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北京 >>北京市 >>房山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电话 : 010-80358899
地址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稻田南里5号(102442)
中考网 : 北京 | 北京市 | 房山区
高考网 : 北京 | 投票
学校简介 :

  建校于1958年10月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普通高等农业职业院校。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教育主管部门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学院溯源于1958年建校的北京市农业学校,已有56年的办学历史;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和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担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和“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
  


学院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秉承“立德、修业、求知、笃行”的院训精神,贯彻“以德为先全面育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办学与服务双赢,开放办学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综合性、生产性的实训基地,提升科研与“三农”服务水平,拓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学院总占地81.2公顷,建筑面积35.97万平米,固定资产5.52亿元。
  下设园艺、畜牧兽医、食品与生物工程等9个系部以及机电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5千余人,自2009年起面向广东、湖南、安徽、四川、重庆等等省(市、自治区)招收高职学生。
  


学院现设有39个普通高职专业,其中,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作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创新形成了“植物生长周期循环”、“岗位轮动”、“1-4-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成了“任务导向、模块设置”、“岗位化”、“从田间到餐桌”的课程体系,为全国农业种植类、畜牧兽医类、食品安全类高职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范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127人;现有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5个、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优秀教师2名、教学名师8名、职教名师2名,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7名,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5名。
  形成了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院在北京市高校中首批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经过三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了教职工聘任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渡;同时,行政管理队伍年龄结构明显改善,知识水平与履职能力显著提高,优秀的年轻人才正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院校中有场,场中有园,校内实践场所占地700余亩,建有彩色苗木繁育中心、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心、教学动物医院、种禽繁育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等37个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156个实验室,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80%以上;连同330个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均在98%以上。
  


学院不断创新三农服务机制,相继组建都市现代农业、畜牧兽医新技术等专业化服务工作室和奶牛、健康养殖、种苗组培、设施农业等产学研服一体化工作室;连续10年选派专业骨干组建科技挂职服务团队,累计派出125名206人次服务郊区,以“项目带动计划”、“人才支撑计划”为依托,在“院乡、院镇、院区、院企”共建合作中,创新实践了“科技挂职1+1”、“五能标杆”主题工作,形成了“滴灌式”、“孵化式”、“链条式”等服务模式和“五个一”挂职服务机制。
  建立实习实训、产学研服基地百余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百余项。
  生态环保养猪、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项目已成为品牌项目。
  学院同时获“北京新型农民培养先进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农业部认定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仅2014年就先后与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职业技术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农大、英国贝辛斯托克技术学院、韩国富川大学、蒙古国立农大、俄罗斯滨海国立农大等6所国外职业教育院校签订了交流协议。
  同时,学院还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英国南兰克郡学院开展合作办学,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16所职业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正与加拿大、英国合作院校举办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高职合作办学项目。
  


学院与京内外16所职业院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长期为安徽金寨等革命老区培训各类人才,为北京市对口支援的西藏拉萨、青海玉树、内蒙古、河北承德等地区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十二五”期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正在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走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体、多种形式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与开发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道路,以“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环境设施,一流的社会服务,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目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市农业学校

1958年,北京市农业学校创建。

1960年初,北京市农业学校由茶淀(现属天津市宁河县界内)迁入北京市。

1994年,成为北京市首批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1999年,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正式并入北京市农业学校。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1984年,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

1997年,被市教委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校。

合并建校

2001年6月,北京市农业学校和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002年4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正式挂牌。

2003年5月,合并原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

2004年12月,整建制合并原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及原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成立北苑分院、清河分院,形成“一院四区”办学格局。

2005年10月,学院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06年3月,被市教委等部门联合授予“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8年7月,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1]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园艺、畜牧兽医、食品与生物工程等9个教学系部以及机电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办36个高职专业。

院系专业园艺系
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植物保护畜牧兽医系 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兽医兽药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实验动物技术水利与建筑工程系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务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监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 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现代服务管理系物流管理物业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信息技术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物联网技术财会金融系会计金融保险投资与理财经济管理系经济管理(农村经济管理方向) 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与管理文秘法律系法律文秘文秘 师资力量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截至2015年12月,学院有专任教师404人,其中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职教名师2人、北京市专业带头人3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5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白兆秀、罗红霞、李玉冰、张孝和、肖海峻、侯引绪、赵晨霞等[2]

北京市优秀教师:徐英岚、赵晨霞

北京市职教名师:杨胜敏、李志

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

名称带头人立项时间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团队 李志强2013年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创新团队肖海峻2013年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创新团队罗红霞[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侯引绪2012年牧医专业创新团队李玉冰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名称负责人立项时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杨胜敏2008年会计专业教学团队金萍2010年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优秀教学团队杨久仙2009年农村经济管理教学团队李志荣2007年 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国家实训基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高校高职高专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农业部能力体系建设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3个,北京市骨干特色专业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示范基地2个。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农业经济管理(休闲与创意农业经营方向)

教育部“高校高职高专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畜牧兽医

农业部能力体系建设试点专业:园艺技术

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专业、市场营销

北京市骨干特色专业:畜牧兽医

北京市示范专业:市场营销

国家实训基地: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

北京市示范基地: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实训基地

北京市精品课程:果树栽培、养禽与禽病防治、宠物疾病诊治动物、果蔬贮运与加工、乳制品加工技术、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花卉生产技术、插花艺术、果树栽培、农产品营销理论与实务、节水灌溉技术

国家级精品课程:果蔬贮运与加工、动物疾病诊疗技术

教学成果:

名称时间类别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2012年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小服务,大文章2015年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科(教)研成果二等奖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食品检验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2015年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科(教)研成果三等奖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2015年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科(教)研成果二等奖 学校获奖

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和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新型农民培养先进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对外合作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国际合作

2014年,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职业技术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农大、英国贝辛斯托克技术学院、韩国富川大学、蒙古国立农大、俄罗斯滨海国立农大等6所国外职业教育院校签订了交流协议;学院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英国南兰克郡学院开展合作办学,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16所职业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与加拿大、英国合作院校举办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高职合作办学项目。

政产学研

2014年,学校与北京海联力通经贸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海联力通大众定向班”,与首农集团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奶牛养殖人才定向培养班”。2013年,学院与278个企业签订了学生校外实习合作协议,与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等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开展科研与三农服务全方位共建合作,签约共建合作协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北京市技术创新团队1个,校级研究所2个。

北京市技术创新团队:园艺技术专业教师团队

校级研究所:动物胚胎移植应用技术中心、生物防治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2年12月,园艺系赵晨霞教授的“一种糯玉米饼及其加工方法”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3年4月3日,学校两项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马长路副教授主持的《桃酒酿造关键技术研究》(和刘超老师主持的《调味面制品中甜蜜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获得结题验收。

2014年5月,由迟全勃副教授、邓志峰研究员主持的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林地食用菌品种筛选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2015年5月,由教师孙玉清、句荣辉分别主持的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风味纯天然紫甘薯粉加工工艺研究》(和《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获得结题验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7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有纸质中文期刊400余种,馆藏纸质图书40万余册,过刊合订本近7000余册,650种。

学术期刊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2013年荣膺“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称号,有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与培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栏目。[4]

文化传统
标识

院徽院训

立德、修业、求知、笃行

释义:立德: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

修业:指研读书籍,引申为修营功业;

求知:探求知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院徽

院徽是展翅飞翔的大鹏造型,表达教育的基本属性,大鹏拥抱长空,反映出学院努力拼搏、搏击长空的精神风貌。左右张开的翅膀代表学院“一体两翼”的战略思想。麦穗造型代表农业,蓝绿两色寓意生态、环保、和谐、生生不息。大鹏和麦穗有机结合,巧妙而生动,既表达出农业职业教育的诉求,又暗示出学院“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及“争创一流”的现代职业学院的理念和目标。盾牌造型寓意学院是绿色农业的守护者,学院致力于培养守护“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的尖兵,同时彰显学院坚持致胜的办学理念,稳健的发展目标,严谨的治学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1958”代表学院的历史,校训用隶书表现,寓意中规中矩和中华传统农业文明。整体造型稳重中蕴藏着勃勃生机,色彩鲜明、醒目、协调、大气。

院旗院旗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旗长2.83米,宽1.83米,旗面为绿色,以旗杆在左为正面,学院名称为白色,位于旗面正中偏上。

文化活动

2015年,学校组织了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实施48项大学生科技项目引导学生众创行动,举办了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月等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党委书记 李云伏院长 王福海[5] 党委副书记 杜保德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福海
纪委书记 冯学会副院长 李俊英、程文华

北京中考信息

北京学校大全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农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北京金融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