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河南省 >>洛阳市 >> >>洛阳大学
洛阳大学
电话 :
地址 : 洛阳市大学路1号
中考网 : 河南省 | 洛阳市 |
高考网 : 河南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洛阳大学创办于1980年9月,是我国利用世界银行教育贷款和通过洛阳市财政投入发展起来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经过25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1997年实施异地扩建之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基本形成文理工综合,多科性的办学格局。
  1993年被国家教委列为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200所高等院校之一。
  办学规模
学院地处文化底蕴丰厚、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较强、旅游资源丰富的十三朝古都洛阳,分东、西、北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55亩,校舍建筑面积82.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928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2万册,电子图书38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中国优秀博硕论文等6个全文数据库,建有1万多平方米的工程训练中心和1个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教学实习工厂,并有51个院外实习基地。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87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4人,副高级职称37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人、硕士学位的教师394人,在读博士4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 洛阳大学图书馆,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7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并聘有包括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在内的1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在校生7782人,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占地面积1045.4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37.2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15.61万平方米,生均20.06平方米,学校拥有2个标准运动场,体育活动场地6.37万平方米。
  2002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校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3835.1万元,其中单台万元以上的设备有486台,生均4928元。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8312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86.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4.8万册、电子图书21.3万册。
  订阅现行期刊1144种、现行报纸60多种,拥有1120个普通阅览座位,15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座。
  馆藏文献中拥有珍贵的台湾版《四库全书》一套、《四部丛刊》一套、《传世藏书》学校掠影(2张)123卷,馆内建有著名作家李准先生的纪念室,收藏有李准先生生前的藏书和珍贵手稿,分藏在东方文化研究院的以河洛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图书资料,初步形成了洛阳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
  2000年9月,洛阳大学图书馆被授予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先进单位”。
  《洛阳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从1998年起成为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库刊源。
  2004年5月《洛阳大学学报》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核心期刊候选刊物。
  编辑本段科研成果
学校实施科研带动战略,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
  尤其注重利用洛阳的历史文化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2000-2004年连续五年被评为洛阳市社科研究工作先进单位。
  承担的的国家级社科课题《疑古思潮研究》、《两汉辞赋全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先后成立的“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所”、“周易与考古研究所”、“辞赋研究所”、“韩国学研究所”,以河洛文化研究为主线,都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996年以来,学校先后完成地厅级以上教学、科学研究项目139项,获奖57项,其中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学研究项目60项,获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项,河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编撰著作、教材277部,其中独著或任主编的有105部,近几年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被SCI、EI收录的有31篇。
  编辑本段取得成绩
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6万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重视素质教育,强调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开拓性和责任感。
  2005年以来,共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7项。
  毕业生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学院共设置17个系(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76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材料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学术会议(9张)修与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3个专业被评为全国高等工程示范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训》、《模拟电子技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材机械与设备》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兴院”,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以建材和人文学科为主的办学特色。
  2000年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8项,其中3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院管理规范,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教务处两次被教育部授予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称号,并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成为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的培训基地。
  编辑本段国际合作
学校广泛开展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先后聘请我国著名学者到校讲学,近年来,学校东方文化研究院相校园活动(11张)继主办或承办了国际辞赋创研会,中韩“程朱”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学术研讨会,二程洛学与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与3个国家的3所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选送教师、访问学者和研修生出国讲学、访问、研修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学校还长期聘请外籍学者、教师到校任教和进行科研合作。
  
学院坚持开门办学,与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外国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工艺大学等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合作办学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并接受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
  
洛阳理工学院将秉承50余年的办学传统,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简介

洛阳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1997年实施异地扩建之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基本形成文理工综合,多科性的办学格局。1993年被国家教委列为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200所高等院校之一。

师资力量
洛阳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592人,其中专任教师419名,其中,正高职23人,副高职12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133人,攻读博士10人,攻读硕士研究生的4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洛阳市拔尖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专家10名。

学校现有在校生7782人,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占地面积1045.4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37.2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15.61万平方米,生均20.06平方米,学校拥有2个标准运动场,体育活动场地6.37万平方米。2002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校基本建设先进单位。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3835.1万元,其中单台万元以上的设备有486台,生均4928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8312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86.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4.8万册、电子图书21.3万册。订阅现行期刊1144种、现行报纸60多种,拥有1120个普通阅览座位,15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座。馆藏文献中拥有珍贵的台湾版《四库全书》一套、《四部丛刊》一套、《传世藏书》123卷,馆内建有著名作家李准先生的纪念室,收藏有李准先生生前的藏书和珍贵手稿,分藏在东方文化研究院的以河洛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图书资料,初步形成了洛阳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2000年9月,洛阳大学图书馆被授予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先进单位”。

《洛阳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从1998年起成为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库刊源。2004年5月《洛阳大学学报》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核心期刊候选刊物。

开设专业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开设32个专科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4个河南省地方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所有6个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在2002年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验收中,一次性全部通过。

教育科研
洛阳大学

学校实施科研带动战略,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尤其注重利用洛阳的历史文化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2000-2004年连续五年被评为洛阳市社科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承担的的国家级社科课题《疑古思潮研究》、《两汉辞赋全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先后成立的“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所”、“周易与考古研究所”、“辞赋研究所”、“韩国学研究所”,以河洛文化研究为主线,都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996年以来,学校先后完成地厅级以上教学、科学研究项目139项,获奖57项,其中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学研究项目60项,获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项,河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编撰著作、教材277部,其中独著或任主编的有105部,近几年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被SCI、EI收录的有31篇。

学术交流

学校广泛开展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先后聘请我国著名学者到校讲学,近年来,学校东方文化研究院相继主办或承办了国际辞赋创研会,中韩“程朱”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学术研讨会,二程洛学与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与3个国家的3所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选送教师、访问学者和研修生出国讲学、访问、研修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校还长期聘请外籍学者、教师到校任教和进行科研合作。

德育工程

学校还积极推进学生德育环境工程建设,全面实行学分制,重视学生外语、数学、计算机、大学语文、人文社科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鼓励学生脱颖而出,尤其注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学校在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比赛”、“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中获得国家奖--项,省级奖---项,在河南省“大学生辩论赛”中获第一名,在全国大学生“菲力浦杯”足球赛河南赛区获第一名。学校大力推进的“德育环境工程建设”,2003年6月8日《光明日报》以头版头给予报道,2004年6月14日《中国教育报》给予专版报道,2004年6月在学校召开河南省高等学校“德育环境工程建设”现场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基础比较扎实,外语、计算机应用和实践能力较强,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朴实的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建校自今,学校已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6567人,还培养了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的286名留学生。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专家、学者或担任市、县领导职务,为国家和地方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0.15%,居于本省同类院校前列。2005年3月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

洛阳中考信息

洛阳学校大全

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理工学院

中铁隧道集团职工大学

洛阳轴成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洛阳市函授站

四川大学远程教育洛阳大学教学中心

洛阳有色金属职工大学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

洛阳大学

洛阳师范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