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原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636年的雷阳书院。
2000年成为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截至2013年,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9个(其中师范类专业30个),涵盖教、文、法、经、史、理、工、农、管、艺等10大学科门类;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6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2000人,教职工1450多名,其中教授131名、博士206人。
截至2013年,学院有13个院(部、系)。开设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烹饪与营养教育(师范)、园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技术学(师范,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学(师范)、科学教育(应用科学与技术,师范)、地理科学(师范)、机电技术教育(数控技术)、机电技术教育(师范,数控技术)、机电技术教育(师范)、工业设计、汽车服务工程(师范)、汽车服务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金融数学)、美术学(师范)、书法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装设计、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广播电视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历史学(师范)、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学、社会工作、心理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语文教育)、小学教育(师范,数学教育)、学前教育(师范)、特殊教育(师范)、财务会计教育(师范)、财务会计教育(非师范)、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英语(师范)、翻译、商务英语、日语、体育教育(师范)、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健身指导与经营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水上运动休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对外武术)等59个本科专业。[1] 岭南师范学院二级院系详细
截止到2014年,学院共有教职工1450多名,其中教授131名、博士20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0.2%、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78.6%,具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教师123人。省级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团队学科建设2013年学校招生网显示,学校有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截至2014年,学院有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师培基地4个,省级教学平台3个,广东省高校研究平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1个,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1个,湛江市重点实验室1个,湛江市科技服务中心1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建设平台2个,省财政支持建设平台1个,教育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地方文化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3个及研究所56个。国家级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师培基地: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师资、幼儿园园长、学前教育师资省级教学平台: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研究平台:广东高校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热带边缘特色植物资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校级研究机构:教育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地方文化研究院
截止到2013年3月,学校承担了900多项各级教学和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8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多篇,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23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科研成果获得湛江市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鉴定科研成果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学科团队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86篇,其中被SCI、EI收录93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项目名主持人编号项目名主持人1数学物理模型孤立波的存在性及稳定性: 空间动力学方法邓圣福2一类非凸不适定问题最优对的存在性及不存在性栾姝3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的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王胜4含节点的低维纳米输运体系电子声子输运机制及节点对输运性质的影响研究全军5MYB转录因子对荔枝花色素苷降解的转录调控研究敬国兴馆藏资源截止到2013年,图书馆藏书183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2000多种、电子期刊22000多种,拥SpringerLink全文期刊、世界科学出版社电子期刊、EBSCO、“随书光盘检索”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学术期刊《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是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6期,逢双月25日出版。于1980年9月创刊,自1992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4?134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4702。
截止到2013年,从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300多人。同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30多所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每年出国学习、实习、研习的学生超过百人。2008年,学校被命名为“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以钟为主图案,有时间、积聚与警示的意义。表明源远流长,同时取其“钟铎声声,人文日新;昌明博大,蒸蒸日上”之意,预示恢宏壮阔的发展前景;以正圆围绕方钟,表示具有“自强不息、发展不已”精神的湛师人追求完美与和谐。钟取“人”形,喻示教育以人为本。圆周上部的校训,说明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圆周两侧的三层枝叶,表示枝繁叶茂,正蓬勃发展。圆周下部的中英文校名以蓝色为背景,既表示南海之滨,又喻示了学院“立足湛江,面向全省,走向全国,胸怀世界”的发展定位。
崇德厚道、弘扬学术、严谨治学、追求卓越
崇尚学术、严谨治学、拒绝平庸
《大学精神代代扬》作词:郭泽深(曾任校长)作曲:陈旭日出东方,海涌雷阳,湛师历程,源远流长。崇德厚道,高山仰止,追求卓越,昌明文章(崇德厚道,为人师表,弘志信勇,英才四方)。创新强校步步高,大学精神代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