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
电话 : 3196169
地址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新区杏坛路1号
学校简介 : 济宁学院的校舍、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占地面积1194亩,校舍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
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馆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有阅览室17个,阅览座位3500个。
现有纸质图书9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600余种、8.6万册。
另有电子图书22.13万册、近10年国内中文全文电子期刊和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2717.77万篇容量),2个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现有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3952万元。
拥有电脑音乐制作系统、激光拉曼光谱仪、啤酒自酿设备、发酵罐、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数字显微图像教学系统等一批较为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
多媒体教室44口、7724座,语音室8口、736座。
校园网投资1160万元,使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广播、有线电视、卫星接收等10大基础平台,网络应用已开发13项,集网络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资源、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等功能于一体。
★师资队伍长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高层次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学校现有教职工814人,其中专任教师567人,有教授36人,副教授142人;博士9人,硕士275人;在读博士生20人,在读硕士生66人。
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5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人。
★专业、学科设置学院设有15个系,10个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7个,非教师教育专业25个,涵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5大学科门类,以人文科学、理学为主要学科。
拥有电教中心、网络中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心和生命科学、物理与电子等8个实验中心,共91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7803人。
★科学研究学院重视科研工作,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近5年,承担国家基金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35项,其中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1项。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承担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奖励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近5年我校教师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17项,其中省级(含教育厅等)科研成果奖48项。
出版著作、教材89部。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85篇,其中国内外核心期刊420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8篇,被SCI、EI等收录108篇。
★办学理念及育人体系学院坚持“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师德师能,构建了优质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和以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和教师技能培养为重点的育人体系。
★校训、校风、学风学校环境优美,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经过57年的办学砥砺,已形成“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至诚至朴,求是求新”的校风和“学而不厌、切问近思”的学风。
历史沿革
1951年,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成立。
济宁学院1953年,滕县、湖西专区合并,学校随之更名为济宁专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61年更名为济宁地区教师进修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1958年、1960年,济宁师范学校曾在曲阜和济宁两度建立、两度下马,人、财、物并入教师进修学校。1962年该校由滕县迁到济宁与济宁师范学校合并。1971年,在济宁师范、曲阜师院附中的基础上,学校恢复重建。197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98年,与济宁教育学院合并。2000年,济宁艺术学校、济宁师范学校并入。2007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济宁学院。
办学规模
办学设施
学校占地1613亩,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52余万册,中外文期刊近4000种,电子图书65万余种,电子期刊2.3万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000余万元。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146人,专任教师847人,教授4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6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54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知名教授:黄桂友博士其研究领域涵盖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美对比文学以及中美文学研究,先后在中、美多所大学讲授过美国文学,迄今为止已出版发行学术专著十余部,在中、美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多次应邀出现在美国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就高等教育、亚裔美籍人等问题所做的访谈节目中,被收录进《美国教育名人录》、《美国名人录》和《二十世纪两千名杰出学者名录》。
院系专业
学校设19个系(院、部),有33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招生。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5055人。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经济学、英语、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酿酒工程、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音乐学、舞蹈学、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金融工程(金融与财务外包方向)、经济学(金融与财务外包方向)、经济学(网络商务与物流外包方向)专科专业语文教育、文秘、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金融与证券、英语教育、旅游管理、心理咨询、初等教育、学前教育、数学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装饰艺术设计、体育教育济宁学院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56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注重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服务地方工作,制定了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成立了23个优势学科研究所,建设了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1个,省三星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近期内又启动了“安全工程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工程研究”、“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3个中心以及“应用化学”、“智能信息控制实验室”等8个“十三五”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的建设工作。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
科研成果
学校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现有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24门、近年来,获省教学改革研究立项1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学校承担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78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部级5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771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59篇,出版著作、教材100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学校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50.1万册,中外文期刊3949种,中文报纸55种,电子图书80万册,电子期刊2.3万种,优秀博硕士论文170万篇,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exam网络学习资源数据库、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爱迪科森就业培训数据库、网上报告厅等15个数据库,占磁盘阵列空间17.95T。学术期刊学校主办的《济宁学院学报》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收录。
学术交流
学校重视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与密苏里大学、玛丽维尔大学、圣托马斯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新西兰商学院、山口福祉文化大学、极东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截至2013年9月,先后有美国、瑞典、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澳门的教育交流访问团来校考察,与俄罗斯哈巴师大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有10余人次先后前往美国、希腊、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
校园文化
校风校训
校风:至诚至朴,求是求新校训:博学笃志,择善敦行学风:学而不厌,切问近思
社团组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立学生社团61个,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了校园文化品牌,拓展了素质教育的空间。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50余项,在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学校团委下属有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国旗护卫队、礼仪队等学生组织。各个院系一般设有学生会等组织,根据各自院系的具体情况还设有其他相关社团。
交流平台
学校贴吧:济宁学院吧
学院贴吧
2009年5月26日,百度贴吧大改革,同年7月底,大学贴吧改版,成为了不开放式的班级俱乐部模式,为了给所有的济宁学院学子一个温馨自由的交流空间,灬只想王宝钏决定建立一个新的贴吧来实现原济宁学院吧的功能,既用济宁学院拼音【JNXY】创建了贴吧。贴吧名字:JNXY。
在吧友的共同努力下,JNXY吧渐渐形成了新的风格,而JNXY吧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JNXY吧作为原济宁学院吧的替代贴吧,实现了原济宁学院吧功能,成为人们关心、关注、了解济宁学院的一个网上交流平台。济宁学院吧主要着力于校内讨论、活动宣传、学校介绍、新生疑问解答,交流互动等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济宁学院吧的发展会更进一步!
2011年6月,JNXY吧,实现跳转,即输入“济宁学院”自动跳转至“JNXY”。
学校领导
姓名职位郁章玉济宁学院党委书记吕灵昌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谢安庆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庆成济宁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德胜济宁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朱松涛济宁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德芳济宁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许记中济宁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