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学院是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的一所山西省省属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
学院坐落于三晋腹地、晋商故里——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太旧、大运高速公路和石太、同蒲铁路交汇点,是山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教育对外交流的窗口。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诚信、敬业、睿智、创新”的晋商精神赋予晋中学院以得天独厚的学术养分;旺盛的人才需求、发达的基础教育、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
晋中学院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晋中师范专科学校,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最早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共培养和输送了50000余名合格师资和其他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现占地面积500多亩,另有规划用地700亩,校舍建筑面积20.86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6225余万元。
图书馆藏书81万册,各类现刊950余种,电子图书9万种。
学院校园网覆盖全校所有教学、科研、教辅、办公、生活场所,联网计算机3000多台,为教学、科研、远程教学、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晋中学院现设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械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
现设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15个,涵盖文、理、工、法、经、管、教等7大学科门类,有本科和专科两个办学层次,学院面向山西、天津、重庆、辽宁、宁夏、河北、河南、江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安徽、四川、湖南、山东、吉林、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1000余人,远程开放教育学员5000余人,继续教育学员2400余人。
学院在职教职工1002人,专任教师732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180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250余人。
在教师队伍中,有一批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此外,学院还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聘请4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级以上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一主一辅一副多能”、“‘两课’‘3 1 1’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等课题曾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
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论著、教材285部,获省级以上奖励109项。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82篇,其中有近50篇论文被SCI、EI、SSCI等收录。
学院有晋商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语言与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毽球协会科研培训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
学院还承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6年“体彩杯”全国毽球培训推广活动和2007年全国毽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暨毽球国家级裁判员考试。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建校以来,培养了多名科学家、知名学者、教授、政府官员、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工程师和成千上万的不同岗位的先进分子。
在近几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英语竞赛、艺术比赛中,学生共获得5个全国奖项。
特别是学院毽球队在全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上夺得4金5银,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得男子团体银牌、混合双打铜牌,毽球队有6名队员被共青团山西省委授予山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一名队员被国家毽球队特招。
近年来,晋中学院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同类学校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本科生考研率保持在15%左右。
学院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坚持实行学生“三自”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1997年山西省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在晋中学院召开,同年被省教委命名为“山西省文明学校”。
1998年,山西省政府授予晋中学院“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称号。
学院不断拓展开放办学之路,先后与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本专科函授教育、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
并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埃及荷尔旺大学、日本上智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展望未来,云程发韧。
晋中学院将继续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省,拓展功能,打造特色”的办学方针,强化面向区域、服务基层、多种形式办学、多功能综合发展的特色,按照学院建设“三步走”的既定战略目标,全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院的持续快速发展,把学院建设成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输送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合格师资的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地及其参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综合服务基地,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晋中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晋中学院是由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晋中地区教育学院和晋中地区职工大学合并后升格而成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
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历史最长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学校原址在晋中市榆次区迎宾路(现武警8650部队驻地),当时学校有教职工40多人,学生400余人,设有语文科、数理科、生化科、体育科。
1962年学校在国家困难时期奉命停办。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主校址在晋中市榆次区长宁镇,部分学科设在榆次一中,复校初期学校有教师20余人,学生300人,设有中文科、英语科、数学科、物理科、化学科等。
1980年搬迁至晋中市榆次区文苑街1号。
1998年10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晋中地区教育学院撤销建制,其人员设备并入晋中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更名为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12月,晋中地区职工大学并入,学校成为山西省合并院校中地理位置最佳的学校,也是晋中市唯一一所融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为一体的普通高等院校。
2001年,与省内最高学府山西大学联合办学,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晋中学院。
2013年9月,山西大学城建成并投入使用,晋中学院整体迁入山西大学城。
2015年4月,与山西大学深化合作签订《山西大学支持晋中学院战略框架协议》,为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截至2015年3月,学校下设14个全日制本科二级学院以及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个成人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1个(含方向)。
截至2014年5月,学院在职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200人,山西省教学名师9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500余人。在教师队伍中,有一批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此外,学院还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聘请40多名著名教授、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审批时间 毽球教学团队 郭贤成 2009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力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5门校级精品课程: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中国旅游地理、分析化学;63个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4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4个校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学
山西省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小学教育、旅游管理、环境设计
院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新闻实验教学师范中心
?教学成果
学校在大运会上夺冠场景学院长期注重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一主一辅一副多能”、“‘两课’‘3+1+1’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等20多项教改课题曾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至2015年4月,学院有7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门省级精品课程,9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4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有9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有校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校级重点建设课程63门,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64项。
学院的9个教改项目“构建‘两课’‘3+1+1’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形势与政策》‘2+1’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研究”等分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由数学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的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由美术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省级二等奖、三等奖;由外国语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的CCTV杯高校英语口语大赛获山西省一、三等奖;机械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二、三等奖,取得了三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的佳绩;学院毽球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毽球锦标赛、世界毽球锦标赛等大型比赛中夺得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双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男子团体亚军、女子双打亚军、混合双打亚军等佳绩,一名队员被国家毽球队特招。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7个校级科研机构。
?晋商文化研究所
?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科学研究所
?语言与文字应用研究所
?机械技术研究中心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所
?中国毽球协会科研培训中心
至2015年4月,学院争取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5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65项。学院获得市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197项,其中获省部级、厅级科研成果奖19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8项,申报专利2项。出版著作500多部,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80多篇,被SSCI、SCI、EI、ISTP收录20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7篇。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先后与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本专科函授教育、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并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埃及荷尔旺大学、加拿大希尔克学院、泰国泰华教育协会、新西兰女皇教育集团、日本上智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住宿条件完善,实行公寓化管理,学院建 有4人、6人、8人间等不同规格的学生公寓楼,各房间均配有鞋柜、书桌、书柜等用品,其中4人间并配有卫生间、阳台等设施;6人间为主要住宿规格。学院食堂及后勤服务设施完备,能满足学生的各项生活要求。
学校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为51.66万平方米。
晋中学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以北、大学街以南、定阳路以西,是已经进驻山西高校新校区的八所高等院校之一,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省属重点高校毗邻,新校区建有图书馆、体育馆(日常体育运动不能进入)、游泳馆(未建成)、大学生活动交流中心(未建成)等,硬件设施趋于完善。
1997年山西省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在晋中学院召开,同年被省
教委命名为“山西省文明学校”。
1998年,山西省政府授予晋中学院“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称号。
晋中学院学生社团文化丰富,举办过校园歌手大赛等多项文化体育活动。地平线轮滑协会、书法协会、英语交流协会、吉他协会、新风采协会、绿色环保协会、怡源心理协会等70多个社团协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党委书记:刘玉平
党委副书记、院长: 孙西欢
党委副书记:李大公
党委副书记:南志珍
纪委书记:薛建武
副院长:李长萍,柴达
副院级调研员:侯丕义
文榕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谢泳:厦门大学教授。
郑义: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专业作家。
李海旺:山西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