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哈尔滨行知师范学校分立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
1952年,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合并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
1953年,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再次更名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归教育部所属。
1956年5月,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扩建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同年7月,教育部又批复同意将黑龙江师范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1959年,黑龙江速成师范专科学校撤销,并入哈尔滨师范学院。
1961年,黑龙江工农师范学院并入哈尔滨师范学院。
1964年,哈尔滨艺术学院并入哈尔滨师范学院。
1980年,哈尔滨师范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
1981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重点高师院校。
1982年,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0年,学校被黑龙江省政府确立为重点院校。
1998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1年,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呼兰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同年,学校主体迁到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
2002年,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黑龙江省物资学校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5年9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10年,学校将阿城校区(阿城学院)撤销,将其并入江南校区;同年,学校将艺术三大系归于江南校区,分别成立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学院。
2014年,呼兰校区(基础教育学院)搬回主校区??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
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8年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师范大学设有研究生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语学院、东语学院、斯拉夫语学院、公共英语教研部、国际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6个院系(部),开办80个普通本科专业。
院系 专业 招生类别(表格内容参考来源: )
截至2016年4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教职工3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681人,教授、副教授92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841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共6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7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69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16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共计5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国家级教学名师:张锦池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张锦池、陈述涛、王选章
“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傅道彬、臧淑英、李淑娟
国家级优秀教师:王佐书、牛德林、申家恒、刘克俭、卢禹舜、周宏立、赵文阁、刘忠效、张锦池、张锦池、蒋晶洁、徐晓风、宋文、殷富、宋文、李庆霞、刘峰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冯仲科、张喜田、李庆霞、刘文飞、宋文、于?、郭长虹、赵云龙、温恒福、李淑娟、周百斌、曲凤玉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富金璧、徐晓风、刘忠效、臧淑英、隋丽娟、高卉民、冯毓云、王玉文、傅道彬、王选章、温恒福、张守臣、赵秋野、李庆霞、姜涛、于丽杰
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隋丽娟)
截至2015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十二五”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32门。1989-201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计149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村与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分):计算机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教育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心理学
“十二五”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 所在学院 专业 专业第一带头人 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王福兴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郭崇林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 温恒福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王玉文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 于丽杰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万鲁河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张喜田 音乐学院 音乐学 陶亚兵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 张守臣 西语学院 英语 姜涛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曲凤玉 美术学院 美术学 赵云龙 社会与历史学院 历史学 隋丽娟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教育 王韶峰 斯拉夫语学院 俄语 张志军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 王建华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吴岩 东语学院 日语 王宗杰 参考来源: 省级精品课程 名称 负责人 批准年份 古代汉语 富金壁 2003年 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 李伟 2004年 世界古代史 王军 2005年 中国古代文学 张锦池 2005年 高师心理学 张守臣 2005年 美学 冯毓云 2006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李庆霞 2006年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吕树臣 2007年 电子编辑 周伯华 2007年 生物学教学论 计晓春 2007年 物理化学 邬冰 2007年 常微分方程 王玉文 2007年 地理信息系统 臧淑英 2008年 高等代数 刘焕平 2008年 美国文学 姜 涛 2008年 中国历史地理 隋丽娟 2008年 计算机辅助教学 王建华 2008年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温恒福 2008年 近代物理学 尹海涛(副教) 2008年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马书琴 2009年 化学教学论 季春阳 2009年 英国文学 王莉娅 2009年 动物学 赵文阁 2009年 中国音乐史 陶亚兵 2009年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王福兴 2009年 体操 王韶峰 2009年 固体物理 王选章 2010年 实变函数 宋文 2010年 教育信息处理 李晓东 2010年 电视摄像 安立国 2010年 植物学 范亚文 2010年 旅游学概论 牟维珍 2011年 参考来源:截至2016年4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个。
“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数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音乐与舞蹈学、教育学、龙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研究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不含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自然地理学、遗传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材料物理与化学、设计艺术学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
截至2016年4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 亚、俄罗斯、波兰、韩国、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展开了教研交流合作,在海外创办了4所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招生院校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俄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合作举办教育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国立列宾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美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物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截至2016年4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各类校内研究所、研发中心共计5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带隙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金源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边疆经济与文化研究基地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诗歌与小说研究中心、审美文化与龙江文化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俄语教育研究中心、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文明研究基地
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激发态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物学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绿色催化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低维体系与介观物理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检测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承担项目
1998-201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3项;2009-2012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5项;1996-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9项;2004-2011年,学校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5项;2009-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9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18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项;2001-2012年,学校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80项。
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得成果
1986-201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获社科类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8项;2002-2011年,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5项;1978-2011获国家级自然科学类奖项5项,2009-2011年获省部级自然科学类奖项12项。2009年-201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
?馆藏资源
图书馆根据2016年5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370万册。其中:校本部图书馆中文图书166.2455万册,外文图书13.0289万册;期刊3500种;合订本期刊、报纸17余万册;馆藏古籍17万册,内有善本208种,电子书刊34万册。该馆还拥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外文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等数字资源,自建有5个特色数据库,有7部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古籍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学术期刊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有《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北方论丛》、《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学术理论期刊。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刊发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负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
学术期刊《北方论丛》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重视黑龙江省历史和现状的理论研究,以文学、历史、教育研究为重点。主要栏目有《红楼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东北现代文学研究、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等。期刊为“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
《黑龙江高教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高教学会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术理论刊物,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研究”、“高校管理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两课教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教学管理与改革研究”、“教材与课程建设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史研究”、“教学法改革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
●校训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敦”本为厚重意,引申为奋勉。敦品,等于说砥砺品德。励,也有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即发奋学习。“敦品励学”,语出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梁章钜以“敦品励学”来评价可为儒者典范的人,说明它反映了学者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
校徽“弘毅”指心胸宽阔而意志刚强。语出《论语?秦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一个士(古代指有理想有节操的知识分子)不能不心胸广阔而意志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而面临的路又很长。士把推行仁义作为自己的大任,任务很重,要推行仁义直到自己死亡,道路十分遥远。所以“弘毅”字面上是“心胸广阔而意志刚强”,也自然使人想起了“弘毅之人,任重道远”。“致远”本指达到远方。语出《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后多比喻人才卓越,可任大事。汉人的书《文子?上仁》说:“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引这两句教训自己的儿子,说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条训词体现了师生追求道德、学问、胸怀广阔、意志刚强的品质和决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理想。
●校徽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徽主体图案外部为红色圆形造型,内部是以“HSD”(“哈师大”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变体组成的天鹅、朝阳形象为基础的主题图案,天鹅为红色,朝阳为橙黄渐变颜色。寓意为哈师大似展翅高飞的天鹅,志存高远,所承载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校徽外环上部为欧阳中石手写的中文校名全称“哈尔滨师范大学”,下部为英文全称“HarbinNormalUniversity”。设计图案简洁、凝练、富有象征意义,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校旗
校旗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旗旗面为浅海蓝色,涌荡的松花江水沉淀为校旗上
的蓝色,它代表理性,寓示智慧。构成要素为中英文学校名称和校标,简单、明了,容易识别。学校名称和校标,采用白色字体,蓝白映衬,色彩和谐明快,庄重典雅。学校名称位于校旗下方区域,校标位于学校名称的左上方区域。喻示着学校像振翅高飞的天鹅不断向前发展。学校名称用欧阳中石字手写体。●校歌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歌》歌词 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 丁香开满城,松花江水蓝, 师大是我美丽的校园。 点亮一天星斗,耕耘千古荒原。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砥砺吾志,奋勇登攀。 红烛照长夜,文明之火赖我传。 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 丁香开满城,松花江水蓝, 师大是我成长的摇篮。 撒播科学的阳光,驱散蒙昧的黑暗。 启我心智,开我愚顽, 壮我精神,健我臂肩。 百舸竞争流,学海无涯任波澜。 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 丁香开满城,松花江水蓝, 师大是我理想的乐园。 跨越历史的关山,走向辉煌的明天。 历经风雨,不畏严寒, 知行合一,豪情无限。 飞雪迎春来,东风桃李醉人间。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师范大学组织有校运动会、“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东方美食文化节、音乐会、演讲比赛、合唱比赛、演武大赛、校园读书节、新年音乐会、“翰皇杯 ”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生活动。
2013年4月,哈尔滨师范大学举行年度大学生春季长跑比赛,全校12个学院、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2014年,学校第四届“翰皇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举行;2015年5月,学校举行第七届校园读书节,开展“阅读与文明”主题征文比赛,共收到近百份作品;2016年5月,学校斯拉夫语学院举办“斯拉夫文化节”,展会上展出了斯拉夫语学院学生的俄语书法作品以及学生制作的俄罗斯特色手工艺品等。
2017年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哈尔滨中考信息
哈尔滨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