在校生总数10967人。
  2000年以来,南京晓庄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
  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4项,其中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全校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998篇,其中核心刊物近500篇,近百篇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文年均增长率达40.80%。
  发表的论文中,属于教育教学类的论文超过论文总量的四分之一,显示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厚实的研究基础。
  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合作项目),二等奖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60余项。
  建有省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群)5门,省级以上获奖、立项教材7部,其中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质资源”奖2部。
  南京晓庄学院现有方山校区(主校区)、莫愁校区、晓庄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93.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02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6174.25万元,图书馆拥有各类藏书115.94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四库全书》等古籍珍本及清末以来各个时期的中小学教材为馆藏特色。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国际教育合作,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合作办学规模列江苏省内高校前列。
  学校具有A1级聘专资格,常年聘请的外籍文教专家有15人。
  长期以来,南京晓庄学院坚持立足地方、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办学传统,坚持“科学发展,特色兴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的教育观念,不断推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学校党委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党委、团委被评为“江苏省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单位”,工会被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由我校主办的“陶老师热线”是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热线创办人、著名心理健康咨询专家陶?泻憬淌诒黄牢?2005年度“感动南京”十大人物和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
  学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讲解服务队”被评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学校同时还是全国“陶行知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奖”获奖单位。
  2006年,学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江苏省国家助学贷款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面向未来,南京晓庄学院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看晓庄、艰苦奋斗办晓庄、真抓实干兴晓庄”的精神,努力创建以研究、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开放性、教学型大学,为建设“教育名城”、为“教育强省”战略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概述
南京晓庄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学院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7年3月创办、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组建的一所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学,通过政策导向和激励,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教师在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教研工作。近两年来,全院教师先后出版专著、教材近百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目前还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多项。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科技项目研究和产品开发,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六朝文化研究、陶行知研究、教育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形成了一批具有史料性、实践性的研究成果。

学院一角南京晓庄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素有“六朝古都”之誉的南京市,至今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应用型专业为补充。学校现有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法政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东方文化国际交流学院、行知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其中行知学院为独立办学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音乐系、美术系、现代音乐系、体育系等8个系,现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8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9585人,各类进修生3000多人。
学校历史
校内环境

南京晓庄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3月,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擎“师范教育彻底改革”旗帜,布衣下乡,在扬子江畔劳山脚下的晓庄,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试验乡村师范??晓庄师范,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和乡村教育运动由此发轫,陶行知、蔡元培、陈鹤琴等一批著名教育家曾在学校执教,原国务委员张劲夫等一大批知名校友曾在学校就读。10多位牺牲在雨花台的晓庄学生用鲜血开创了晓庄光荣的革命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师范专科学校相继诞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火红岁月。为了实现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学院”的心愿,使行知精神、晓庄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得到弘扬和光大,2000年3月南京师专、南京教院和晓庄师范三校合并,建立南京晓庄学院。[1]

办学条件
教学楼

师资力量

南京晓庄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业务与管理水平较高的教职工队伍,学校重视人才培养,截止2010年底学校拥有教职工11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00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0名,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2名,有来自美、英、日、韩的外籍教师20多名。另聘请有关高校、科研单位的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等著名专家学者39人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同时聘有外籍教师17人。学院国际交流频繁,具有A1级聘专资格,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280多人。

办学环境

学院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现有晓庄、莫愁、方山和中山路四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500亩。晓庄校区地处燕子矶风景区,这里绿草如茵、花香四季,是培养本科学历小学、幼教师资和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管理人才的基地;校区范围内的“行知园”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园内的“陶行知纪念馆”珍藏有陶行知先生的纪念文物,园内的“陶行知墓”是江苏省重点保护文物。莫愁校区地处莫愁湖畔,这里环境幽美、设施配套。中山路校区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南京市普教系统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也是江苏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基地,同时又是“中韩IT教育培训学院”的所在地。方山校区地处江宁大学城,紧临方山旅游风景区,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校园。学院拥有教学楼、实验楼、音乐楼、艺术楼、综合楼、图书馆、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等教育教学场所,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浴室等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学院拥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外语教学无线发射台、微格教学训练室、心理测量室、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等教学设施,拥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4500多万。学院图书馆藏书近85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近2000余种,《四库全书》古籍珍本及清末以来各个时期的中学课本为馆藏特色。

校园夜景

学科建设

学校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市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光学工程、学前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教学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国家“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省级重点专业:教育学类(含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类(含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文科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教学成果据2014年5月南京晓庄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数百名学生在英语、体育、机器人、数学建模、数字绘画、创业计划、艺术展演、师范生教学技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全国和省级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其中大学生合唱团荣获2009新加坡国际华文合唱节金奖并获特优奖杯和第六届世界合唱节锦标赛混声组银牌。《国旗下讲话:晓庄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晓庄“陶老师”:20年用爱心为学生暖心》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志愿者在行动:晓庄学子18年义务为游客讲解南京大屠杀历史》荣获二等奖。

院系设置

学校现有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法政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行知学院、东方文化国际交流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和数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体育系等4个学系。设有29个本科专业,涉及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

国际交流

学院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院具有A1级聘专资格,聘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外籍教师在校任教。学院具有外国留学生招生资格,近两年来,接受来自亚洲、南美洲的留学生近200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晓庄是一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面对新世纪的召唤,南京晓庄学院踏上了又一个新的征程。全院师生秉承“与时俱进看晓庄、艰苦奋斗办晓庄、真抓实干兴晓庄”的精神,沿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晓庄”这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精心谱写新的篇章!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学校设有陶行知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资源截至2012年7月,学校图书馆藏有纸质文献125万册、中外文报刊2500余种、电子图书73万册,《四库全书》古籍珍本及清末以来各个时期的中学课本为馆藏特色。

学术交流

学校是“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每年承办多项中外文化交流项目和汉语教师培训项目。2013年“六朝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校召开。[6]

科研成果

据2014年5月南京晓庄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4项,其中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全校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998篇,其中核心刊物近500篇,近百篇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文年均增长率达40.80%。发表的论文中,属于教育教学类的论文超过论文总量的四分之一,显示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厚实的研究基础。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合作项目),二等奖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60余项。

学院教师在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教研工作。近两年来,全院教师先后出版专著、教材近百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被SCI、EI收录30多篇。目前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省、市级科研课题等20多项。《南京晓庄学院学报》为江苏省一级刊物。六朝文化研究、陶行知研究、教育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史料性、实践性的研究成果。陶行知像

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学,通过政策导向和激励,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教师在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教研工作。近两年来,全院教师先后出版专著、教材近百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目前还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多项。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科技项目研究和产品开发,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校园文化

校训

南京晓庄学院校训

校训:教学做合一。校风:求真、求精、求新。教风:教人求真。学风:学做真人。

校风

“教学做合一”的要义有三:第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第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第三,“做”是“教学做合一”的中心。“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

社团组织

学校团委下属有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广播台、大学生科技协会、志愿者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组织。各个院系一般设有学生会、团委、艺术团等,根据本院系的具体情况还建有其他相关社团。

交流平台

校园论坛:行知苑

学校贴吧:南京晓庄学院吧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王国聘校长、党委副书记:许承明党委副书记:华春副校长:刘维周、洪平、贾创雄、陈社育、张波、秦林芳纪委书记:顾勤

校园风光

学校地址
南京市弘景大道3601号

南京中考信息

南京学校大全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三江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