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陕西省 >>西安市 >>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
电话 : 029-82334104 82334813 82334099
地址 :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n
中考网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高考网 : 陕西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长安大学黉舍简介黉舍范例: 浅显本科 地点地: 陕西 性子类别:理工类长安大学是教诲部直属天下重点大学,国度首批“211工程”重点扶植大学,由教诲部与交通运输部共建,是国度扶植高程度大学公派研讨生项目高校、国度首批“出色工程师”培养高校,“111打算”成员高校,列入天下53所艺术特长生招生高校、天下76所自主提拔招生高校,是国度级高程度活动队扶植大学、后备警官(国防生)提拔培训基地。
  2000年4月18日,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与原西安工程学院、原西北修建工程学院三所部下高校归并组建并改名为长安大学。
  建校60年来,黉舍慢慢生长成为以工为主、理工连络,文经管法等多学科调和生长,以培养公路交通、汽车与筑路机器、国土资本与环境、城乡扶植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性,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活动站,在国表里有必然影响的高程度综合性大学。
  已为国度培养各种毕业生16万人。
  
黉舍坐落于十三朝古都、天下汗青文明名城西安,现有2个讲授区、1个练习基地,校园面积2980亩。
  黉舍设有20个讲授院(系),有5个国度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活动站,56个博士点,134个硕士点,76个本科专业;有大众办理、工商办理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受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招生范畴。
  现有整日制门生30200余人,此中博士研讨生、硕士研讨生、本国留门生6000余人。
  黉舍有3个教诲部重点尝试室、3个教诲部工程研讨中间,11个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本部、住房和城乡扶植部、陕西省重点尝试室和工程技术研讨中间,具有天下高校独一的汽车综合实验场。
  
黉舍现有兼任西席1700多人,此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含双聘院士5人),国度“千人打算”专家1人,“长江学者”讲座传授3人,传授、副传授95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硕士生导师580余人;有国度级、省部级有凸起进献专家7位,天下师德先进小我1位,80余人当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度级人选或教诲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等各种高层次人才打算。
  黉舍订峙产学研相连络,比来几年来,共承担了包含国度“973” “863”和国度天然迷信基金等重点科研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5000余项,荣获包含国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嘉奖300余项;承担了包含国度打算课题在内的各种教诲讲授研讨项目300余项,获得国度级和省级讲授服从奖50余项。
  年科研经费超越5.2亿元。
  
黉舍1956年开端招收本国留门生,前后培养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坦桑尼亚、也门等40多个国度和地区的留门生近2000人。
  黉舍还是我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诲和首批招收港、澳、台门生的高校之一。
  比来几年来,黉舍适应高档教诲国际化的生长趋势,加大对交际换与合作的力度,前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等国度和地区的110多所高档黉舍及科研机构展开了交换与合作,插手了“1+2+1中美人才培养打算”,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修建大学等建立国际大学结合体,设有国度外专局长安外语培训中间。
  比来几年来,黉舍主理、承办了“2010中国—泛俄地区交通铺面国际学术集会”“第五届创新计算、信息与节制国际学术集会”“欧亚国际地理信息论坛”“高校带领与计谋初级国际研讨会”“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几十个国际学术集会。
  
黉舍编辑出版《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修建迷信与工程学报》《地球迷信与环境学报》《长安大学学报》《筑路机器与施工机器化》等8种天下性期刊,此中2种为国度重点扶植期刊,2种Ei数据库收录期刊,4种为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持续当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黉舍地点: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编:710064
德律风:029-82334104 82334813 传真:029-82334099
24小时德律风语音自助办事:029-82334814 62630062 62630063
黉舍网址:http://www.chd.edu.cn 黉舍本科招生网:http://zsb.chd.edu.cn
● 教诲部直属天下重点大学
● 国度首批“211工程”重点扶植大学
● 教诲部与交通运输部共建
● 列入国度扶植高程度大学公派研讨生项目高校
● 列入国度首批“出色工程师”培养高校
● 列入“111打算”成员高校
● 列入天下76所自主提拔招生高校
● 列入天下53所艺术特长生招生高校
● 列入国度级高程度活动队扶植高校
● 国度大门生文明本质教诲基地
● 中国群众武装差人军队后备警官(国防生)提拔培训基地
● 5个国度级重点学科
● 7个博士后科研活动站
● 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 15个部省级重点尝试室、工程研讨中间
● 7个国度和陕西省尝试讲授树模中间通信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联络德律风: 029-82334104 82334813 82334099E—mail : [email protected]友情援助,中国校园网:http://www.cnxyw.org/
办学历史
历史沿革图1951年,在兰州市郊的一片荒滩上,创办了西北交通学校,奠定了长安大学的第一块基石。[1]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西安地质学校和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先后成立。1952年,西北交通学校东迁西安,更名为西安公路学校。1955年,再次更名为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1958年,国家将北京公路学院筹备委员会的教师和设备调往西安,在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西安公路学院,成为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公路交通高级人才的高等学府。2000年4月18日组建长安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系),40个专业类别,77个本科专业[2] 。二级学院专业科类公路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工类理工类理工类交通工程理工类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理工类工程管理(公路工程管理)理工类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理工类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理工类交通运输(交通安全工程)理工类市场营销理工类热能与动力工程理工类汽车服务工程理工类物流工程理工类工程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类机械电子工程理工类交通建设与装备理工类工业设计理工类经济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管理)理工类工商管理理工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工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理工类电子商务理工类物流管理理工类会计学文史类理工类经济统计学理工类财务管理理工类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交通信息与控制)理工类自动化理工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工类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理工类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信息工程)理工类电子信息工程理工类通信工程理工类软件工程理工类网络工程理工类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地质工程(工程地质)理工类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理工类勘查技术与工程理工类地球物理学理工类地理信息系统理工类测绘工程理工类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类安全工程理工类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地质学理工类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理工类资源勘查工程(油气)理工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理工类土地资源管理理工类矿物加工工程理工类地理信息系统理工类旅游管理文史类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理工类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管理)理工类工程造价理工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理工类给水排水工程理工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理工类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类生物工程理工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工类环境科学理工类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理工类建筑学院建筑学(五年制)理工类城市规划(五年制)理工类艺术设计艺术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道路工程材料)理工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工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工类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文史类思想政治教育文史类法学文史类公共事业管理文史类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广告学文史类新闻学文史类汉语言文学文史类戏剧影视文学文史类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工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类工程力学理工类外国语学院英语文史类日语文史类体育部社会体育体育类[6]

师资力量

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校本部和渭水2个校区、太白山和梁山2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下设21个教学院(系)、40个专业类别77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专任教师200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6人;全日制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9000余人[2]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2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6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66人,硕士生导师755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位,80余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两院院士姓名所属类别专职/兼职院士汤中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院士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院士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院士周绪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院士杨元喜中国科学院院士兼职院士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二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地质工程

省部重点学科

省部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岩土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化学结构工程地质工程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构造地质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第四纪地质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桥梁与隧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地质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交通新能源与节能工程地球化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工程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构造地质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第四纪地质学地学信息系统工程机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地质灾害科学与工程建筑安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油气田地质与开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资源与环境遥感水工结构工程车辆工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资源与深部地球物理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结构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市政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环境科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桥梁与隧道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计算结构力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交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建筑学工商管理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公共管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教学建设

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共计13个。[4] 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所属高校车辆工程教学团队马 建长安大学公路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沙爱民长安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刘建朝长安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中心名称负责人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沙爱民道路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高校路基路面工程沙爱民长安大学GPS原理与应用张 勤长安大学道路建筑材料申爱琴长安大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高校Delphi计算机高级编程技术孙朝云长安大学交通规划王元庆长安大学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环境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对外交流截至2011年,长安大学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韩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建筑大学等成立国际大学联合体。长安大学合作办学协议签署单位统计(2002年--2011年)时间单位合作名称2011.4.17中交西安筑路机械公司战略合作2011.4.17徐工集团战略合作2011.4.17陕西建工集团战略合作2011.4.17青海省地质矿产局战略合作2011.4.17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2011.4.15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合作2011.4.15宝鸡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2011.4.12陕西汽车集团战略合作2011.4.11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战略合作2011.4.09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战略合作2011.4.08西安?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大学科技园2011.1.21陕西省测绘局战略合作2010.11.24中国新兴保信集团总公司战略合作2010.11.16中国公路咨询集团公司战略合作2009.11.27陕西省地矿局成人教育2009.3.11福建省地矿局办学、科技2007.1.07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2007.3.24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全面合作2007.3.24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面合作2007.10.24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意向书2007.11.16甘肃建工集团合作2006.12.08群光实业(武汉)有限公司群光奖学金2006.12.08台湾蓝天集团合作2004.5.24武警部队联合培养国防生2002.5.15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合作长安大学学校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坦桑尼亚、也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2000人,有在校留学生300多人。学校还是中国承担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主办、承办了“2010中国--泛俄地区交通铺面国际学术会议”、“第五届创新计算、信息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欧亚国际地理信息论坛”、“高校领导与战略高级国际研讨会”、“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几十个国际学术会议。[5]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根据2014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3个、住房与城镇建设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2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名称所属高校桥梁结构安全技术长安大学道路养护技术与装备长安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称所属高校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西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称所属高校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高速公路筑养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道路铺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名称所属高校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名称所属高校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长安大学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国土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长安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实验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名称所属高校给水排水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名称所属高校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交通新能源开发、应用与汽车节能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高速公路施工机械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环境保护水土污染与修复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名称所属高校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陕西省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称所属高校综合运输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长安大学

科研成果

教育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建长安大学签字仪式“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增强,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3800余项,七年总额突破29亿元。获得国家专利370项,发表学术论文9900余篇,SCI、EI、ISTP收录论文2700余篇。2006年以来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1项,其中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科技奖励14项。

国家级科技奖项一览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周绪红(主持)、刘永健、周天华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系列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马建(主持)、赵祥模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汤中立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沙漠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折学森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认知与非欧氏框架的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马江洪200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胡长顺、马?、窦明健2008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多指标控制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沙爱民(主持)200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徐岳200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及运营管理关键技术谢永利2010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刘洪海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王文科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时变分析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周绪红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隧道含水构造等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定量识别及其灾害防治关键技术李貅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安地裂缝成因与减灭关键技术彭建兵(主持)、张勤、黄强兵等20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保型路面技术体系、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沙爱民(主持)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高江平、杨晓华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王春生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关键技术冯忠居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制动与ABS多工况整车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马建、赵祥模201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书227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94591册;中外文现刊3170种,超星、北大方正等40.77万种电子图书。万方数据资源、中国期刊网(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IEEE、Ei(工程索引)、UMI(美国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数据库)、CSA剑桥科学文摘等四十一种国内外中外文数据库系统。●学术期刊长安大学编辑出版《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汽车驾驶员》等8种全国性期刊,其中2种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3种Ei数据库收录期刊,4种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6]

期刊列表

期刊名称主管部门主办《中国公路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长安大学、中国公路学会《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教育部长安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教育部长安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教育部长安大学《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教育部长安大学《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部长安大学《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交通部长安大学《汽车驾驶员》交通部长安大学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长安大学的校徽由城墙图案环状包围,里面由繁体字“长”和“安”上下垒砌。其中城墙代表着学校位于著名古都西安,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长安”二字一是代表“长安大学”,二是形似一把钥匙,寓示着长安大学像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

校歌

《长安大学之歌》长安大学之歌词:段联合曲:张艺凡歌词秦岭苍苍,八水泱泱,古城之南,有我上庠。特色立校,誉播四方。志士弘毅路修远,贤才明德天地长。激流千帆竞,长大当自强。黉宇辉辉,书声朗朗,渭河之滨,有我上庠。英才荟萃,海纳三江。一生笃学砺干将,矢志创新育栋梁。雄鹰蓄势久,展翅当高翔。

校赋

长安大学赋长安大学赋主要是对长安大学的描述和赞美,长安大学赋的作者魏明伦,是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文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组部优秀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四川省优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校园环境
校园风光2005年,学校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先后投入近5000余万元用于校园环境建设,拆除了旧房和临时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修幽径、设拱桥、造湖亭、建广场、塑雕像,先后建成了雁塔文化广场、朱雀花园、南苑花园广场等一批绿化广场、校内花园、休读园林和富含教育意义的标志性人文景观。翻新了设施齐备、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大型体育馆,新建了8000平方米的灯光球场和1800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新建了雁塔学生活动中心,建成了2个陕西省高校标准化食堂、1个陕西省高校标准化公寓。对校医院、附属中学、幼儿园等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了五座总计建筑面积达101000平方米。长安大学在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北侧征地2100亩,规划建设渭水新校区,使学校总占地面积达到3800亩。渭水新校区一、二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学生20000人。渭水校区的设计理念先进,建设标准一流,教学、科研、生活、服务设施完备,其中,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的主教学楼、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的图文信息中心以及面积56000平方米的标准体育场。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杜向民校长、党委副书记陈峰党委副书记白华、孟德勇、沙爱民、彪晓红副校长赵祥模、贺拴海、朱杰君、王建伟、范文纪委书记孟德勇
知名校友
党政校友马尔立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爱民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王磊新疆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马天嘏新疆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小民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胡健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参加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国家海洋局通报嘉奖者。徐张建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余秋生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宁夏“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部级校友刘鹤章全国会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孟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李登武陕西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刘光中青海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成员。苏喜春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少将。樊根深兰州军区后勤部部长少将。高校校友代表魏志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梁金喜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梁乃兴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秦庆华天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郭小宏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书记、教授。仵彦卿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导。丁汉上海交通大学第四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关宏志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颜东煌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结构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郝际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钢结构研发中心主任。

西安中考信息

西安学校大全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西安外贸职工大学

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