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福建省 >>福州市 >> >>福建商学院
福建商学院
电话 :
地址 :
中考网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高考网 : 福建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福建商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
  学校前身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渊源可追溯到成立于1906年的福州青年会书院和福建官立商业学堂。
  历经110年办学历程,薪火相传,自强不息,在社会上享有闽商摇篮和外贸摇篮的美誉。
  先后被教育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连续五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
  2017年5月,获国务院侨办批准成为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项目高校。
   学校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现有鼓楼、连江、马尾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是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占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0人,省青年杰出人才1名,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9名,硕士生导师4名。
  学校聘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波兰等国外教15名。
  

历史沿革

学校专业齐全、特色鲜明。现有会计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外语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传媒系、艺术设计系、计算机与科学系、金融系、人文与公共管理系、流通经济系、海外教育学院及基础部、思政部、继续教育部等17个教学系(部)。开设有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财务管理、金融工程、艺术设计学、审计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等10个本科专业和40余个专科专业,初步形成了管、经、工、文等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的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精品专业11个,省级示范专业1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7项,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4个,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6项。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学校已建成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70多个,其中,省级以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拥有校内实训室216间,校内实训基地(中心)2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福建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学校是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占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0人,省青年杰出人才1名,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9名,硕士生导师4名。学校聘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波兰等国外教15名。还聘请了一批来自企业行业,具备相关资质和丰富实务操作经验专业人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兼职教师。学校拥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和福州自贸区及毗邻台港澳、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依托行业,积极开展广泛的合作办学,与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高校举办合作项目,与台湾中原大学、建国科技大学、育达科技大学等进行闽台合作。与阿里巴巴、中国人寿、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沃尔玛集团等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与马尾长安投资区联合推动“校港联动”等项目,各项合作成果显著,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国家级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学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荣获奖项700余项,先后获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冠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物流技能竞赛冠军,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2014和2016年两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已经走过了百年光荣历程并在新的起点上组建起来的福建商学院,将继续秉承“明德、诚信、勤敏、自强”的精神,坚持立足福建,辐射东南,面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对接福建自贸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商科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前身

私立福州青年会商业学校

福建商学院1906年,爱国侨领黄乃裳创建福州青年会书院。

1921年,更名为福建青年会中学。1933年,按照教育部《职业学校规程》,学校更名为福州私立青年会商业职校。

1952年,福州私立青年会商业学校改名福州贸易学校。

福建省立高级商业学校

1940年,按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职业教育实施方案》,福建省立高级商业学校建立。1942年1月,改称省立南平高级商业学校,1945年12月,迁福州改省立福州高级商业学校。

福州市立初级商业学校

1940年前后,福州市立初级商业学校成立,1946年8月增设高级部,改名福州市立商业学校。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商学院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9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职教先进单位,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福建省第八、九、十、十一届文明学校。学院占地近500亩,规划用地710亩,教学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藏书80万册。学院坚持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宗旨,紧密结合海西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外经贸类高职院校特点,以转变办学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强技能、高素质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为主题,着力培养外向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前身为福建外贸服务职业中专升格为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发展为重点,改革为动力,就业为导向,优化办学结构和资源配置为突破口,紧密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弘扬“构建特色贸院、培养国际儒商”的办学理念,经过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建成外向型应用人才重要培养基地,赢得社会的广泛赞扬。多次荣获省级“文明学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贾庆林同志给予高度评价,誉之为“外贸摇篮”。

合并建校

福建商学院1949年10月,福州市立商业学校与省立高级商业学校合并为省立福州商业学校。

1952年,改名福建省财政金融学校。

1954年,福州贸易学校(原福州青年会书院)并入福建省财政金融学校。

1959年,福州市第一商业学校、福州市第二商业学校并入,更名为福建省财政贸易学校。

1974年,更名为福建省商业学校。

1980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福建省商业专科学校。

1994年更名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7年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008年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福建商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福建商学院

2004年至201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255篇,其中在核心及以上刊物发表83篇,本科学报上发表188篇,主编参编教材70余部。2010年起策划出版“百部校本”教材,至2013年已出版37部,其中3部被确定为教育部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选题立项。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软科学项目3项,行业企业委托研究项目也达到13项。科研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中2011年至2013年间,学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取得零的突破,省部级规划项目立项数达21项。

科研平台

2004年,学校成立了闽商文化研究所。截至2014年4月,学校还申报了“中小企业管理福建省高校应用文科研究中心”、“海西休闲旅游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文科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学术期刊截止2015年6月7日,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82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100多种,期刊合订本2万余册。电子图书50余万册,购买中国知网、北京超星、上海万方、两岸关系、尔雅等11个数据库,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达30TB。

本馆书刊借阅实行全开架服务模式。周开放时间达94.5小时。图书流通量:2012-13学年89784册,生均13.9册。2013-14学年38678册,生均5.7册。2014-15学年35832册,生均3.9册。

图书馆数字资源实现全年全天候不间断开放,全校师生可通过校园网便捷地访问图书馆主页,在网上检索馆藏书刊目录、数据库等电子资源。电子资源使用情况:2012年电子图书下载5千余册;“万方数据库”检索6万余次;“中国知网”检索7万余次。2013年电子图书下载约4千册;“中国知网”下载约2.4万次。2014年电子图书下载约5千册;“中国知网”下载约3万次。

学术期刊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由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刊号为CN35-1218/G4,国际刊号为ISSN1008-4940,逢双月出版,每刊16开108页。

学报主要刊登高校教师、研究生在各学科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以及教育管理和教改经验方面的学术论文。刊物设有闽商文化、区域经济、思想政治、经济论坛、工商管理、教育教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栏目。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新闻传播系、信息管理工程系、外语系、工商管理系、商业美术系、经济贸易系、旅游系、会计系、思政部、基础部、继续教育部等8系3部,共37个专业,2016年3月,首批设置 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商务英语等5个本科专业。

1,工商管理系: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经济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香港公开大学专接本实验班)、人力资源管理;

2,经济贸易系:电子商务(本科)、国际商务(本科)、市场营销、金融保险、物流管理;

3,会计系:财务管理(本科)、税务、会计、审计;

4,信息管理工程系: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工业工程管理(闽台合作);

5,旅游系: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

6,商业美术系:服装与服饰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7,新闻传播系: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传播与策划、影视多媒体技术;,

8,外语系:商务英语(本科)、应用英语、应用日语。

师资力量

福建商学院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493人,专任教师323人,正高职称24人,副高级职称88人,硕士学位教师222人,博士学位教师18人(含在读)。

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1名,省青年杰出人才1名,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0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学校还聘请148名企事业单位中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国家级教学名师(专科层次):黄克安

省级教学团队(专科层次):会计电算化(2009)、旅游管理(2010)、国际商务(2011)

教学建设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省级示范专业(专科层次)5个,省级精品专业(专科层次)6个,省级精品课程(专科层次)19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专科层次)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专科层次)6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专科层次)4项,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科层次)2项。

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质量建设评价中,学校财务会计类、财政金融类、经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广播影视类等7类17个专业获得第一名,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等2类7个专业获得第二名,市场营销类、轻纺服装类等2类3个专业获第三名,计算机类2个专业获第八名。

学校还建有各类实训室及实训基地45种56个,其中获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2个,获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同时,积极拓展与校外大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建成校外实训基地118个。

学校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开办本科层次的网络教育、函授教育。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专科层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验实训基地等

省级示范专业(专科层次):国际贸易实务、广告设计(动态视媒方向)、酒店管理等

省级精品专业(专科层次):会计电算化(2006)、国际贸易实务(2007)、旅游管理(2008)、工商企业管理(2008)、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9)、酒店管理(2010)

福建商学院省级精品课程(专科层次):财务会计(洪连鸿,2005)、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严国辉,2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詹明月,2005)、计算机应用基础(陈志明,2005)、人力资源管理(吴贵明,2006)、统计学原理(陈增明,2007)、市场营销学(吴飞美,2007)、旅游景区服务与业务管理(王瑜,2007)、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一)(林娟,2008)、服装结构设计(陈雪清,2008)、剑桥商务英语(池玫,2008)、物流管理(郑颖,2009)、外贸单证实务(何巧利,200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林萍,2009)、新闻采访与写作(邱志玲,2009)、企业文化(廖新平,2010)、成本核算岗位实务(池巧珠,2010)、财务管理(陈秀霞、黄晓榕,2011)、进出口业务(曾慧萍,2011)

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专科层次):进出口业务实训基地、商业艺术传媒实训基地

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专科层次):“建立两岸旅游类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改革试点(黄克安)、“商科类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试验项目”改革试点(吴贵明)、“校企联合培养商科类高技能人才”改革试点(黄克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黄克安)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专科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黄克安)、“工作任务体验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王瑜)、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章月萍)、前店后厂??会计代理记账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陈斌)

(注:以上名单截至2011年)

合作交流

学校与福光基金会合作创办“福光工商管理学院”,与香港公开大学合作开办“3+1”专接本班、MBA硕士班,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办“中兴通讯学院”;与力恒集团、锦江科技、网龙集团等合作制订培养方案,深入推进“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西方财富、泰禾物业合作的“订单班”已见出成效;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共建工业工程管理专业,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共建酒店专业,与英国皇家物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2011年学校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全国商业服务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院校”。

文化传统

校徽

标志释义

标志以“S”“Z”为主要构成元素,红色象征太阳,象征学校无形的、永恒的凝聚力,表现学校开拓、发展和无限生命力这一核心理念,同时,也寓意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蓝色象征大海,寓意知识的博大深渊以及宽大的胸怀包容广大学子在知识海洋遨游。“S”形演变成崎岖的小路,寓意学校的发展节分淋雨、坎坷曲折,以激励广大教职员工不畏艰难,全身心投入党的教育事业。

校训

明德、诚信、勤敏、自强

校训理念:

福建商学院校训之灵魂,乃和而不同、传承创新、象贤悦志、各美其美;校训之标尺,乃循理求是、培德顺道、与时俱进、止于至善;校训之境界,乃陶冶情操、规范言行、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校训文化源远流长、教哺广大。自古至今,设庠、序、学、校以传之。庠者,养也;序者,射也;学者,伦也;校者,教也。莘莘君子,越陌度阡,投师问学,修身养德,传承薪火,馈报桑梓。近现代中外大学皆视其为圭臬、蔚成大观。百年商专,秉“明德、诚信、勤敏、自强”之校训,循“品行教育”、“素养育人”之径途,涵化“闽商摇篮”,续谱世纪华章。

校歌

校歌

榕山苍苍,闽水泱泱。

美哉吾校,桃李芬芳。

承先哲之文化,发民族之光芒。

育英才以善诱,成栋梁以自强。

作贸易之先导,决胜利于商场,

斯吾人之天职,致祖国于富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吾校之风,山高水长。

校风

自强不息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刘剑津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斌党委副书记吴访益纪委书记黄身勇副校长袁新文、康文杰
知名校友
郑作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唐仲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必持福建农学院著名教授薛君悼台湾电信总局顾问史济增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王友涛台湾著名企业家蔡诗晴曾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部长

福州中考信息

福州学校大全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闽江学院

福建中医学院

福州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商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