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江苏省 >>南京市 >>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电话 : 025-84395708;025-84396458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
中考网 : 江苏省 | 南京市 |
高考网 : 江苏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现任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校长郑小波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时,上述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
  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
  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 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1999年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
  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还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目前,全校各类在校生共有3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7000人。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先后培养和造就了48位两院院士。
  近年来,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教学机构 全校现有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含渔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含乡镇企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体育工作部。
  另设有金陵研究院、成人教育学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农大分院等机构。
  ——学科专业设置 现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5个博士学科专业、106个硕士学科专业、5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7个),以及兽医博士和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风景园林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包括成人教育与干部培训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现有在职教职工268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268人,硕士生导师 573人,国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专家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8人。
  ——科学研究 现有14个(含1个培育点)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40多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所。
  “十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等各级、各类项目立项2000余项,获资助经费10亿多元,纵向到位科研经费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元,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
  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
  李显春博士的一篇论文 2002年10月在《Nature》上发表,是我国农业高校在《Nature》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
  近年来,SCI收录论文快速增长,2007年SCI收录及引用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均进入前50名行列,CSTPCD(学术榜)收录论文1643篇,连续两年跃居农林类高校第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年度影响因子上升至0.693,连续六年获得“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并入选“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度影响因子上升至0.514,入选“省直重点社科理论期刊”,并入选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来源期刊。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和江苏省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模式,先后与美国农业部Clay研究中心建立“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建立“中荷地籍发展和规划中心”、与日本东京大学建立“中日植物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机构。
  坚持“多渠道招生、多元化投入、多层次培养”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模式,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被教育部确定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 “教育援外基地”。
  ——办学条件 校区面积560公顷,各类实验场、站面积440公顷,学校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
  现有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200余个,实验教学中心23个(其中国家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8个)。
  图书资料收藏量200余万册(部),拥有中外文全文期刊1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4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近1万种,还拥有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
  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 近几年来,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党建工作优秀评估和校风建设优秀单位评估,先后荣获“江苏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建设目标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整体实力达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主要办学指标居于我国同类高校的前列,主干重点学科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知识创新与扩散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中心。
  
基本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现任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校长周光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最早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沿革

南京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办学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其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南大门逸夫楼

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首设4年制农科,开中国四年制大学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

1930年,农科扩展成为金陵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央大学的前身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7年首设农科

1928年正式称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新中国成立以后,原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改名为公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农学院。

1952年6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上述两院合并,并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成立南京农学院,首任院长为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金善宝院士。60年代初,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1月,学校迁址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农学院在原址南京卫岗恢复办学,并列入农业部所属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农学院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正式进入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2000年2月,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基础设施
南京农业大学

校区面积560公顷,各类实验场、站面积440公顷,学校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现有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200余个,实验教学中心23个(其中国家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8个)。图书资料收藏量200余万册,拥有中外文全文期刊1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4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近1万种,还拥有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浦口校区  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点将台路40号,是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所在地,校园面积716亩,南临长江,北依老山风景区。浦口校区原是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所在地,南京农学院于1958年合并此校。1970年搬迁到镇江,与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合并,1985年迁回南京浦镇原址建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院系设置
一路樱花

教学机构全校现有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含渔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含乡镇企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体育工作部。另设有金陵研究院、成人教育学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农大分院等。

专业设置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金善宝实验班(植物生产方向)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园林、风景园林、中药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  水产养殖学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动物药学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表演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农业电气化、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物流管理
师资队伍
南京农业大学

全校各类在校生共有3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7000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先后培养和造就了48位两院院士。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左惟校长:周光宏党委副书记:花亚纯副校长:徐翔、沈其荣、胡锋、陈利根、戴建君、丁艳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盛邦跃

科学研究
莲塘水榭

现有14个(含1个培育点)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40多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所。“十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等各级、各类项目立项2000余项,获资助经费10亿多元,纵向到位科研经费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元,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李显春博士的一篇论文2002年10月在《Nature》上发表,是中国农业高校在《Nature》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近年来,SCI收录论文快速增长,2007年SCI收录及引用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均进入前50名行列,CSTPCD(学术榜)收录论文1643篇,连续两年跃居农林类高校第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年度影响因子上升至0.693,连续六年获得“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并入选“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度影响因子上升至0.514,入选“省直重点社科理论期刊”,并入选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来源期刊。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和江苏省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交流合作
校友山

南京农业大学外事办公室于1985年成立,是中国农业院校中成立较早的、且对外事工作实行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之一。近二十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有关引智的指示精神,在引智工作中经历了一个根据南京农业大学校情逐步深化的过程,从起初的以请进国外专家来校讲学为重点转移至八十年代末以培养研究生、合作科研为重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自九十年代以来,南京农业大学的引智重点又转移至中外合作研究与引进外援项目并重的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引智理论,贯彻高等教育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的国际化,一方面致力于和国外专家共同申请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大量派出教师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了解国外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成果。通过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南京农业大学的引智效果显著。1996年以来,外办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八五’期间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评估一级先进集体”,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全国农业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一人获得农业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从事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十五年”荣誉证书和“农业部部属高校先进外事工作者”称号。

南京农业大学一直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农业大学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引进国外智力模式,大力推进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康乃尔大学 、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日本千叶大学等二十多所院校签订了正式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与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教育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二十多年来,南京农业大学聘请长期外国专家及外籍教师近60人次,主请短期专家670余人次,来南京农业大学访问的外宾5000人次;合作研究项目200余项,外援项目3项,先后向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各类出国人员近1200余人次。通过这种引进、派出双向交流模式,南京农业大学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不断深化,形成了合作科研,引进国外新技术,培养高质量人才;转化科研成果,引进国外资金并重的新格局。留学回国人员充实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线,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的校际关系或项目交流合作关系,教育国际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建设目标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整体实力达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主要办学指标居于我国同类高校的前列,主干重点学科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知识创新与扩散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中心。

所获荣誉

近几年来,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党建工作优秀评估和校风建设优秀单位评估,先后荣获“江苏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校园文化

校徽

南京农业大学校徽主体造型采用同心圆环图形,似充满动感的车轮,寓意着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势,象征学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两圆环之间上半部分为学校中文手书体名称(费新我题写),下半部分为英文校名“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标识内心设计以大写的英文校名简称(NAU)变形组合成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主楼”的造型图案,其下方为学校办学起始年份“1902”,其外部采用两株交叉联结的成熟麦穗向上环抱,象征学校的发展系建立在原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两个重要前身及众多先辈们奋斗成果的基础之上,构图简洁,尊重历史,彰显了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特色,寓意着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累累硕果。校徽采用三色设计,其中,标识内心“主楼”造型图案的色彩处理采用深绿色,色标C:80/M:0/Y:100/K:0,象征南京农业大学蓬勃的发展生机和活力,也与学校“绿色校园”的办学特色相吻合;两株麦穗以金黄色为主基调,并自上往下渐变加深,色标为C:10/M:10/Y:80/K:0~C:30/M:50/Y:60/K:40,象征学校在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上取得累累硕果,也与学校农科优势的历史地位相吻合;同心圆形轮廓以蓝色为主基调,色标C:100/M:80/Y:0/K:0,蓝白相间,中英文对照明目清晰,标识内心“1902”也采用与圆环相同的蓝色,内外呼应,象征学校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就像蔚蓝的天空一样广阔灿烂,也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相吻合。

校训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1月16日确定新校训:“诚朴勤仁”。“诚”,诚恳、诚信。《礼记?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以“诚”字为校训之首,意在训诫师生员工诚信做人,诚实做事。“朴”,朴实、朴素,于质朴笃实中见才华,于朴素气质中见本性。《道德经》有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朴”虽微细而无具体名象可称,但为宇宙万象之主宰。以“朴”为训,意在引导师生员工求真求善、质朴敦厚。“勤”,勤奋、勤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体现了南农人勤奋刻苦、任劳任怨的精神品格,以“勤”为训,意在劝告师生员工勤敏担当、持之以恒。“仁”,仁爱、仁义。《论语?雍也》有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强调立己达人、相互关爱、尊重人格、与人为善。以“仁”为训,意在勉励师生员工心系苍生、仁爱天下。校训“诚朴勤仁”要义即:诚信做人,诚实做事;求真求善、质朴敦厚;勤敏砺学、持之以恒;心系苍生、仁爱天下。

收费标准
普通本科专业学费标准为4600元/人.年,其中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园艺、园林、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草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12个专业为2500元/人.年,表演专业学费标准为6800元/人.年。

南京中考信息

南京学校大全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三江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