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
电话 : 0773-5895162(兼传真)
地址 : 广西桂林市环城北二路109号
学校简介 : 桂林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35年的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助产护士学校,1958年更名为桂林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本科建制的桂林医学院。
1996年一次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我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根据专家组的考察评估意见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意见,教育部确定对我院的评估结论为“优秀”。
目前校园占地总面积 847993.26?O(1272亩),包括乐群、东城和临桂三个校区,其中临桂新校区正在筹建中。
学校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30501.34 ?O,学生宿舍总面积48154.71?O,运动场地总面积24367.00?O,图书馆建筑总面积16177.23?O;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82.4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533929册。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南溪山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系、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院系和人文社会科学部、大学外语部、体育部等3个教学部;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临床教学医院21所。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校本部现有在编专任教师 5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99人,占专任教师的37.5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 304人,占专任教师的57.36 %。
有硕士生导师 101人、博士生导师 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先后有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2人被评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4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和医学检验、口腔医学、市场营销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专业。
本科专业面向全国18省市、自治区招生。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人数6646人,其中本科生4922人,研究生82人。
学校现有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建设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学科10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3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17门。
学校“十五”期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14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96项,参与国家“863”项目1 项;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项;出版学术专著 24本;发表论文245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 17篇。
学校主办的《华夏医学》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和广西优秀科技期刊,校图书馆为广西科技厅授权的医药卫生、生物技术专业查新点科技查新授权单位。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近年来,先后选派了数十名教师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和深造;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盖蒂?谢克和30余名国内外资深教授、院士Dr.Kenneth Olden、曾毅、刘耕陶、金国章、程书钧、樊代明等来学校讲学及指导教学、科研工作。
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近三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为广西乃至全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声誉逐年提高,得到社会普遍认可,逐步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地方医学院校办学之路。
学院简介
桂林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占地总面积 847993.26?,包括乐群、东城和临桂三个校区,其中临桂新校区正在筹建中。学校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30501.34 ?,学生宿舍总面积48154.71?,运动场地总面积24367.00?,图书馆建筑总面积16177.2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82.4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533929册。桂林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南溪山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系、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院系和人文社会科学部、大学外语部、体育部等3个教学部。学校设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市场营销等7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面向全国18省市、 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人数6646人,其中本科生4922人,研究生82人。学校现有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建设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学科10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3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17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过级率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累计过级率排列广西高校前茅。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表现好,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作风严谨,朝气逢勃、奋发向上,每年就业率98%以上,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广泛好评。
历史沿革
桂林医学院
1935年,驻桂林省立医院附设护士班,1936年增设助产士班。1942年,改名省立桂林高级护士助产学校,开设护士、助产两个专业。1951年,改为广西第二卫生学校。1952年秋,改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卫生学校,迁址乐群路李子园。1958年,广西省立桂林卫生学校升格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元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桂林医学院。2015年,整体搬迁至临桂校区,乐群校区将归入附属医院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南溪山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医学检验系、口腔医学系、预防医学系和人文社科与管理学院、大学外语部、体育部16个二级学院(系、部)
教学楼
师资力量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共3200多人,有在编专任教师738人,其中正高职称134人,副高职称313人,高级职称比例占60.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分别为125人和325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60.9%。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8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八桂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4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4人,广西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带头人2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
学科建设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个(医药生物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5个(医药生物技术、内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药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外科学、内科学、病理与生理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生物技术、药学),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临床医学),自治区特色专业5个(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医学检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个(病理学教学团队、内科学教学团队、预防医学教学团队、医药生物技术教学团队、临床医学教学团队),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门(病理学、内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药学、药理学、预防医学、分析化学、外科学、中医学、遗传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人体解剖学、临床检验基础、护理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
建设成果
截止2013年10月,学校共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34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9项。2006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教学实践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临床教学医院22所,教学实践基地80余家,附属医院5所。附属医院:南溪山医院、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5]、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6]、桂林市传染病医院
对外交流
学院凭借国际旅游名城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培养了一批来自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高级医学人才。学院先后邀请医学与生理学诺贝尔获得者盖迪?谢克等国际著名科学家和学者来院讲学、指导科研、担任兼职教授;同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派出中青年教师到哈佛大学等国外名牌大学深造,其中已有一批学者学成回国服务,担任教学、科研骨干和重要管理职务。仅2004年就承办“第三届中国国际维生素学术论议”、“氧化应急与神经‘变性疾病’的国际神经化学会卫星会议二次国际学术会议”。2000年以来先后有盖蒂?谢克、Dr.Kennetholden、曾毅、刘耕陶、金国章、程书钧、樊代明等30余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国外资深教授、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来该院讲学、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院院长Dr.KennethOlden到该院作学术报告。编辑出版学术性双月期刊《华夏医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截止2013年10月,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7项,省部级项目197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35项(省部级4项,市厅级3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39项。发表学术论文4409篇,其中国外学术刊物89篇(SCI及EI收录论文72篇),中文核心期刊1554篇。
研究机构
截止2014年4月,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中药药理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肝脏损伤与修复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病理形态学实验室、呼吸疾病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生药学实验室)。
学术资源
藏管资源截止2014年4月,图书馆收藏有以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护理学等学科门类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为重点的纸质图书64.88万余册,电子图书23万册,中、外文报刊2062余种。在电子文献方面,图书馆现购有OVIDLWW、ElsevierMDConsult、EBSCODentistryandOralSciencesSource、EBSCOCINAHL、SpringerLink、ProQuestMedicalLibrary、MEDLINE、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重庆维普资讯平台、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25个;自建随书光盘数据库、桂林医学院课程参考书目库、医学教学图片数据库、医学科技查新数据库。
学术期刊学校主办的《华夏医学》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和广西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诊疗新技术、综述、讲座、短篇报道等。
学术交流
截止2014年4月,学校先后选派了数十名教师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和深造;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盖蒂?谢克和30余名国内外资深教授、院士Dr.KennethOlden、曾毅、刘耕陶、金国章、程书钧、樊代明等来学校讲学、科研工作。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黄照权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院长:雷迅党委副书记:宿富国、齐俊斌纪委书记:宿富国副院长:罗放、孙莉、陈旭
图书馆
桂林医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伴随着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而不断前进。已成为具有自己的馆藏特色和一定规模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桂林医学院图书馆现由乐群校区图书馆和东城校区新馆两部分组成,乐群校区馆建筑面积1705.28平方米,东城校区馆馆舍面积14471.95平方米,共16177.23平方米。馆内设有中外文书库、期刊库、报纸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情报服务和医学科技查新室、读者自修室等服务机构及场所。现有阅览座位2315个,能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览需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重点以及教学科研发展需要,图书馆收藏有以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护理学等学科门类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为重点的纸质图书53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660余种。在电子文献方面,图书馆现购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药学文摘等中文数据库;MEDLINE光盘数据库、德国斯普林格数据库(Springer-Link)、ProQuestMedicalLibrary全文数据库、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服务系统(fmjs)、MDConsulteJournals等外文数据库;书生之家、超星等电子图书和读秀知识库;自建了供读者利用的随书光盘数据库、桂林医学院课程参考书目库、医学教学图片数据库、医学科技查新数据库,能够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图书馆自1996年进行计算机管理,组建了主干速率为100M带宽的馆内局域网络,2002年底起采用ILASⅡ2.0文献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印刷型文献借阅、电子阅览、视频点播、多媒体播放、信息检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等各项业务操作的自动化。文献资料实行全方位开架借阅和计算机管理,每周开放时间长达70小时。电子资源全天24小时为全院师生开放。在努力提供外借、阅览等基本文献服务的同时,图书馆还注重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发挥。桂林医学院图书馆是广西区科技厅授权的检索查新范围为医药卫生、生物技术专业的查新机构,CNKI一级服务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图书馆现有在编人员34人,其中硕士学位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19人,是一个可为读者提供全面优质信息服务的专业团队。
文化传统
校训
桂林医学院院训确定于2006年。“弘德善医”体现四层意思:一是体现现代教育本质和党中央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和医学院校特点,医为仁术,医德高尚的要求;二是体现该院广大教师和医务人员积德行善,救死扶伤的善良行为;三是体现一代又一代桂医学子刻苦学习,追求真理,努力攀登医药科学技术高峰的雄心壮志;四是体现桂医人立足本职,服务基层,为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病痛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校徽
校徽释义:该院院徽确定于1995年。由金、红、蓝(渐变)三色组成。金色为太阳的颜色,代表热情、智慧和活力。红色醒目突出,代表忠诚和决心,象征该院一片红心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蓝色(渐变)与山水的颜色一致,吻合学校的地域特点。校徽整体呈圆形,寓意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团结一心、和谐向上。上方为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主席黄云同志手写校名,下方是英文校名(GUILINMEDICALUNINERSITY),“1935”是建校时间。校徽中心图案为“蛇杖”和“桂林山水”。“蛇杖”是国际通用医学标志,表明该校性质和关爱健康、服务社会的宗旨。“蛇杖”左右为桂林山水,寓意该校地处桂林。“蛇杖”从山水间腾飞而起,象征着该校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
校园风光
校园一角校园石雕入学誓言远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