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广东省 >>深圳市 >>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电话 : 020-87718223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中考网 : 广东省 | 深圳市 |
高考网 : 广东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
  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2011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入学的45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
  《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6月8日公布,“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原则被写入总则。
  

南方科技大学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模式,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出任创校校长。
  
★目标: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
★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左右,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为1:1
★师资:本科教育师生比例1:6.8,近半师资海外引进
★学科: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为三大支柱学科
★面积与选址:校园占地197.98公顷,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首期建筑面积31.22万平方米。
  地址初步定为深圳大学城(与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
★投资与招生: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面向全国及海外招生。
  

办学背景 2010年7月11日,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院士[2]被授予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3]
朱清时院士在讲话中首先向诺丁汉大学表示了感谢。
  他曾于1988-1989年间获得女王奖学金,在诺丁汉大学化学系Peter Sarre教授的研究室工作了半年。
  朱院士现在是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他评价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所全新的大学,首次成功地把国际一流的大学引进国内。
  南方科技大学的目标是要从一张白纸开始,为我国试办一所小规模、高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型大学。
  这两所大学有共同的使命,共同承载着我国高教改革的希望。
  
高教改革的排头兵,是南方科技大学对这个时代发出的召唤。
  
2012年4月24日教育部日前向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
  教育部同时要求该校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通知指出,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讨论议定,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
  

校徽设计 校徽的核心部分是一把火炬,象征南方科技大学的使命 :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校徽背景为渐 变的天青色,映衬火炬的照亮效果;此处的天青背景取自汝窑瓷釉,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崇尚的色彩。
  
校名“南方科技大学”六个字的书法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书写 
校名缩写SUSTC,字首SUST与sustainability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组合SUSTC亦直接对应南方科技大学英文校名(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万人。
  南方科技大学将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创办。
  进入筹备阶段的南方科技大学目标定位较高,计划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坚持以“小规模、高水平”为建设发展原则,其办学规模将初步设定为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1。
  建成后,南方科技大学将面向全国招生。
  南方科技大学的基本方略是:实施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三重螺旋模式,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初定南方科技大学将借鉴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
  办学技巧 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技巧是,不要求学生的考分,但是一定要有特长,而且特长一定要精,且具备高素质。
  师资力量 一半以上海外引进,南方科技大学将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高水平起步。
  采取超常方式引进一流教授,建设 一批具有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攀登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机制。
  为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新型科技大学提供师资保障。
   师生比例初定本科教育稳定在1∶6.8;其次,引进海外教师的比例较高,初步设想无论研究轨道还是教学轨道上的师资50%以上由海外引进。
  境外聘请的教师中60%具有至少1年在境外著名大学开展教学、研究或管理的工作经历。
  

校区介绍启动校区 南方科技大学启动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东侧,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工大等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
  2010年2月1日市政府协议收回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校址后,即整体移交给南方科技大学作启动校区。
  南方科技大学启动校区占地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行政楼、教学楼、后勤服务楼、师生公寓共4栋建筑物以及其他办学附属配套设施。
  校区规划建设符合大学办学要求。
  园内有景观绿化、道路、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设施配套,多媒体教学设备、监控和网络系统布局有序,各类办公设备以及后勤服务等设施较为齐全。
  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全校网络主干线均采用千兆光纤通信,全校实现无线上网;学校教学楼各教室和行政楼所有会议室均有投影仪、幕布、音响、电脑、DVD机、无线麦、电脑中控台等多媒体电教设备;学生公寓全部配有太阳能、空调设备。
  永久校区 南方科技大学永久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西丽高尔夫用地以东、深圳二线公路以南、长岭皮水库以西、留仙大道以北,总占地面积2.1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979808.63平方米,分三期建设,总建筑面积为63万平方米,2010年9月30日南科大校园建设项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预计校园首期建设在2012年6月30日前竣工。
  。
  按照创校校长朱清时院士的设想和要求,校园建设理念为“厚重、实用、节能、环保”,同时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建筑要按办学定位与理念设计方案,与教学科研需求及管理模式相一致。
  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校,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努力把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成为深圳市的一大亮点,绿色建筑的典范。
  

办学历史

南方科技大学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2007年4月,深圳市政府组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筹建前期工作。
2007年6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向广东省提交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申请。
2008年3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的通知》,筹备办负责学校批准设立和招生办学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2008年7月,深圳市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遴选委员会和校长招聘工作小组。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同意聘任朱清时院士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2010年9月,南科大校园建设项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10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全面接收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作为启动校区。
2010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项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10年12月,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筹建期为三年。
2011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首届45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入校就读。[1]
2011年3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学春季开学典礼”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本校举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学生及学生家长、有关领导以及特别邀请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典礼仪式。
2011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致仁书院举行揭牌仪式。
2011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标志着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
2012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首届顾问委员会成立,由杨祖佑、何志明、戴聿昌、陈刚、张翔五位世界级学术权威担任委员。
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并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南方科技大学“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试点方案的批复》正式下达,同意南方科技大学按照“6+3+1”模式进行招生。
2012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从全国8个省共录取新生188人,新生高考平均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69.475分,已经达到985高校的中上游水平。
2015年9月14日,广东省教育厅与深圳市政府在广州签署《共建南方科技大学协议》,南科大成为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共建院校,深圳市将南科大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作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支持南科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2]
2013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开始迁入新校区。
2013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树仁书院成立。
2013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举行党员干部大会,正式成立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和南方科技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撤销南方科技大学(筹)临时委员会。
2014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与正威国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500万元捐款、1亿元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2014年1月,李铭同志出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委员、书记。
2014年6月,深圳市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深圳设立教科文组织的二类教育中心,二类教育中心将设在南科大。
2014年7月,8所在深高校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签字仪式,联合倡议发起成立“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
2014年11月,“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在五洲宾馆召开成立大会,首批来自13个国家的28所高校加盟,发表共同宣言,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典范。
2015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团委成立。
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副校长陈十一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
2015年5月,深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信托基金协议,拟依托南科大设立高教创新中心。
2015年9月,广东省政府在广州举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共建协议签署仪式,标志着南科大正式进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3]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截至2015年,南方科技大学共计发表学术论文共计823篇(期刊论文643篇、会议论文158篇、学术论著22本);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其中2015年发表学术论文393篇(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78篇、学术论著14本),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
其中王怀清教授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南方科技大学第一个省部级科技奖励论著方面,生物系魏志毅副教授2014年在《自然》期刊发表论文《大肠杆菌中RNA指导的免疫监视复合物Cascade的晶体结构》,是南方科技大学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郭旭岗、王冠宇、黄巍、陈意钒4名教师分别出版了学术专著;陈意钒教授作为主要撰写人之
一主导制定IEEE国际标准1906.1“纳米尺度与分子通信体系架构”。
知识产权方面,自2012年以来,南方科技大学共申报专利156项;授权专利16项。其中,2013年9月3日,何祝兵副教授申报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PECVD镀膜系统(专利号201320237404.3)”获得授权,2015年2月18日,卢周广教授申报的“一种用电解锰阳极渣制备金属掺杂的二氧化锰粉体的方法及应用”获得授权。

科研平台研究中心

截至2015年,南方科技大学已建成四个研究中心和一个公共实验室;建成校分析测试中心;获批六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工程实验室。

序号研究中心名称所属领域备注
1微纳尺度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物理建成
2材料性质调控及应用研究中心新材料建成3先进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互联网待建4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智能工程待建5先进制造研究中心先进制造、机械工程待建6海洋研究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待建7航空航天研究院大飞机、发动机、飞行器设计待建8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节能与环保、资源待建9新能源研究中心新能源待建10未来城市研究中心节能、新能源、信息、大城市待建11工业设计与艺术创意中心产品设计、文化创意待建12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生物与新医药建成13生物医药与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待建14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脑科学与工程、心理待建15健康与公共卫生研究院公共卫生待建16动物中心生物待建17大数据与大规模计算中心医疗、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待建18功能分子工程研究中心新药、分子工程待建19皮米尺度上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心基础物理、新材料、电子信息建成20软物质研究中心新材料,物理学待建21金融创新研究中心金融待建22营养与衰老研究中心生命健康待建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有机半导体印刷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热电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第三代半导体器件重点实验室深圳纳米压印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细胞微环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
深圳电磁无创医学检测工程实验室
学术资源

南方科技大学截至2014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到12万余册,包括10万余册中文图书、2万余册外文图书,中外文报刊180余种。各类型专业文献数据库17个,包含中外文电子书刊115000多种,涵盖了学校教学科研和通识教育所需要的各方面文献信息资源。同时借助地域优势,读者可以就近利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百万册藏书和多种文献资源,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南方科技大学设置了12个专业。

院系专业数学系金融数学物理系物理学化学系化学生物系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系金融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无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系无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筹)
文化传统

校徽:核心部分是一把火炬,象征南方科技大学的使命: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校徽背景为渐变的天青色,映衬火炬的照亮效果;此处的天青背景取自汝窑瓷釉,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崇尚的色彩。
校名:“南方科技大学”六个字的书法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书写。
校名缩写:SUSTC,字首SUST与sustainability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组合SUSTC亦直接对应南方科技大学英文校名(Sout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学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