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昆医大,云南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
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昆明医科大学历史悠久,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
2012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批,学校正式由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12人,全日制在校生12530人,校园占地面积1585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353万元,纸质图书153万册,17个学院(部),23个本科专业。
昆明医科大学是云南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79年来,培养的7万余名高级医学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院校,1996年获准具有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资格,1998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和2003年分别成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单位,2006年批准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获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医学副教授职称评审权和留学生招生权。2012年5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成为云南省唯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省属重点医科大学。
1933年昆明医科大学前身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建立。1956年昆明医科大学建院。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院校。1996年获准具有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资格。1998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和2003年分别成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单位。2005年,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招收药学专业硕士生。2006年批准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获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新增第二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医学副教授职称评审权和留学生招生权。2012年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10月举办“昆明医科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有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6个。《昆明医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发行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昆明医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学校建立了由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39所实习医院、17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9个法医学实习基地、6个预防医学实习基地、4个药学实习基地、2个法学实习基地、3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习基地和3个卫生管理系统、验光配镜专门机构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网络。第一、二附属医院是首批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被国家指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价格进万家诚信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一、临床医学类
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五年;学生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包括以下各专业:
1.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通科医师。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掌握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症的初步处理;具备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2.临床医学专业(肿瘤方向)培养从事临床肿瘤防治工作的专科医师。本专业采用“3.5+1.5”培养模式,即学生录取在临床医学专业,入学后,其中3.5年的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同步,进行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学习,1.5年根据报名和遴选进入肿瘤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实习。学生需掌握临床医学及肿瘤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临床医学和临床肿瘤专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3.麻醉学专业培养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疼痛治疗和急救工作的临床麻醉医师。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麻醉的操作技术;具备临床麻醉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麻醉、急危重病例的紧急处理、复苏、监测与生理机能调控等工作。
4.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医师。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医学影像设备的构造原理;具备医学影像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工作。
5.医学检验专业培养从事医院、血站及防疫部门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临床检验医师。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医用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原诊断学、血细胞形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常用仪器的基本构造、性能和操作方法;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检验医学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具有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6.法医学专业培养从事各种法医学鉴定工作的法医师。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各种法医学检验鉴定技能;熟悉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与法医学有关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医病理学基本理论,法医尸体解剖和病理检验的基本技能,法医病理诊断和死亡分析,出具法医病理学鉴定书;学习法医物证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常见法医物证检材的检验技术,出具法医物证鉴定书;掌握法医毒物分析检材采取和送检的原则,常见毒物的分析技能;掌握法医临床学活体损伤、伤情、伤残等检查及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司法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及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初步能力;具备法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各种法医学检验鉴定及其与法医学有关的检验技术工作。 课程设置有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课及专业课,主要课程有: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法医学概论、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法医临床学、司法精神病学、刑事科学技术、实用法律、犯罪心理等。
二、口腔医学类
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五年;学生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从事口腔医疗和保健工作的临床医师。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学习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口腔修复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具备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医疗和保健工作。
三、预防医学类
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五年;学生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公共卫生医师。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与疾病作用的规律;学习应用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制订防治对策;具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
四、理学类
除护理学专业招收文史类及理工类考生外,其余专业仅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1.药学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学分析和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临床用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筛选方法,药物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原理、方法,具备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检验、鉴定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层次药学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级医疗机构、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医药公司、药品生产企业、社会药房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工作。 课程设置有药学、基础医学、化学,主要课程有: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学、药物毒理学、核药学、中医药学、临床医学概论等。
2.护理学专业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研究的高级护理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学习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术及专科护理和重症监护的技能;具备医院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高级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3.康复治疗学专业为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ICU、神经内外科、骨科、烧伤整形科、老年病科、康复中心培养并输送康复治疗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基本知识;掌握检查、分析身体伤残程度的方法及现代康复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等并能运用上述方法对各种功能障碍进行治疗。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专多能,既符合国内标准,又接近国际标准的物理治疗师及作业治疗师。学生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管理学类
招收文史类考生,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执法的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公共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及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学、药事管理学、卫生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医院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
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培养从事医疗保险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知识,掌握经济学、保险学知识;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经营,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和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征缴、支付、管理知识;社会医疗保险政策调研、医改方案制定、调整等知识。具有一定的政策分析和政策评价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自动化和数据管理,能够阅读外文专业资料,胜任各级政府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和医院医疗保险相关工作和社会保险业务工作。
六、法学类
招收文史类及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法学专业(医事法学方向)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执法监督机构、各级医疗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培养从事卫生行政执法、医事法律服务的懂医学的应用型法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医事法学、卫生行政执法的处理和诉讼。课程设置有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课及专业课,主要课程有: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及行政复议法学、商法、国际法学、法律文书协作、医疗纠纷与法律处理、法医学、卫生法学(含卫生执法与监督)、卫生事业管理学、药事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与社区卫生等。
云南省皮肤病研究所、云南省胃肠病研究中心、云南省白癜风临床研究中心、云南省银屑病治疗研究中心、云南省腋臭基础研究室、云南省男性病防治中心、云南省妇科疾病研究治疗中心、云南省性病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心。
附一院12个云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云南省神经与精神医学研究所、云南省神经与精神医学研究所心理治疗研究培训中心、云南省神经与精神医学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中心、云南省急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口腔颌面外科研究中心、云南省骨关节外科研究中心、云南省围产医学保健研究中心、云南省皮肤病性病临床研究中心、云南省视光学研究中心、云南省医学影像临床应用研究中心、云南省儿童内科疾病研究中心
附二院11个云南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云南省肝胆胰外科临床研究中心、云南省亚低温治疗研究中心、云南省康复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烧伤研究中心、云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研究中心、云南省神经与精神医学研究所脑血管疾病研究室、云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冠心病基础研究室、云南省泌尿外科研究室、云南省皮肤病性病临床研究中心红斑狼疮研究室、云南省护理学研究室
附三院3个云南省大肠癌临床研究中心、云南省肿瘤化疗研究中心、云南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研究中心
附四院2个云南省牙病防治研究中心、云南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研究中心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研究室
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是卫生部首批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是云南水平最高的肿瘤和口腔疾病防治中心。附属医院一流的医疗和师资队伍、一流的医学科研能力、一流的医教研仪器设备和一流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云南医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昆明医科大学是云南省最大高等医学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建院。78年来,培养的万余名高级医学人才为云南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贡献。学校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院校,1996年获准具有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资格,1998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和2003年分别成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单位,2006年批准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获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新增第二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医学副教授职称评审权和留学生招生权。2012年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面临形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带来的影响愈显突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云南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明确指出,云南要分三步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国内外形势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也对高等医学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社会经济支撑力不断增强,教育技术水平与手段大为提高和改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对医药卫生人才质和量的需求不断提高,高等医学教育的宏观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带动和促进了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显著。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教育发展不平衡,高等医学教育尤其是云南高等医学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及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不足,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滞后。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矛盾和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之间的矛盾都十分突出。
老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西路191号昆明医科大学。
新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城雨花街春融西路1168号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中考信息
昆明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