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云南省 >>昆明市 >>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电话 :
地址 :
中考网 : 云南省 | 昆明市 |
高考网 : 云南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昆明理工大学坐落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创建于1954年(甲午年),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法、文、艺术、医、农、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称小211工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之一。
  学校有教职工3900人,其中,专任教师2351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1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兼职两院院士23人,院士工作站8个。
  

基本概况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法、文、艺术、医、农、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教学条件
昆明理工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在3378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及兼职两院院士16人;博士生导师73人,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10人;在172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79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033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6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26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后备人才10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1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

学校分为莲华、新迎、白龙校区,都坐落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市区内,共占地1800亩。图书馆藏书228万册,有中外文期刊3300多种,电子图书30万册,是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西南地区有色金属文献中心。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环保总局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检测站、2个省级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2个省级示范实验室,1所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和1所甲级资质的环评所。

院系设置

昆明理工大学现设有18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和2个教学部,有60个本科专业。学校在全国部分省市设有30个函授站,有56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学生毕业面向全国就业。学校所有的本科专业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都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的资格。学校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0个硕士点、2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1个ΜΒΑ授权点。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的重点学科。 现有各类学生49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2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2000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现有508名国防生在读。

捞鱼河畔

莲华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 理学院 研究生部 应用技术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新迎校区:电力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白龙校区: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社会科学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交通工程学院

独立学院:津桥学院

与楚雄州政府合作办学:楚雄应用技术学院

院士风采

王希季,白族,教授,云南大理上末人,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1937年?1938年肄业于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原昆明理工大学之云南工学院前身之一部)。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空间返回技术专家,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是中国火箭探空技术学科和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学科的创始人之一,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戴永年(1929.2.9-)云南通海人。1951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采矿冶金系前身-云南大学工学院矿冶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

张国成,云南昆明人。195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专业。1952年考入云南大学工学院。著名的稀土冶金专家,中国稀土冶炼分离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金辉,彝族,1992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入选候选人。

何天淳,1977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机械系,2010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殷之文,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1942年毕业于原昆明工学院采矿系、冶金系之前身,我国功能陶瓷的首创者,在国际功能材料科学界有广泛的联系和声誉。先后被选为国际铁电体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

徐祖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38年10月-1942年7月昆明工学院采矿冶金系前身学习,获工学士学位。

学科建设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2009-2011),本轮共有391所高校参加,110所“211工程”高校及大部分省、部属重点高校参与了本次学科评估。本轮评估中,昆明理工大学共有18个专业参评。(以下为同档次的并列排名)

科研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

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60项,出版论著910部,专利授权2247项;2011年科研经费规模达5.62亿元。2012年科研经费规模达6.77亿元。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3篇;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1名;2012年,有色真空金属冶金创新团队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之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2年12月,“复杂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和“西部典型行业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被正式认定为2012年度云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戴永年院士为首开发的「硬锌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锗铟银」成果,2003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李梦庚教授为首研究发明的「电热连续结晶机除铅、铋工艺」被西方冶金界称为「二十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

在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昆工的张文彬教授课题组主持的“难处理氧化铜矿资源高效选冶新技术”和杨斌教授课题组主持的“从含铟粗锌中高效提炼金属铟的技术”同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昆工袁子荣教授参与的“富氧顶吹-鼓风炉强化还原-大极板、长周期电解炼铅新工艺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2011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昆工副校长彭金辉教授主持完成的“新型微波冶金反应器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时,昆工王晓东教授、吴建德副教授参与完成的“复杂地形长距离铁精矿固液两相浆体输送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1月18日,昆工副校长王华教授课题组参与完成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重大成果的取得又一次彰显了学校在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征途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云南省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质量工程

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

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12项;新增“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篇;从2009级本科生起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年终就业率超过95%。自2012年起,学校所有专业在云南省内均为一批录取,生源质量大幅提高。

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

申报获准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学校自筹资金进行两轮重点学科建设,第一轮投入5786万元,第二轮从2008年起五年内投入5亿元。博士后流动站由4个增至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5个增至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27个增至41个,硕士点由44个增至12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由18个增至27个;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级重点(含培育)学科由1个增至2个,新增省级重点学科8个。大力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投入经费2515万元立项建设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7个校级创新团队和1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投入1310万元建设12个学术团队。

人才强校战略

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7人被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36人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2人被授予“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8人分别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和“云南省教育功勋奖”。

教学成果

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新增科研项目1754项,其中纵向688项,横向1066项,科研合同经费达6.26亿元;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戴永年院士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3项,已获授权专利100项;出版论著314部;发表论文6644篇,其中被SCIE收录104篇、EI收录121篇、ISTP收录98篇。主办有《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及社会科学版)两种公开刊物,其中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起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昆明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我省和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用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科技开发与应用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咨询中心。

文化传统

校训:明德任责,致知力行

校风:励精图治,求实奋进

教风:德高业精,教书育人

学风:勤奋,博学,实践,创新

办学理念:以特色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服务获支持

学校传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

学校精神:根植红土,情系有色,坚韧不拔,赤诚报国

校训释义:

“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致知”: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

“力行”:出自《朱子语录》:“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

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致知力行”出自1922年(壬戌年)成立的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校训“自尊、致知、正义、力行”。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50周年校庆时,提炼了校训,昆工作为东陆大学一个重要后继者,结合理工大学特质,亦继承了部分该校训。

办学特色

1、熔铸“红土精神”锤炼“有色人才”

红土高原坤厚载物,孕育了有色金属王国。发轫红土的昆明理工大学,肩负为云南经济社会建设和全国有色矿冶行业培养人才的双重使命,不畏有色矿冶及西部边疆的艰苦条件,立足云南、融入云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熔铸了“根植红土、情系有色、赤诚报国”的“红土精神”,凝练成“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造就了10余万名具有“红土精神”的“有色人才”,勤奋实干、敬业奉献,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2、“有色金属”学科专业建设改革独树一帜

在近60年的办学实践中,大力促进有色矿冶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断进行专业延伸拓展,构建了“大有色”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以地质找矿、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与制备等为特色和龙头学科,以机械加工、自动控制、环境保护、资源再生与利用等为支撑学科,以水利电力、民族民居建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生物化工、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拓展延伸学科的“大有色”学科专业体系。

知名校友

政界

?杨保建,78级有色金属,云南省,民革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

?刘北辰,56级机械,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云南省会主任。

?刘邦瑞,43级采矿冶金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

?罗黎辉,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郑心穗,73级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民革中央常委。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苏正国,59级机械系.任第九届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

?龙潜,昆明工学院副院长,周恩来的秘书,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

?李汉柏,77级水电建筑专业。云南省副省长。

?王德学,81级采矿系硕士学位,担任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江,78级炼钢。担任云南省组织部部长,副省长等。

?张田欣,97级管理工程研究生。任文山州委书记,昆明市市委书记等。

?李新华,72级化工系。任云南省副省长。

?竺良甫,建国初期机械专家。民盟副主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车荣福,81级采选系采矿,广西党委常委、南宁市市委书记,会党组副书记等。

?丁绍祥,1993年管理硕士,云南省党组成员、副省长。

?刘圣华,86级矿机专业,黄石市副市长。

?贺毅,外语系,云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杨军,临沧市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部长。

?杨福生,78级采选系采矿专业,1997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红河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

?潘祖和,金属压加,云南财大党委副书记。

?王俊强,81级自动化控制系。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

?帅江,87级环境工程系,贵阳市两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杨光成,78级化工系,十五十六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

?何天淳,77级机械,1985年硕士,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大校长。

?肖正学,采矿系,西南科大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

?夜礼斌,管理研究生。云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昭通市委书记。

?朱洪,1982年化学系,文山出入检局副局长。

?陈亚东,84级选矿工程专业。贵州省都匀市党组书记。

?王树芬,79级有色金属冶炼专业学习。云南省会副主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企业界

?罗建川,81级采矿专业。中国铝业执行董事/总裁。

?刘凤山,87年选矿专业。华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肖同友,69级炼钢,全国人大代表、南钢董事长、党委书记。

?敖宏,82级冶金系。中国铝业副总经理。全国青联常委、中央企业青联副主席.

?王永选,80级采矿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段华生,65级机械,云南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俞瑞方,83级机械,红云红河集团副总裁。

?叶世兴,85级机械。玉溪烟草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云南红塔集团党委副书记。

?李穗明,83级机械,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张嘉滨,83级机械。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郭忠诚,昆明理工大学恒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获教育部第五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田永,82级有色冶炼。云南冶金总公司副总经理、云南铝业公司总经理、云南省工业经济联副会长。

?王长勇,97级研究生班。昆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长。

?余自?,82级铸造专业。攀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张嘉滨,85级机械系。昭通市烟草公司经理,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局长,昭通卷烟党委书记、厂长。

?李勇,78级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中国有色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王继光,88级机械制造工艺设备专业,2001级“矿物加工”工程硕士。攀钢(集团)矿业公司经理。

?寇伟,83级电力系电厂热能动力,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吴云红,87级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水电十四局副局长。

?高盈孟,82级水工建筑专业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他盛华,78级化工机械专业,2000年工商管理研究生。云南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董华,82级化工机械。云天化董事长总经理;国家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云南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付军,85级采矿,1985年至1988年采矿硕士。云铜副总,云轻纺总经理,云南医药集团党委书记。

?路东尚,82采矿工程系,研究生学历。山东招金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

?董英,82选矿专业。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郝蜀东,71采矿专业。昆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科技界

?李梦庚,是我国著名的锡冶金专家,现代锡冶金火法精炼技术奠基人,连续螺旋结晶机的发明者,被美国冶金专家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冶金部科技大会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刘纯鹏,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成员,中国金属学会有色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及重有色冶金学术委员,云南省科委专家顾问组副组长,云南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等职。美国著名团体TMS(会员)。

?魏一鸣昆明工学院毕业,获昆明工学院硕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毕谦,57级机械系;于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一年半。曾先后担任昆明工学院基础部建力系系主任;兼任云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常鹏北,创建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电渣冶金研究室,解决了电渣冶金、等离子冶金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在高温超导、纳米级材料、超细锑白、炼锡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较大成绩。

社会评价

本校在全国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09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项目统计排序位列第6位,与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4所高校并列第11位。在全国高校获2009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项目统计排序中,与北京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9所高校并列第16位(其中我校位列第11位)。

本校在《2010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10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100名。

本校在武书连2011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名第68名。

本校在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排名第56名。

本校在2011中国大学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排名第28名。

本校在武书连2012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名第67名。

本校在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第101名。

本校在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排名第29名。

本校在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重大科技奖励排行榜排名第43名。

本校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三星级大学,入选区域内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最高的研究型大学,是中国两岸四地各区域创建综合研究类“中国高水平大学”的生力军。

昆明中考信息

昆明学校大全

云南艺术学院

昆明学院

云南孜轩阁网络技术教育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医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大学

西南林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