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济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教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高等学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6 年的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学校先后隶属于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 2000 年开始实行部省共建、以省管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之一。
2007 年,学校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工委唯一共建高校。
2011 年,浙江省与国防科工业局签署协议,明确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校区占地面积 2000 余亩,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 28000 余人,教职工 2200 余人。
1956年3月,创建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8年6月,学校更名为杭州航空工业学校,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8年12月,学校下放,与浙江机械专科学校(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机科合并 为浙江电机专科学校,隶属浙江省机械厅。
1961年4月,更名为浙江机械工业学校,隶属浙江省机械厅。
1962年11月,中央回收,隶属第三机械工业部。
1963年3月,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管理。
1965年1月,更名为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970年2月,学校改厂,更名为学军机器厂,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
1973年5月,中央批准恢复办校,成立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
1980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管理体制为“实行第四机械工业部、浙江省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关系”。
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生。
199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与原杭州大学联合申报“电路与系统”博士点获批。
1997年,电子工业部和浙江省签订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协议。
2000年5月,学校管理体制实行重大变化,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并被浙江省列为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 经教育部批准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
2004年5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7年,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前身)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首次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年,学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1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协议,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年8月,获批成为研究生推免单位。
未来两年内,该校将停招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应用物理学、海洋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环境科学、经济统计学、编辑出版学、工业设计等11个本科专业。
杭电校门共享(双聘)院士(5名):倪光南 、童志鹏、王小谟等
截至2018年4月,学校设置有20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
名单如下:
学院设置 开设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海洋工程与技术、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经济学院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统计学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业工程(中德“3+1”培养)、工业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保密管理 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传播学、印刷工程、包装工程 人文与法学院法学、社会学、编辑出版学、汉语国际教育会计学院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财务管理、审计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英语(复合型) 卓越学院 理工实验班、经管实验班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网络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学院)浙江保密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截至2018年4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MV)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授予权及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7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共有8个参评学科上榜,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获得B+。
学术性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术性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数学、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
国防特色重点专业(2个)
国防特色主干学科(1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各级重点学科名单 省重中之重学科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第一批省重中之重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路与系统 第二批省重中之重学科 海洋机电装备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 数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材料物理与化学 轮机工程 环境科学 会计学 企业管理 电路与系统(独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应用数学 环境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 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电路与系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截至2018年4月,,学校设有35个研究所,拥有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和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
2017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认定第八批“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通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认定为“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国家“111计划”:信息物理系统感知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商务与会计电算化、特种加工、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材料与器件、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通信信息传输与融合技术实验室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射频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4个):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产业
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决策科学与创新管理
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硬件关键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五”计划重点攻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 、“863”、国际科技合作、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逾亿元。一批优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奖励。2006 年-2014年,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2014年,学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1项,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拥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和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台学校师生共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出版专(译)著110余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百项;主持和承担国家级项目20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百余项(包括重点基金项目3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 863 ” 计划项目16项(包括重点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
●学术期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是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1年,1988年批准为公开发行(季刊),1999年批准为双月刊(综合),2005 年更改为现刊名(双月刊),2014 年变更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电子与信息、计算机与控制、机电工程、材料与仪器、环境与生命、数理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栏目设置有:综述评论、学术论文、技术论文、科技简讯。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栏目设置有:经济与管理、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法律、哲学与政治、文化与教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先后被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学引文数据库( SCD )等收录。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4月,图书馆拥有藏书40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51余万册,电子图书225万册,长期订阅的中外文报刊2300种。从2000年开始,图书馆开始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引进了包括IEEE Electronic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读秀学术搜索、超星、书生数字图书馆等几十种中外文数字资源。
校徽
校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徽由蓝色色彩构成,中心由4个字母C逐渐变化构成,整体像一个字母“E”,象征着“电子”这一英文单词的首字母。4个字母C飘逸流畅,象征着杭电解放思想、科技创新的目标。
校训
笃学力行、守正求新 。
校歌
《杭电之歌》
● 文化建设
学校打造了文化活动月、学术文化月、科技创新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等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形成了“缤纷下沙?校园文化活动月”、“红色家园”网站、 “大学之道”人文讲坛、“问鼎”科技系列讲座等一批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
●学生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它是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员会直接领导和共青团委员会指导帮助下的,代表广大同学利益的自治学生群众组织,由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委员会、学生会主席团等机构组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代表大会是校学生会的最高权利机关,每三年举行一次。该校学生会是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委员单位以及浙江省学生联合会主席团单位。
●精品活动
一二?九运动大合唱比赛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杭州中考信息
杭州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