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湖南省 >>长沙市 >>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电话 : 0731-5214652,5219539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45号
中考网 : 湖南省 | 长沙市 |
高考网 : 湖南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科专业具有鲜明的交通、电力、水利特色。
  经过50年的办学、近30年的本科教育,学校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其他各类教育齐全的多层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格局与育人体系。
  学校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步入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82.57万平方米(合2738.5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8.34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3.4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774万元。
  全校藏书总量292.4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48.68万册,中外期刊3192种,拥有集借阅、查询、检索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建有主干千兆、部分万兆的网络核心系统,多媒体教室与语音实验室座位10311个。
  体育运动场地18.5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640人,其中正高职称206人,副高职称566人,博士236人,硕士782人。
  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在校工作。
  师资队伍中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6人,交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交通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1人。
  学校设有24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MBA授予权以及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
  拥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0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5578人,其中本科生2100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37人。
  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13万余名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骨干,不少人相继走上重要技术岗位和领导岗位。
  “传承‘铺路石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校主要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依托培养干部基地,现有在校空军国防生410人。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签订了23份友好合作协议。
  学校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目前在校本科学历留学生30人,近年来共派出100余名在籍学生分别去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
  面向未来,长沙理工大学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实现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达到国内地方性大学的先进水平。
  
学校历史

2003年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交通学院

1960年湖南省公路学校、湖南省航务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交通学院。湖南省公路学校1956年湖南省交通学校创建。1959年湖南省交通学校更名为湖南省公路学校。湖南省航务学校1956年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创建。1958年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更名为湖南航务工程学校。1959年湖南航务工程学校更名为湖南省航务学校。1961年湖南交通学院改建湖南省交通学校。1963年湖南省交通干部学校并入湖南省交通学校。1957年湖南省交通干部学校创建。1963年湖南省交通学校更名为交通部长沙交通学校。1971年交通部长沙交通学校更名为湖南省交通学校。1978年湖南省交通学校升格为长沙交通学院。

长沙电力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历史沿革

1956年长沙水力发电学校创建。1958 年长沙水力发电学校升格为湖南水利水电学院。1959年湖南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湖南电力学院。1961年湖南省水利学校并入湖南电力学院。1964年湖南电力学院改建长沙电力学校。1969年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并入长沙电力学校。1962年湖南电力学院(原湖南省水利学校部分)复校湖南省水利学校。1962年湖南省水利学校更名为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1971年长沙电力学校更名为长沙水利电力学校。1974年长沙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1978年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湖南省电力学校。1984年湖南省电力学校升格为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1994年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2001年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并入长沙电力学院。1978年湖南省水利电力学(原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部分)复校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2002 年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长沙电力学院。1994年湖南轻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长沙理工大学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成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4月,湖南省政府与国家交通运输部签署协议,重点共建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4月,长沙理工大学获准自主招生,成为湖南省属五所自主招生院校之一。2012年2月,长沙理工大学加入“绿色交通联盟”,成为联盟六所高校之一。2012年3月,长沙理工大学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6月,长沙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西部地方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又被称为“小211”工程。2014年5月,长沙理工大学选为17所由国家电网及其他19家电力行业企业和组织联合发起成立“特高压奖学基金”高校之一。

办学规模

学校规模

长沙理工大学学校现有金盆岭 、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82.57万平方米(合2738.5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8.34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3.4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774万元。全校藏书总量292.4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48.68万册,中外期刊3192种,拥有集借阅、查询、检索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建有主干千兆、部分万兆的网络 核心系统,多媒体教室与语音实验室座位10311个。体育运动场地18.5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长沙理工大学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条件逐步完善。现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管理专业点,初步建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和优势学科群。学校设有51个研究所,56个实验中心(室),其中有亚洲 最大的路面直道实验中心,中南地区最大的港航实验中心,华南地区最大的结构实验中心,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振动与噪声实验室 和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以及3个省部级重点试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桥梁工程实验室、高效热交换技术及设备实验室)。现代化的图书馆 藏书丰富,功能完备。建有发达的校园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设施,随处感受数字教育的快捷与方便。学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向着高层次、大总量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为辅的科研工作格局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学校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135项。学校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具有招收外籍留学生 的资格,先后与美、英、俄、加等国家的十余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美国洛克海文大学、英国胡佛汉顿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和克麦洛沃大学建立了学生学制内互相交流的教育合作机制。学校全面推行人性化教育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尝试,采用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与好评,多年来均保持着高就业率的发展态势,一直居于全国高校就业率评价的领先水平。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截至2014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新平台3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1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电力生产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路工程实验室、桥梁工程安全控制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道路在变灾变防治及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电力与交通安全监控及节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交通部重点实验室:道路结构与材料实验室、汽车工程中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特殊环境道路工程实验室、桥梁工程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实验室、高效热交换技术及设备实验室、智能电网运行实验室、控制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实验室、工程车辆轻量化与可靠性技术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06年-2014年,学校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4项,其中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分别于2006、2011、2012年3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学校拥有国家专利1237项,其中,职务发明专利186项,2006-2014年科研进校经费达12.6亿元。

学术资源

图书资源截止2012年12月31日,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纸本(印本)馆藏301.06万册,电子图书72.6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5个,自建数据库3个。学术期刊长沙理工大学期刊中心是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的管理机构,编辑、出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季刊)、《交通科学与工程》(季刊)、《中外公路》(双月刊)、《食品与机械》(双月刊)、《公路与汽运》(双月刊)、《实验教学与仪器》(月刊)8种正式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食品与机械》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实验教学与仪器》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获评“第三届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中外公路》、《食品与机械》是全国中文核心和中国科技核心“双核心期刊”,均获评“首届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多次获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奖”和“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荣誉,于2008年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扩展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公路与汽运》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中外公路》被评为第四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获评电力报协优秀期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中外公路》、《食品与机械》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现任领导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长沙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赖明勇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洪源渤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李 明黎正稳张建仁文先明杨伟军邹宏如叶 泽长沙理工大学纪委书记谈传生长沙理工大学正校级督导甘均良柳见成刘建国

知名校友

政治界

张值恒湖南省旅游局局长,原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李年佑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莫恭明原广西防城港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陈建强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长沙交通学院数学力学专业毕业刘兴彬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厅党组成员,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毕业范金星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交通运输行业陈永宽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陈奋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郭主龙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路桥建设公司总经理刘谷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交通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作敏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陈明宪湖南省交通厅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著名桥梁专家彭凤梧广东交通厅原副厅长周金毅贵州省公路局原党委书记胡绍刚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海利江西省路桥工程局原党委书记朱坚和广西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吴爱青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院长但乃越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苗万杰河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长陈 璋湖北省交通规划研究院院长张东省陕西省西安公路研究院院长刘刚亮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金雄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大桥试桩工程项目总工程师,2004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谭发茂“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 (2003年), “国际杰出项目经理”荣誉称号获得者(交通系统第一位)田 平长沙交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程 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郭主龙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嗣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公局董事长刘谷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交通分公司副总经理水利电力行业陈飞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喻新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主任邹逸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价格与财务监管部(稽查局)主任丘智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东电监局局长欧阳荣夫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徽分公司党委书记刘建龙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贺锡强浙江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黄进平广西电网公司党组书记周志立海南电网公司总工程师胡柏初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马远禄广西政协常委,原广西区电力局局长周小阳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院长文新民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党委书记吴兆旗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 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党委书记李华明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级政工师,高级企业文化师葛国华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任院长兼院党委副书记总会计师杨 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胡绳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庄尚标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会计师朱晋平河北省电力公司总会计师洪 伟湖北省电力公司原总会计师吴 骏河南省电力公司总会计师刘友夫湖南省电力公司总会计师胡伏秋贵州电网公司总会计师张宁杰新疆电网公司总会计师彭陆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元刚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总会计师罗朝国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总经济师向国彪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总会计师刘 祥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总会计师其他行业夏达中国漫画作家李渔世界上唯一获得最高成就奖最多的设计师易振兴叫兽易小星,猫扑名人,新锐导演柳春中国服装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服装流行趋势研究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洪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玉米提?帕日哈提2010年《快乐男声》全国十强王觊婧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辅导员,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节目嘉宾蔺晨阳导演李俊成导演,天理影视工作室创始人之一,电视节目制片人、电视节目主持人郎鹏中国内地新生代演员 ,代表作品《笔仙惊魂3》《我心灿烂》(在我校学习了大一至大三课程)

所获荣誉
长沙理工大学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暨“ 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 建模竞赛 、电子设计大赛、建筑设计优秀作业观摩与评选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获得60多项次国家级奖励。特别是在2004年、200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共获团体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个人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2005年总分跃居湖南省高校第一。 长沙理工大学在2005年“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选手荣获第二名,刷新了湖南省 属高校的历史最好成绩。在2005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荣获两个国家一等奖;在全国第十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我校获得了4金1银2铜以及多项4-8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女合计团体第三名以及“精神文明代表团”称号。在2005年全省大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中,我校荣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一、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学校团体总分第一;男子足球队 在全省大学生足球锦标赛上成功晋级前三名。毕业生以基础好、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 一直保持在96%以上。

校园文化

校训

博学 力行 守正 拓新校徽

释义:1、该设计采用长沙开头字母C及S组合变形成“工“字;2、字母C的形状像桥梁,道路代表着原交通学院,同时”工”字的一竖设计成闪电状,代表着电力学院,两者

形状呈互相咬合之势。象征着俩校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教学上均相互依存,互通有无;3、把“工”的上半部分从颜色上区分字母“T”,该字母是英语理工“Technology"的首字母,便于高校适应国际化的要求;4、字母C的形状有两组共四个,两组代表交通学院与电力院,4个还代表电力学院合并的另外两个学校;5、该标志的色彩设计采用蓝色,蓝色是科技、科学的象征色,以此表示长沙理工教学科研迈上新的台阶。两种蓝色也表示原先的两所学校相互交融、协调发展。

校歌

词:师生共同创作 曲:唐昌菲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伴随共和国扬帆起航金盆如画播种希望交通之魂电力之光湖湘文化熏染成长跨越新世纪展翅翱翔云霞似锦超越梦想究学于理成就于工巍巍学府翰墨飘香博学力行 守正 拓新代代俊彦绽华芳博学力行 守正 拓新民族的伟业勇担当

长沙中考信息

长沙学校大全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村金融职工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长沙学院

长沙职工大学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石化职工大学

长沙市工业职工大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