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贵州省 >>六盘水市 >> >>六盘水师范学院
六盘水师范学院
电话 :
地址 :
中考网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高考网 : 贵州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六盘水师范学院(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2015年12月,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学校。
   2017年入选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
   六盘水师范学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1985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2006年,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先后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
   截至2017年3月,学院占地面积131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万元,馆藏图书100万册,有实验中心(室)9个。
  有教职工739人,师资493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226人;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6826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多人。
  设有13个二级学院,1个成人教育部,开设37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2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历史沿革

校史溯源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前身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创建,学校分散在原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三处办学。

1980年,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分散在原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的教学点,集中到原水城特区朝阳新村(即现钟山区职业中学)办学,名称仍为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

1984年,六盘水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

1985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六盘水市师范学校

1984年,六盘水市为整合教育资源,撤销三个特区师范学校,集中在六盘水市明湖路(原六盘水市机关子弟学校)办学。

1993年,学校搬迁至松坪南路(现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六盘水师范学院附中)办学。

2003年9月,中共六盘水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并入六盘水师专,同时撤销六盘水市师范学校建制。

?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

1979年,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创建,时称“体师班”。

1987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中专班)。

2006年9月,将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转型发展

?六盘水师范学院

校园风景

2009年3月,经教育部评估,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六盘水师范学院。

2013年,学校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5年12月,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学校。

2016年10月,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6年11月,学校新增为贵州省“十三五”规划期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7年,学校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六盘水师范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3月,学院设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1个成人教育部,开设37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2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等10个学科门类。

二级学院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列教学部) 思想政治教育、城市管理 法律文秘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地理教育 文学与新闻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新闻与现代传媒方向)、秘书学 语文教育 外国语学院 英语 英语教育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音乐学 学前教育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应用数学、经济统计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学教育、小教理科、综合理科 电气工程学院 应用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环境工程 化学教育、科学教育、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理学师范类)、植物科学与技术(农学植物生产类) ?? 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建筑艺术学院 美术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 ??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 继续教育学院 业余、函授、自学考试专科与本科 ??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739人,师资493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226人,博士31人,硕士259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管专家24人,双师型教师56人。

省级教学名师(1人):彭望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25门。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个):采矿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 1个):采矿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2门):植物生理学、植物学

?学生成绩

截至2017年3月,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挑战杯”科技创新创业计划竞赛等学科竞赛和体育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50项、省部级奖360项,学生发明专利5项。

2017年1月,在2016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技能竞赛贵州赛区的决赛中,该校两位同学荣获一级组国家级一等奖,两位同学荣获一级组国家级二等奖;四位同学获二级组国家级一等奖;四位同学荣获二级组国家级二等奖。

2016年12月,在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校内选拔赛中,该校计科系2015级两位同学获得一等奖;计科系2014级一位同学获得二等奖。

2016年12月,在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贵州赛区选拔赛中,该校三位同学组成团队的参赛作品“重力势能驱动的自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荣获二等奖。

2016年7月,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该校矿业工程系一位同学获得机械类建模二等奖,两位同学获得机械类尺规二等奖。

2016年3月,在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软件类)中,该校计科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两位同学获得C/C++程序设计大学B组贵州省赛2个一等奖;一位同学获得Java软件开发大学B组省赛二等奖。

2015年7月,在2015年第四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贵州分站赛)”中,该校健美操队参加的氧舞蹈四级、大众健身操二级、大众健身操三级、大众健身操五级、广场健身操自选动作共5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8个。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采矿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 1个):采矿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动物学、植物学、采矿工程、物理与电子

学科类别 学科带头人 学科名称 学科创建时间 校级重点学科 田应洲 动物学 2011年 校级重点学科 艾德春 采矿工程 2011年 校级重点学科 李志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12年 校级重点学科 左经会 植物学 2012年 校级重点学科 林长松 生态学 2014年 校级重点学科 费虹 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4年 校级重点学科 胡明哲 物理电子学 2015年 校级重点学科 石开仪 矿物加工工程 2015年

学校荣誉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先后获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贵州省学校安全稳定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附属机构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附属机构(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

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创建于2006年,是一所受六盘水市教育局和六盘水师范学院双重领导的财政全额拨款的市直属全日制高级实验中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合格实验室4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省级科研实验平台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市级产业研发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2011协同中心1个,校级2012协同中心1个,校级科研机构9个。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1个):贵州省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中心

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

省级科研实验平台(1个):贵州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科研实验平台

省级合格实验室 (4个):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生物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省级产学研基地 (1个):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六盘水市野生油茶资源调查及良种采穗圃改建产学研基地

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市级产业研发中心(1个):六盘水市生物产业研发中心

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贵州西部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光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校级2011协同中心 (1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2012协同中心 (1个):乌蒙山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 (9个):贵州科学院六盘水分院、贵州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六盘水中药材研发中心,六盘水师范学院乌蒙山发展研究院、地域文化研究所、布依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三变”改革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6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49项、地厅级项目227项。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473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0篇,被SCI、EI、CSSCI、ISTP、CSCI等检索工具收录27篇;获国家授权专利460项;独立完成专著、编著13部。

2016年6月,该校国资处俞家海老师申报的《缅泰稻米产业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宣传部张武桥老师申报的《暴恐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风险放大效应研究》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

2015年10月,该校艺术系常亚恒老师申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获批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项目立项。

2016年度省社科规划课题立项一览表 项目类别 主持人 项目名称 级别 一般课题 刘朝明 基于贵州山地旅游背景下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研究 省级 一般课题 袁建伟 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培育与优化研究 省级 一般课题 许南海 明清贵州水利研究 省级 青年课题 黄忠顺 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研究 省级 青年课题 花琦 二战后德日国家形象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 省级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有馆藏文献总量约97.3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约73.33万册(含过刊合订本),电子图书24万册,中文纸质报刊1095种。拥有中国知网(CNKI)期刊、(CNKI)博士论文、(CNKI)硕士论文、万方硕博论文、超星电子图书、12000集超星专家视频、以及读秀和百链云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等8个数据库、试用数据库11个。馆藏文献已基本涵盖了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兼容、多载体并存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学术期刊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六盘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出版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工程、地质学、矿业工程、矿山安全工程、体育学、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文学语言研究、政治哲学历史研究、图书情报编辑档案研究、法学研究、教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化学物理学研究、课程改革研究。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交流或进修。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和台湾地区7所高校(环球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标识

校徽为圆形结构,上部红色校名,下部蓝色英文名称,中部蓝底圆图案,以山水形状托起展翅飞翔的白鸽。在山水间以红色数字“1978”标注出学院始建时间。

校徽以六盘水汉语拼音的首写字母“LPS”为设计主体,组合成为一只飞翔的白鸽形象,展示吉祥、纯洁、亲和、包容、向上的内涵。羽端圆弧形喻意为齿轮,展现六盘水以煤钢电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的特色;也展示了学院立足地方事业、融入地方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宗旨;“S”形状如倾泻而下的流水,既喻示了六盘水生生不息的“三线建设”精神,又有“为有源头活水来”和“上善若水”之意。

校徽底部以三条蓝色和四条白线相间的曲线组成,其形状既是“山”也是“水”,说明学院位于云贵高原的山水之间,又喻意六盘水于“三线建设”时成立、由四个县区组成。

校徽以红白蓝色为主色调,突出热情、明快、开放与包容,诠释了学院的办学历程、办学理念,体现学院追求更高目标、优秀品质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蓝白色同时也是水天自然之色,突出学院位于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体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人文观念,也与飞翔的白鸽秉性相吻合。

?校旗

旗杆校旗

蓝色旗:旗杆校 旗。象征着博大,永恒,象天空和大海一样的辽阔呈蓝色,赋予“厚德博学,范行求真”的意义,表现出一种美丽、理智、安祥与洁净和赋予智慧的意象。

红色旗:活动校旗。象征着热烈、冲动、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它赋予内外强劲的动力加快学院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传递出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的涵义,象征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

黄色旗:旗杆自由旗,象征着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它赋予学院走向金色的光芒,是知识财富的力量和学术自由的权利,是学子的骄傲。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博学、范行求真

校园琼影

厚德:即重视道德修养。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校训把“厚德”放在首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德育”首位的目标。该校作为贵州西部弘扬先进文化的高等学校,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广大师生员工养成正心修身、慎独范行、励志尚节、敬业奉献的优秀品德。

博学:即广采博览、广泛学习各种知识。语出《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只有博学,才能使人格物致知、科学严谨,在实践中按规律办事,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只有博学,才能适应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只有博学,才能成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和构建者。

范行:就是脚踏实地、行为规范、为人师表。在实践中言行一致、一以贯之,实现所追求的理想和抱负。范行,其内在实质是笃行,表现为既正己又正人,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即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丰富知识、发展知识,以实践为检验的标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求真:即求实、求是、求新,与时俱进。语出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强调尊重客观实际,不断探索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追求真理与真知。求真,是德之境界、学之追求、行之目标,是师生人格的不断完善和升华,体现师生员工的人格魅力。

“厚德博学、范行求真”八字校训内容积极健康,针对性、概括性强,语言精炼整齐、对称和谐,通俗易懂、流畅易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追求目标、精神风貌和治学态度,有利于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形象、弘扬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校风

团结实干、创新超越

团结: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唯有全校师生员工志同道合,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披荆斩棘,无往而不胜。

实干:方能兴邦。“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与勇气,又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毅力和作风。志存高远,真抓实干,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阻力所挡,方能一步一步实现宏伟目标。譬如行远,须始于足下,譬如登山,要迎难而上。

创新:意出《大学》所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与时俱进,勇于变革,敢闯新路。创新是事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超越: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是一种永不满足、永不停步、永不言败的崇高追求。只有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博采众长,改革创新,砥砺奋进,才能超越自我,超越别人。

?教风

勤勉治学、立德树人

教风乃一校教师群体之风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良的教风如春风雨露,可润泽万物;既养育学子心灵,又提升其思想境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特殊的身份和职业决定了为人师者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这就要求教师勤奋钻研、勉力上进、潜心学术,不断充实自我、提高学术修养。《孟子?尽心下》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师有了真才实学才能有道可传、有业可授。

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为首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前提。对教师而言,立德就是以高尚的品德修己以安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高校教师,要以人才培养为使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风

勤学善思、健体强能

勤奋学习,这是学生的本分。学习是强能之基,学习是修身之道,学习是成事之本。“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勤学既指要珍惜时光,钻研学问,博闻专精,又指见贤思齐,修身养性,厚德范行。善于思考,就是要重视所学与经验而不墨守成规,有开放的视野和探索事物奥秘的锐气。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学是成才的基础和前提,善思则是成事的要诀和关键。勤学与善思相结合,才有创新超越的可能。

强健体魄,修习心智,充盈生命活力。学生要能堪大任,身心康健乃是根本。苟无身心之强健,虽有才学,亦难有所建树。道德为先,学识为本,能力为上。将道德、学识等方面所获得的体悟付诸实践,方能成就事业,报效祖国。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理想凝聚为责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既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服务社会的本质内涵。

?校歌

校歌

《扬帆远航》

乌蒙磅礴,地久天长,凉都学子,沐浴朝阳。

我们踏着书籍的阶梯,勇攀高峰奋发图强!

啊!啊!你是文明的殿堂殿堂!培育我们茁壮成长。

成就我们人生的辉煌,成就我们摇篮摇篮!

成就我们人生的辉煌,成就我们人生的辉煌,成就我们人生的辉煌。扬帆远航,扬帆远航。

北盘红水,千年流淌,薪火传承,桃李芬芳。

我们积蓄知识的力量,大鹏展翅蓝天翱翔!

啊!啊!你是熊熊的火焰,照亮我们心中的梦想。

你是希望的灯塔火焰火焰!,照亮我们心中的梦想。

引导我们扬帆远航,引导我们灯塔灯塔!

引导我们扬帆远航,引导我们扬帆远航,引导我们扬帆远航。扬帆远航,扬帆远航。

社团文化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文学学术、实践服务、艺术文化、爱好兴趣、体育运动等各类学生社团33个。学校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学社开展的“高原风杯”有奖征文大赛,教育科学系学生美术作品集《教科苑》,学校田径运动会,校园文化活动月,诗歌朗诵、合唱、演讲等大赛。

部分社团列表 高原风文学社 英语爱好者协会 Freedom摄影协会 风雨篮球协会 春晖社 天籁音乐社 风云论坛社 书画协会 Crazy街舞协会 绿茵足球协会 桥牌协会 大学生家教服务社 旅游协会 光翼轮滑协会 乒乓球协会 窝魅?科创社 动漫社 大学生“绿营”环保协会 明鉴史学社 星辰吉他协会 数学建模协会 创业实训社 艺苑协会 青年励志协会 清泉诗社 大学生就业发展协会 中国文化典籍研读 精武协会 网球协会 推广普通话协会 魔术协会 同辈心理互助协会 计算机爱好者协会 参考资料来源: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周斯弼 院长   何林 副书记、纪委书记 蒋承云(兼) 副书记 傅亚频 党委委员、副院长 董明建、彭望书、程绪权、黄保红 、李志

历任领导

姓名 职务 任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母光宇 书记 1987.02-1998.05 谷平 校长 1980.10-1981.11 陈月枢 书记 1998.06-2000.10 王文楷 校长 1987.02-1999.11 袁仁庆 书记 2000.11-2005.12 2011.07-2014.05 李茂贤 校长 1999.09-2003.03 李培仁 书记 2006.01-2011.06 田应洲 校长 2003.03-2011.06 郁钟铭 院长 2011.06-2017.05

六盘水中考信息

六盘水学校大全

六盘水师范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