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创立并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属于教育部浙江省共建重点大学,当
宁波大学前已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1985年10月29日,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奠基典礼隆重举行。1984年12月,包玉刚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1985年1月,浙江省政府批文同意宁波市政府关于筹建宁波大学的报告。批复指出:“同意筹建宁波大学,校址在宁波市。1985年9月,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1985年10月,宁波市政府举行宁波大学奠基典礼,万里代总理和包玉刚等出席典礼。1986年4月,原国家教委决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杭州大学对口支持宁波大学建设和教学。1990年7月,宁波大学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首届本科生毕业,并被授予学士学位。1992年5月,江泽民书记为宁波大学包玉刚图书馆题词“爱国爱乡,造福桑梓”。1992年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首批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1996年3月,浙江省政府决定,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联合办学,组建新的宁波大学。实行三校合并,省市共建。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际贸易、工程力学、水产养殖3个学位点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点。1998年6月,由香港著名科学家、医学家、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汤士翰博士发起并捐资助建的宁波大学医学院成立。1999年4月,省内首家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4月,18个二级学院成立,先后聘任6位院士为学院院长。2000年5月,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林业部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2000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来校视察,提出“希望宁波大学成为中国未来高校的一颗新星”。2000年6月,原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宁波大学。2001年7月,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2001年3月,宁波卫生学校并入宁波大学,成立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2月,宁波大学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8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03年3月,根省政府同意以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基础,建立独立设置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2003年12月,宁波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7月,省政府同意原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改制为独立设置的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2004年11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05年1月,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更名为基础教育学院,实质性并入宁波大学,整体搬迁至北校区办学。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宁波大学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012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宁波大学。2012年12月,宁波大学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资管理研究分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单位,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所高校一起当选为常务理事单位。2013年1月,宁波大学王礼立教授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15年4月,宁波大学同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五所高校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在由武书连主持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中,2011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奖排名88名(345.78分),2011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26名,2011中国大学科技奖排名96名,2011中国大学工学排名87名,2011中国大学理学排名91名,2011中国大学经济学排名59名,2011中国大学法学排名55名,2011中国大学文学排名46名,2011华东地区大学师生科研效率70强27名,2011中国华东地区大学科研70强35名。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6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9万余平方米。学校各类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先进
宁波大学东校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截至2012年,拥有藏书33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3万册,电子图书178万册。拥有8家附属医院和8家教学医院。学校地势开阔,甬江蜿蜒,树木葱茏,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李达三、赵安中、汤于翰、顾国华、包陪庆、朱英龙等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给予了大量捐助和广泛支持。建校头二十年来,60多位宁波帮人士捐资近4亿元人民币,帮助学校建设了一批教学和科研大楼、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如今,“宁波帮”人士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已从一个家族到一个群体,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已成为他们表达和弘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伟大激情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多“宁波帮”的捐资助学也已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优势,同时,他们重教兴学、造福桑梓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1993年,宁波大学还首开海峡两岸学生组团交流的先河,大学生互访至今已达12次。宁波大学作为一所由城市名称直接命名的大学,学校牢固确立了为地方服务的理念,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着力开辟产学研工作新渠道;以政策措施为保障,以与各县市区的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总体实力,于地方求发展,从综合找优势,以特色创一流。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倡导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重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的13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83所院校已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开拓了中澳MBA、中法旅游管理本科、中加国际商务管理(非学历)等中外合作项目;开设了国际工商管理全英文大类专业。学校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资格,每年接受外国留学生、进修生400余人次来校学习汉语言文学以及本、硕专业课程。与冰岛大学合作建立了北极光孔子学院。学校与港台交流日益频繁。1993年,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两地大学生互访至今已达17次;学校与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朝阳科技大学、铭传大学等12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在师生交换、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重点学科宁波大学宁波大学共有各级重点学科57个,其中浙江省重点学科18个(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省属高校人文社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学科A类6个,省重点学科B类6个),宁波市重点学科16个(市重点学科A类12个,市重点学科B类4个),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1个,校优势特色学科12个,校重点学科10个。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共有各级重点实验室1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冲击与安全工程;省、市重点实验室13个:冲击与安全工程、海洋生物工程、嵌入式系统、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新型数字电路与系统、光电子功能材料、数字化制造技术、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固体材料化学、纳米材料、结构工程、压电器件技术、无线通信及数字音视频技术,其中省级3个。人文社科基地宁波大学共有2个省部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海洋文化与经济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大学有全国科技兴海技术转移宁波中心;多媒体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移动通信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医用光电仪器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技部新型通信与信息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新型通信技术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宁波市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宁波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宁波市医学分子诊断研究中心等10个科技创新平台。
宁波大学党委办公室(机关)
宁波大学校长办公室/港澳台办公室/共建工作办公室组织部/党校/统战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工会团委国际合作处/侨务办公室/留学生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人文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军工办公室(筹)地方服务与合作处继续教育与培训处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学生发展与服务处/学生工作部/学生社区计划财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保卫处/保卫部校园规划与建设处后勤管理服务处/后勤服务中心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学报编辑部档案馆资产经营公司
党委书记??程刚主持校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干部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委副书记??聂秋华协助书记工作,主持校行政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宋富军协助书记工作,负责政治稳定工作、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信访、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学生社区、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党委副书记??唐绍祥协助书记工作,负责学校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组织建设和老干部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党校工作、党管人才工作,分管组织部(除干部工作外)/统战部/党校、宣传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徐茵协助书记工作,主持纪委全面工作。负责学校党的作风建设工作、纪律检查和监察工作、工会工作、教代会工作和妇女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协助校长管理审计处。党委委员??邹日强协助书记工作,分管机关党的工作,主持组织部/统战部、机关全面工作和党校日常工作。校长??聂秋华主持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共建工作办公室、审计处、人事处/离退休处、校园规划与建设处、保卫处。副校长??郑孟状协助校长工作。负责计划财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含经营性资产)、后勤保障、教育发展基金、附属医院和医科所工作;分管计划财务处(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服务处/后勤服务中心、资产经营公司、附属医院;联系实验中学。副校长??冯志敏协助校长工作。负责研究生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地方服务与合作、校友工作,配合党委管理研究生工作;分管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军工办公室(筹)、地方服务与合作处(校友总会秘书处);联系应用固体化学研究中心、高等技术研究院、海洋研究院(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浙东文化与海外华人研究院。副校长??王文斌协助校长工作。负责本专科教学、外事(含教育国际交流)、港澳台、侨务、留学生、体育、美育工作,配合党委管理本专科学生工作;分管教务处、国际合作处/侨务办公室/留学生办公室、港澳台办公室、学生发展与服务处;联系体委、美委、国际交流学院、阳明学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助理??徐铁峰协助校长工作。负责教育培训、民办教育、图书、校园信息化、综合档案、学报工作;分管继续教育与培训处、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学报编辑部、档案馆;联系成人教育学院、科学技术学院。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宁波大学“实事求是”一词出自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内涵为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探求真理,把握规律,勇于创新。“经世致用”是浙东学派黄宗羲提出的深刻的治学为世之道。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认为,“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寓意深远,内涵丰富,体现了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宁大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曾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于1988年为该校题写,已在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中产生较大影响。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
宁波大学校歌词:倪瑞林曲:朴永豪东海之滨,红霞万里,春潮滚滚,巍巍学府,宏伟壮丽,屹立甬城。为中华腾飞,家园昌盛,家园昌盛。青年学子高举理想火炬,攀登攀登。四明星火迸放光芒,创新开拓凯歌嘹亮。迎着时代的召唤,加强知识的武装,我们要在风雨中雕琢成玉,要在烈火中百炼成钢。
“宁波大学”字样为邓小平同志题写,徽标中的图形标记是宁大人引以为豪的校园南天门建筑物造型,代表着“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寓意宁波大学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宁波大学校乒乓球队获亚洲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两枚金牌2013年10月22日至25日,第三届亚洲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来自宁波大学的乒乓球运动员冯极代表中国队出战,并一举获得男子团体和男子双打两个项目的冠军。本届亚洲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设男子单打、双打、团体和女子单打、双打、团体等六个项目,吸引了来自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其中不乏像埃及、伊拉克、也门等乒乓球水平很高的国家。我校乒乓球教练张伟兵在比赛后表示:我校乒乓球运动员能够获得这样国际水平的比赛机会,对于提升运动竞技水平和开拓运动员的眼界,以及扩大宁波大学在乒乓球项目的影响力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东校区(又称本部,大部分学院在此校区)西校区(原宁波师范学院,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校区,现为教师教育学院和艺术学院共用)。北校区(原基础教育学院,现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