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以师范为特色。学校坐落于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是一所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被誉为“小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
1928年于安庆市创建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此执教或主持校政;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简表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1] (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在中国网上,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丽的大学”之一;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3年,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对外汉语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投资学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广告学广告学(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乘与礼仪摄影动画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师范类)通信工程自动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表演)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园艺学应用生物科学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学及辅助用房290224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79732平方米生活用房381969平方米教工住宅1110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789.88万元图书385万册教学用计算机7815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26824个、语音室座位数968个固定资产总值166794.75万元占地面积1952538平方米
学生情况1.研究生3706人(不含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770人)其中:博士生171人硕士生3535人2.本科生21801人其中:师范生7970人非师范生13831人3.成人教育学生8675人其中:函授生5689人业余生2986人4.留学生170人教职工情况1.教职工总数2279人其中:专任教师1412人,正高职称350人,副高级职称616人2.科研机构12人3.教辅行政679人4.研究生指导教师54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48人、博士生导师99人
1.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5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2.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15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普通本科专业84个。成人教育专科专业28个,本科(含专升本)专业42个。4.省、部重点学科18个,其中A类重点学科1个。5.省、部重点科研机构16个。6.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
截至2014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2279人,其中专任教师1412人,正高职称350人,副高级职称61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3747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7人,硕士研究生4249人,普通本科生21583人,留学生191人,成人本专科生11269人。
截至2012年底,安徽师范大学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7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总量275.2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
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是以社会学院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古代史博士点和多个相关硕士点为支撑,以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为依托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有徽州商帮研究、徽州学术思想史研究、徽州教育史研究等三个较为稳定且颇具影响的研究方向,并逐步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研究人员中有多人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6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10项。
安徽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并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2012年全校有41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批经费2145万元,项目立项数和获批经费均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5%和16.4%,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国旅学院陆林教授获重点项目资助,资助经费290万元,这是继2008年王绍武教授获得重点项目资助后该校再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据悉,这也是国家基金委自1986年成立以来资助的我国第2个旅游地理类重点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三批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文学院院长、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丁放教授的《唐诗学研究》获准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国家级政府基金资助项目。)
厚德重教博学笃行
2012年10月31日,安徽师范大学在2012年学校第41届秋季运动会上重新启用安徽师范大学前身??省立安徽大学校歌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校歌。校歌词作者为怀宁籍教授、省立安徽大学前校长程演生,曲作者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基人萧友梅。1933年由省立安徽大学校务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安徽大学校歌》。歌词全文如下: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这首歌的词作者程演生是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英、法、日等国,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等校。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正式建立,因为时局动荡不安,到1932年,建立才五年的安徽大学面临内忧外患、经费奇缺、校务几近停顿的局面。程演生校长受命于危难之际,他积极筹措经费,广聘教授,建设校舍。一时之间,安徽大学学者云集,气象蔚然。为这首校歌作曲的是被音乐史家称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基人的萧友梅先生,他曾是程演生校长北大时期同事。当萧友梅先生收到这首歌词时,吟读着这慷慨雄壮、对仗工整的古词句,先生被其中凝重的涵义、寓意深刻的皖学典故所感动,当即为其谱下四部合唱曲。自此,这首省立安徽大学的校歌被广大学子传唱开来。
校区:花津校区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邮编:241002校区:赭山校区地址: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邮编:241000校区:皖江学院地址: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邮编:241008